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划分朗读节奏

划分朗读节奏

划分朗读节奏
诗的节奏主要是由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造成的。

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大体整齐的字数;二是大体整齐的句式;三是朗诵或歌唱时。

停顿的次数也是大体整齐的。

或者说是有一定规律的。

我国古代诗歌可分为齐言诗、杂言诗两类,应当说其形式都是大致整齐的。

但又略有不同。

先来看齐言诗。

例如在四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两顿,二二句式: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在五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而在七言诗中,一般是四顿,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句式: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以上是自先秦至汉魏六朝古诗节奏句式的一般特点。

南朝齐梁之后,随着汉字四声的发现,诗人注意到平上去入按照一定的规律交错互用,会产生一种特别悦耳的音调效果,于是反复试验,结果就形成了字数、句式、音韵等皆有严格要求的近体诗——格律诗。

常见的格律诗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等。

五言或七言格律诗的句式与古体诗节奏句式基本相同,如: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但为保持意义单位的完整,句式不一定这样细分,而可以采取比较粗略的方式,即五言为二三句式,七言为四三或二五句式,如: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