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b、虚中见实。看起来是虚的,其实却 是实的一种营造空间的设计方法
c、冷调降温。这一点,实质上是属于 色彩心理学的章节,但也是利用视错觉 原理的一种办法。例如当我们在厨房大 面积使用一些冷色时,那么我们呆在里 面,就会觉得温度下降2-3度。
d、粗中见细。在光洁度比较高的材质边 上,放置一些粗糙的材质,例如复古砖 和鹅卵石,那么光洁的材质会越显得光 洁无比。这就是对比下形成的视错觉。
作业
对下列的图片进行分析,谈谈这些图片给你怎 样的一种心理感觉、视觉感受和视错觉(每幅 图片分析字数不少于200字)。
图1 图2
图3
二、室内环境、空间与环境心理的研究问题
当人们处于室内环境的包围之中时,人们的思想、 情绪和行为等心理要素也同时处在室内环境的影响中。 这里所说的室内环境就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所有 环境元素。包括:
案例:一个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新车 间在阴天也无需灯光照明却保持整体明 亮。 据了解,这是车间屋顶建筑材料采用了 高透光采光板和保温棉的缘故。按一年 300天、每天8小时有效利用自然光计算, 仅此一项年可节电40万千瓦时。
C、室内空间中自然光和人工光
(2)、人工光。
自然光是我们的首先要利用的,然而,当室内 的照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人工光就会补充进来, 并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另外,人工光还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可冷可 暖,可强可弱;而且灯具本身也有着很好的装 饰性;在配光方式、布置形式上经过艺术化的 处理,就可以既能满足功能的需要又能形成光 环境的特殊效果。 人工光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色彩,组织的图 案,成为一种装饰性的元素;人们还可以借助 人工光的组织,达到对空间的限定、组织和引 导。
三、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 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 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 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 进行设计的基础。
1 、安全性(最重要)
当空间过于空旷巨大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易于 迷失的不安全感,而更愿意找寻有所“依托”物体, 所以现在的室内越来越多的融入了穿插空间和子母空 间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人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空间。
作业四:户型设计图练习
1 工具:A4纸,直尺,笔 2 作业要求:参考所发家具尺寸,按比例 放置家具,绘制在A4纸张上。 3 户型为两室一厅一卫
屏风:
分隔空间 更强调屏风装饰性
既保持空间良好的通风和透光率, 营造出“隔而不离”的效果。
但面部细节被忽略,说话时声音要响,如觉声音太大,双方的 距离会自动缩短
接近相(3.5—7.0m) 公共距离 (>3.5m ) 远方相(>7.0m)
主要表现在自然语言的讲课,单相交流的集会、演讲、正规 而严肃地接待厅
借助姿势和扩音器的讲演,大型会议室等处,会表现出
这样的人际距离。完全属于公众场合,声 尽端:是指空间中人流较少且安全 有一定依托的地方,通常表现为室内靠 墙的座位、靠边的区域等。
阅览室前10位到达者就坐情况
作业
为什么人们会在在起居室设置屏风? 作用是什么?
别墅 私密性则要通过巧妙运用外墙、水系 壕沟、树木、花架等建筑,在豪宅四周 搭起屏障,
案例1:
A、空间的大小; B、空间的围合元素 C、设备家居元素 D、空间气氛元素
二、室内环境、空间与环境心理的研究问题
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 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 列问题: A、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B、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 C、环境和空间的利用; D、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 E、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小结: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 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 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不能泛滥,大量地过分地使用视错觉,会 引起视幻觉。视幻觉就是视觉出现毫无事实根 据的想象,它是一种不健康的视觉状态。 例如我们在房屋中大量地使用镜子,这面 墙有镜子,那面墙也有镜子,镜子又分大大小 小各种形状的拼块,这样过分的视错觉,就会 扭曲人的正确判断,以至认为真的也是假的, 但又不能确定假的是不是真的,人的眼睛就会 出现持续不健康的视错觉,长期呆在这种过分 的视幻觉环境,会引起健康问题,这是值得注 意的。
这是一个庭院是典型的方形南向小庭院, 面积在230多平米,庭院北部与住宅相连。 由于日本式庭院很注重营造宁静氛围, 且主人打算在庭院中设计温泉汤池,所 以庭园着重做了加强私密性的设计
庭院四周的竹木制高栅栏既充满了质朴的东 方美感,又保证了提升了花园的私密性。在 国内加工此类栅栏一般 用竹竿和杉木为主, 日本当地有铝合金材质的 竹墙,外观和竹子一样, 但: 提供了足够的耐候性, 国内鲜少有销售。
一 视错觉
当人或动物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 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
法国国旗
比如法国国旗红:白:蓝的比例为35: 33:37,我们感觉三者面积相等,因为 白色给人扩张,蓝色给人收缩的感觉。
2 视错觉的类型
1 形象错觉 2 色彩错觉
3、室内设计中视错觉利用
a、矮中见高。这是在室内设计中最为常 用的一种视错觉处理办法。方法就是把 居室的共同空间中,其中一部分做上吊 顶,而另一部分不做,那么没有吊顶的 部分就会显得变“高”了。
Nakamura在内部空间上的处理手法极为 独特,从平面上看,整个空间如同它的 名字一样,像湖里的“睡莲”一般平展 开来,飘逸的弧线将空间划分为多个小 空间,每个小空间又有着各自的功能。 Lotus可同时接待20位顾客,主要提供美 发和体疗服务。
4、向光性
人类对光有着特殊的偏好,这种偏好在 心理学上成为“向光性”。 光语言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语言,它不 但满足了功能上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 人类情感上的需要,所以它是室内设计 功能与情感双重需要的综合设计手段。
B、 室内空间中光的设计原则
(3)、经济性原则。 包括设备的投资、安装、运行以及维护的 费用, 光源应尽可能的选择耐用和节能的灯具; 另外还要考虑防潮、防尘,便于维修等。
案例:洗墙灯
洗墙灯,顾名思义,让灯光像水一样洗 过墙面,主要也是用来做建筑装饰照明 之用,还有用来勾勒大型建筑的轮廓, 由于LED具有节能、光效高、色彩 丰富、寿命长等特点,所以目前其他光 源的洗墙灯逐渐被LED洗墙灯代替
成功的设计: 首先,满足达到灯的功能,达到明亮照明 ,保护我们可贵的眼睛; 其次,气氛烘托,光影交错,美好变化。
C、室内空间中自然光和人工光
(1)、自然光。
自然光从早晨到晚上,从春天到秋天,赋予了人 类以不同的表情,使自然界充满了动人的色彩和亲切 的质感。另外,还有节能、绿色环保等多方面的意义。 谈到光,自然的就会想到影。物体在光的照射下 产生微妙的、复杂的明暗变化,明与暗、虚与实的对 比,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中国古建筑的室内装饰中,运用花格、漏 窗等方式,形成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月移花影上栏 杆”的独特意境,对我们的现代设计具有很大的启发 性。
3、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私密性:是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人或群体接近自己。
私密性与领域性的区别: 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 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 求。 即: 现代装修中,进行室内设计时,对于私密性空间 的处理,是指根据个人存在感 ,并可按自己意愿
加以支配的环境,主要是指居室环境。
A、 光的重要作用
(1)、感知事物即照明的需要。光是建 筑室内的灵魂,没有光,视觉无从谈起,室内 形式元素中的形态、色彩、质感也都无 从谈起 。
(2)、正常生活的需要。无论白天和晚上, 我们都在利用着光。
( 3)、烘托气氛、传递情感的需要。如
高亮度的空间感觉明亮,使人兴奋;低 亮度的空间使人感觉压抑、甚至恐怖; 明暗强对比的空间具有紧张、刺激感; 明暗弱对比的空间则放松、舒适。我们 可以利用光的强弱、光的冷暖,在不同 的场合加以合理的选择。
B、 室内空间中光的设计原则
(2)、美观性原则。
光的数量、颜色、强弱、以及照射的方向、 角度、位置等因素都会有助于显现或改变空间 的形象, 灯具的造型、排列、布置方式、配光方式, 也会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使人获得不同 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利用光可以强调室内界面、构件的体量、 质感和色彩。当前的室内光设计已不再单纯的 追求功能性的明亮,光已成为室内设计中的一 种重要的表现手段。
一、视错觉 二、室内环境、空间与环境心理的研究问题 三、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四、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办公室
厨房
客厅
卧室
儿童房
与老人、孩子交流 玩耍
小结
好的室内设计必须以环境心理学为出发点。 在研究每个空间的用途、所需要的效果时,要 考虑到对其中活动者所产生的影响。 在室内装潢设计过程中,掌握每个空间的 用途及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卧室是用来休息的,厨房是用来工作的, 客厅应该是休闲的。只有根据人对环境所产生 的行为方向作设计,才不会失去设计的意义。
个人空间大小示意
人际距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活动中, 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 人际距离的分类:密友、普通朋友、社 交、其他人。 即:亲密距离;个体距离;社会距离;公 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