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的地方,通常表现为室内靠墙的座位、靠边的 区域等。
14
阅览室前10位到达者就坐情况
15
16
拥挤:当人口密度达到某种标准,个人空间的需 要遭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阻碍时,就出现了拥挤 感。
拥挤带来的影响 : 1、对人类的影响:生理、情感和疾病 2、拥挤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3、拥挤对交通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怎样控制或消除拥挤带来的影响
热与人际吸引: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人们体验到 热带来的不愉快时,人际吸引降低。也就是说高温减少 人际吸引,特别是当热与拥挤相伴随时。
4
冷与行为:冷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如果长时间在冷环境中,可能会 造成两种损伤:冻伤和体温降低。
海拔对人行为心理的影响 到高海拔地区旅游的人都会通过深呼吸和加快呼吸速度,来弥
补组织缺氧带来的氧气不足。在高海拔地区会导致很多生理的 改变。
5
第二节 颜色与行为
颜色与行为:蓝色和绿色是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 红色和黄色是人类的最佳心理兴奋剂
6
第三节 噪音与行为
1、声音的种类:乐音和噪音 2、噪音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 1)、噪音与健康 2)、噪音对心理的影响 3、噪音与操作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自然语言的讲课,单相交流的集会、演讲、正规而 严肃地接待厅
借助姿势和扩音器的讲演,大型会议室等处,会表现出这样的 人际距离。完全属于公众场合,声音很大,且带夸张的腔调
12
13
二、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私密性:是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人或群体接近自己。
私密性与领域性的区别 私密性的形式 :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 尽端:是指空间中人流较少且安全有一定依托
(3) 社会退缩的环境设计则恰恰相反,它的设计由于有固定 的座位陈设而阻碍了人际交往,如购物中心和飞机场等。
23
3. 噪音和音乐: (1) 当在一个噪音很强的环境中工作时,工人
的注意力被分散在工作任务和处理噪音的干扰两方 面。 (2) 增加背景音乐有利于工作环境的改善,节 奏轻快、平缓的音乐确实能提高生产效率; (3) 音乐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21
第四章 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设计 第一节 工作环境的设计
一、影响工作行为的物理环境因素 房间、室内陈设、噪音和音乐、照明、窗户、小群体
生态学等物理因素对 雇员行为有影响。
22
1.房间:房间的面积应该足够大,满足在其中活动的需要。
相同面积的房间,长方形的显得要比正方形的大,明亮的
房间显得更大、空间更宽敞。
2. 室内陈设:房间里家具的陈设会影响人的行为和情绪。它 能促进交流、设置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合适的交往距离。
(1) 有三个基本因素对人际交往的类型起着决定的作用:室 内家具的位置、室内家具陈设间的距离和装饰物的数量。
(2) 社会趋近的环境通常设计成有面对面的座位、可灵活移 动的家具,它促进了人际交往,使人们能够比较方便地聚在一 起,如休息室、咖啡馆的设计。
8
个人空间: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他人 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
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 1、情境因素: ⑴物理情境 ⑵相互吸引与人际距离 2、个体差异: ⑴文化和种族 ⑵性别 ⑶年龄 ⑷人格因素
9
个人空间大小示意
10
人际距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活动中,人与人 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
人际距离的分类:密友、普通朋友、社交、其他 人。 亲密距离;个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
11
人际距离
名称 间 距
表现
接近相(0—15cm)
亲密距离
(0-45cm)
远方相(15-45cm)
这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亲密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距离,具 有辐射热的感觉,这是在家庭居室和私密空间里会出现这样的 人际距离。爱抚、保护、或格斗的距离,能感觉到对方的呼吸、 气味。
3
简述热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根据各种研究结果,一般来 说,当温度低于4℃或高于32℃,工作效率下降。而温度 在11℃~25℃之间时,进行体力劳动效率最高;脑力劳动 的最佳温度是15℃、20℃、25℃;当温度高于40℃时,无 论哪种工作,质量都大幅度降低。所以,在高温、高湿 条件下的工作效率是最低的。
7Leabharlann 第三章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第一节 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一、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领域——是可见的、相对固定的、并有明显的界限,
且多以居住地为中心。 人类的领域指人为了某种需求而占据着一定空间范
围,体现了人的自我保护和防止干扰的能力。 人类领域性的种类分为三种:主要领域、次级领域
和公共领域。
在社会交往中,同事、朋友、熟人、邻居等之间日常交谈的距 离
交往不密切的距离,这在旅馆大堂休息处、小型会客室、洽谈 室等处,会表现出这样的人际距离。对方全身都能看见,但面 部细节被忽略,说话时声音要响,如觉声音太大,双方的距离 会自动缩短
公众距离
(>3.75m )
接近相(3.75—7.50m) 远方相(>7.50m)
17
三、依托与安全感: 四、从众与趋光心理 : 五、捷径效应: 六、幽闭恐惧: 七、恐高症:
18
第二节 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 一、环境中人们的分布模式 某些特定环境中人群的分布图形与人群的行为特征之
间的关系
19
20
二、环境中人们的流动模式 人群流动的特点
1.靠右行 2.识途性 3.走捷径 4.不走回头路 5.乘兴而行 6.人流的暂时停滞
可与对方接触握手
个体距离 (0.45-1.3m)
接近相(0.45—0.75m) 远方相(0.75—1.3m)
这是亲近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仍可与对方接触, 这是在家庭餐桌上的人际距离
可以清楚地看到细微表情的交谈。
社会距离 (1.3-3.75m)
接近相(1.3—2.10m) 远方相(2.10—3.75m)
环境心理学与 室内设计
1
第一章 概 述
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
1、心理学:Psychology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
2、环境心理学 : “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科学”,或 者说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2
第二章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第一节 气候与行为
气候对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限制了行为可能的变 化范围。 温度:热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热与社会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