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目标导引】1、通过探究知道声是怎样产生的,通过看书、讨论,了解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发声现象。

2、通过探究、观察演示实验知道一切固、液、气体物质都可以成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通过看书了解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学习探究】一、通过探究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通过看书、讨论,了解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发声现象。

学习活动1:利用身边的器材或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观察、思考、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自主评价1:你完成的实验过程是:。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你认为声产生的原因是:。

学习活动2:小组内讨论各自的探究结果,得出结论,全班交流。

自主评价2: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学习活动3:阅读课本28面第二段内容,小组讨论:1、你能说出自然界中的一些发声现象的道理吗?2、如果让发声的物体不再发声,怎么做?自主评价3:小组讨论的结果是:二、通过探究、观察演示实验知道一切固、液、气体物质都可以成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学习活动4:引入探究课题:“声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到远处?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自主评价4:针对上面的问题,做出你的猜想:学习活动5:教师演示课本28面的真空罩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面,小组讨论得出实验结果。

自主评价5: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可以听到声音逐渐变,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能听到声音逐渐变。

说明也是传声的介质。

根据本实验的现象,你能进一步推测出真空能传声吗?说出你推测的理由:学习活动6:阅读课本29面第一、二自然段内容,了解声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自主评价6:声以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

学习活动7:分小组完成课本29面的想想做做。

自主评价7:有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可以传声。

学习活动8:阅读课本29面第三、四自然段内容自主评价8:声在液体中传播(填“能”或“不能),能支持你观点的事例(实验)是。

三、通过看书了解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学习活动9:阅读课本30面小资料部分内容,了解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自主评价9:通过观察小资料,请将你获得的收获写出来:【当堂演练】1、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余音绕梁”说明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不一定停止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3、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4.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间谍把铁块按在墙壁上,再将自己的耳朵贴在铁块上,就可以听到隔墙的谈话声.这些都是因为_________也能传声.5、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是因为__________.6、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表面,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1、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2、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1-1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

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米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D、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图2.1-1 (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声音的特性【目标导引】1、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知道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通过看书知道什么叫物体振动的频率,并进一步得出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2、通过看书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3、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知道声音的响度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4、通过看书了解乐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探究学习】一、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知道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通过看书知道什么叫物体振动的频率,并进一步得出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学习活动1: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音调?观察老师演示的如图2.2-1实验。

注意观察钢尺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钢尺振动快慢和音调的变化。

自主评价1:你观察到现象是:物体振动得,发出的音调就高。

二、通过看书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学习活动2:阅读课本33--34面内容。

自主评价2:阅读后请完成以下练习:①在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等于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为,简称,符号。

②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

③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一般为20Hz到20000Hz之间,人们把叫做超声波;把叫做次声波。

学生活动3: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不同频率的音叉声音的波形有何不同。

再将男女同学的声音信号分别输入到示波器上,比较它们的差异。

自主评价3:请将你观察到的波形图画在下图中。

三、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知道声音的响度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学习活动4: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观察老师演示的如图2.2-2实验。

注意观察音叉发出不同响度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自主评价4:你观察到现象是:物体振动的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四、通过看书了解乐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学习活动5:阅读课本35面内容。

自主评价5:音色是乐音的第三个特征,它是由决定的。

【当堂演练】1、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2、图2.2-3中,刘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3、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4、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5、小午的小提琴弦断了一根,手边没有相同粗细的弦代替。

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则发出声音的音调将()A、保持不变B、变高C、变低D、不能确定【拓展延伸】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丽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探究。

(2)为了验证猜想2 ,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探究。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丽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请写出你的操作过程:。

2、下课后,小明在人声嘈杂的操场上对同学喊话,为了使同学能听见喊话声,他把手卷成喇叭形,放在嘴巴前。

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要求写出猜想的依据)。

三、声的利用【目标导引】1、通过预习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看书、小组交流、讨论了解声可以传递信息。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知道声可以传递能量。

4、通过看书、小组交流、讨论了解声可以传递信息。

【探究学习】一、通过预习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学习活动1:课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关声的利用。

自主评价1:将你预习的内容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习活动2:尝试对声的利用进行分类。

自主评价2:各小组派代表全班展示,并尝试对展示结果进行分类,评出优胜小组。

二、通过看书、小组交流、讨论了解声可以传递信息。

学习活动3:阅读课本38---39面《声与信息》内容。

自主评价3:阅读后请完成以下练习:①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发生。

②蝙蝠利用回声可以确定位置,这种方法叫。

科学家运用这种原理发明了。

③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这就是平时说的。

三、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知道声可以传递能量。

学习活动4:观察老师演示课本40面图2.3-5实验: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

自主评价4:你看到的现象是:。

实验说明:。

四、通过看书、小组交流、讨论了解声可以传递能量。

学习活动5:阅读课本40面内容。

自主评价5:超声波的能量可以用来干什么呢?阅读教材后请列举两例。

【当堂演练】1、超声波在许多方面都有应用,请列举两个实例: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_ __;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__ __。

.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如果在靠近居民区的工地里进行施工爆破,可观察到附近房屋的玻璃会不停的振动,这说明了声音能传递。

3、“B超”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_________,同时接收人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4、外科医生利用_________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时,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_________,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5、超声波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是因为超声波产生的_________比可闻声更加强烈.6、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拓展延伸】1、利用超声波(声纳)可以探测海洋深度或敌舰位置(如图2.3-1),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6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请根据以上数据求出海洋深度.图2.3-1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目标导引】1、通过看书知道噪声的来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