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访谈问题列表 for Developer(需求,设计,编码,测试)

访谈问题列表 for Developer(需求,设计,编码,测试)

需求访谈1.请说明公司怎样明确需求人员岗位职责?在哪些方面体现?由高层指定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在立项会议时通知我负责这个项目的需求。

这些内容都记录在《项目计划》中。

2.需求方面,公司是否有一些指导的方针?有的,存放在“过程改进方针.doc”中,在这里有对我的需求开发和管理的主要指导思想。

这个方针是由公司高层制订的。

主要内容是:需求获取,需求分析,还有根据需求做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等。

3.请你描述一下需求阶段分为几个子过程?及主要的工作是什么?需求阶段分为需求获取,审核和确认,需求分析,需求评审,需求管理(填写需求跟踪矩阵)等。

(1)需求获取阶段主要收集客户的需求,并整理到《用户需求说明书》,然后给客户确认,采用的方式主要是EMAIL沟通,有时会用电话,网络交流工具,面对面地访谈等;(2)《用户需求说明书》确认通过后,需求人员来填写《需求跟踪矩阵》的“用户需求”列;(3)需求分析人员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书》制定《软件需求说明书》。

然后项目组人员对《软件需求说明书》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后,需求人员填写《需求跟踪矩阵》中的“软件需求”列。

4.你是如何获取项目和产品的需求?有哪些方法?采用的方式主要是面对面地访谈,EMAIL沟通,有时会用电话,网络交流工具等;还有一些《问卷调查》做一些静态效果图给客户,帮助客户发现一些潜在的需求。

这些都记录在用户需求说明书当中。

5.你是如何对需求分类(功能、非功能)?需求分为功能性需求与质量属性方面的需求。

质量属性可以分为可维护性,安全性,兼容性,易用性等。

6.你是如何标识需求状态的?你采用了什么方法或工具跟踪需求的状态?我们在每个阶段完成时,都填写《需求跟踪矩阵》来标识需求状态;当需求变更时,我们采用《需求跟踪矩阵》来查看每个需求的状态,了解因变更而影响的需求范围。

7.需求分析采用了哪些方法?你是如何判断这些方法符合项目要求?我们采用VISIO(根据实际列举所使用到的工具)工具来分析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建模,制定出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和系统架构图,当《软件需求说明书》制定完成后,由项目经理组织邀请客户,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配置人员,质量保证人员,高层参加需求评审会议,以保证需求分析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并得到大家的认可。

8.需求分析结果是否都记录?在哪里,主要内容有哪些?记录在《软件需求说明书》,主要的内容有系统架构图,每个功能的业务流程图及场景描述和接口需求等。

9.需求的优先级如何确定?需求程度(验证、一般),需求的稳定性?高——软件必须实现的功能,用户有明确的功能定义和要求;中——软件应该实现的功能,用户的功能定义和要求可能是模糊的、不具体的、或低约束的,但是这类功能的缺少会导致用户的不满意,因此这类功能的具体需求应当由需求分析人员诱导用户产生并明确;低——软件尽量实现的功能,并可根据开发进度进行取舍,但这类功能的实现将会增加用户的满意度。

10.你是如何与客户确定需求变更的约定?有哪些记录?当需求变更时,由项目经理对需求变更进行分析,主要是从需求变更所影响的范围,进度,质量和成本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当项目经理分析后,确定这次变更的影响值,如果变更影响值小于或等于2,则由项目经理决定是否执行变更,当变更影响值大于2,则提交给CCB(变更控制委员会,由高层、客户和项目经理组成)来决定是否执行变更。

关于变更都记录在《变更申请表》、《变更控制跟踪表》等文档中。

11.需求变更的流程是如何的?首先填写《变更申请表》,主要内容是本次需求变更的内容,项目经理分析本次需求变更的影响值,我们这个项目影响值为“3”,由项目经理提交给CCB,高层组织我们开了一个变更决策会议,会议通过打分的方式决定变更。

决策结果是执行变更。

当然,如果变更影响值为2或小于2,则可以由项目经理决定是否执行变更。

12.在配置库中是否建立了需求基线?如何建立需求基线?该基线包括哪些配置项?建立了,由配置管理员在需求开发里程碑评审通过后,建立“需求基线”,然后将《基线发布报告》发送给项目组中的每个人。

在这条基线里主要包括《用户需求说明书》、《软件需求说明书》、《裁剪表》、《需求跟踪矩阵》等配置项。

13.工作量统计吗?需求阶段工作量占项目总工作量的多少?统计的,在项目结项时,由项目经理统计项目中的阶段性工作量,需求阶段的工作量占项目总工作量的10%~15%左右。

14.需求活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结束?需求活动贯穿于项目的始终,只要项目进行,就有可能发生需求的变动,那么需求活动就一直存在。

阶段性的需求活动结束是:需求得到用户的确定并通过项目组的评审后才可以结束,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15.你参与的项目采用的生命周期模型是什么?公司定义了哪几种生命周期模型?瀑布。

公司定义了瀑布模型、迭代模型、瀑布+迭代模型三种。

16.需求活动中是否会碰到一些风险?你是如何识别和控制这些风险的?有的,“客户的需求不明确、清晰”、“需求变更”等都是需求方面的风险。

我们在每周进行跟踪,分析风险的级别,由我负责跟客户交流,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咨询客户。

在项目结束时关闭了风险。

17.你是如何确定你的需求都被实现了呢?(1)首先查看《需求跟踪矩阵》,确认需求的完整性;(2)然后通过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来检查我的需求实现情况。

:邮件确认员,项目经理,PPQA,高层,客户1维护,由项目经理进行监控2试”“用户手册”31)当变更时,确定变更的范围2)保证需求的一致性和完整性3)测试的覆盖率需求是贯穿于整个项目设计访谈1.公司是否制定了设计方面的规程或指南?具体名称?是的,EPG制定了《设计过程》、《实现过程》等来指导我们工作。

如:设计过程:要先做《概要设计说明书》,然后召开评审会议,评审通过后,再做《详细设计说明书》及《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等。

2.如何确定技术解决方案?在我们这个项目中,在做概要设计时,有两种技术方案,我们当时是由项目经理组织召开了决策分析会议,在会议上,我们共同分析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制定了权衡标准和权重,然后共同根据权衡标准来对每一种方案进行打分,这个分数是大家共同认可的,然后将这个分数乘以权重,得到最后的分数。

最终选择分数最高的作为这个决策的最佳方案,同时,由项目经理将这个最佳方案识别成风险,记录在《项目管理记录表》中的“项目风险”里进行跟踪解决。

举例:描述项目中的技术选型(如何从多种技术实现中选择最优的一种)。

3.设计的过程?项目经理指定角色,要先做《概要设计说明书》和《编码规范》,然后召开评审会议,评审通过后,再做《详细设计说明书》及《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同时界面设计师做静态界面设计,然后由项目经理召开评审会议,评审通过后,将相关配置项由配置管理工程师入库等。

4.你采用了哪些设计方法及技术?你用到了哪些工具来开展你的设计工作?结构化设计方法主要是:1.自顶向下;2.逐步细化;3.模块化设计; 4.结构化编码。

用到的设计工具是:使用visio工具建模(根据实际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工具来回答)。

知识点:模块设计,减低了复杂性、便于修改、且使得支持系统不同部分的并行开发实现起来更容易。

模块类型提供的操作特性通过结合时间历史、激活机制、和控制模式来表现。

注:结构化设计方法给出一组帮助设计人员在模块层次上区分设计质量的原理与技术。

它通常与结构化分析方法衔接起来使用,以数据流图为基础得到软件的模块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它从整个程序的结构出发,利用模块结构图表述程序模块之间的关系。

结构化设计的步骤如下:①评审和细化数据流图;②确定数据流图的类型;③把数据流图映射到软件模块结构,设计出模块结构的上层;④基于数据流图逐步分解高层模块,设计中下层模块;⑤对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得到更为合理的软件结构;⑥描述模块接口。

结构化设计方法的设计原则:使每个模块执行一个功能(坚持功能性内聚)每个模块用过程语句(或函数方式等)调用其他模块模块间传送的参数作数据用模块间共用的信息(如参数等)尽量少5.你是如何确保你的设计符合需求?我们利用《需求跟踪矩阵》来保证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同时设计中的每一个阶段(概要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都召开评审会议,确保阶段性工作产品的质量。

6.有哪些人员参与设计的评审?评审发现的问题如何处理?由项目经理,开发人员,参加了《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等评审会议,在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会记录在《评审记录》中进行跟踪解决。

7.在设计阶段需要编写哪些支持性文档?有《概要设计说明书》,《编码规范》《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等。

8.你了解公司的培训计划吗?了解,公司在培训前通过EMAIL发培训通知到我的邮件里,告诉我们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地点,培训讲师,培训人员,培训资料的存放地址等。

9.你培训后是否填写过培训反馈表?你知道有免培规程吗?填写了,培训结束后,由培训负责人发《培训评估调查表》给我,我根据培训情况对培训讲师、培训教材、培训环境等进行打分,然后提交给培训负责人。

一个月以后我的主管会填写《培训追踪调查表》。

有的,当我参加过类似的培训时,同时我能证明我有这方面的能力,不需要参加这次培训,我可以填写《免培训申请表》来申请免修,不参加这次培训。

10.是否制定有培训讲师的评选和管理规程?有的,在OSSP体系里培训过程中定义了培训讲师的要求和管理规程,同时在“培训库”中也有教师列表可供选择。

并且当我们接受培训后,由培训负责人更新“培训库”中的“员工技能库”中的技能,我们也可以到“培训库”中找到公司组织过的任何一次培训教材。

11.你了解公司组织过程财富库中有哪些内容吗?你是如何访问?了解。

公司组织过程财富库里有OSSP,度量库,风险库,工作环境定义,最佳实践,生命周期模型,由配置管理人员利用SVN (根据实际的配置管理工具来回答)进行管理,这个财富库由配置管理员对公司所有员工开放只读权限。

12.你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公司过程改进的进展情况?你是否向EPG组提交过一些建议或意见问题之类的,他们是否有反馈,多久反馈,是否采纳了?主要是在过程改进启动开始时召开了一个全公司的启动会议,然后是参加过程域的培训,到2018年5月,新的体系发布,紧接着是体系在全公司内进行培训,在软件研发期间,发现的任何有关过程改进的问题都通过邮件的形式提交给EPG人员,EPG人员会在收到问题后一天内给予回复,同时,EPG小组也有人进入我们的项目,指导过程改进工作。

举例提出的建议:(1)《培训签到表》模板如果是打印出来,没有表格线条,不便写字,解决方案是:修改了《培训签到表》模板。

(2)《需求跟踪矩阵》之“接口需求”列可以删除吗?,解决方案是:可以删除掉该列。

(3)《技术可行性报告》在项目的什么阶段写,需要参加的人员该如何定?解决方案:《技术可行性报告》是在立项的时候写的,参加的人员,由项目经理指定人员参加,可以来自公司内部,也可以请资深的专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