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丧嫁娶文化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确,结婚是人生的大事,而且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所以,世界各地的各个民族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大事。
一般人家婚礼
由介绍人穿针引线,男女
见面相亲,双方没有意见,即
商定吉日举行定婚仪式。
此间,男家必备厚礼(俗称彩礼)给女家,礼物包括衣服、物品(电视机、家具、戒指等)。
一般是冬、春各置全套衣服,直至结婚。
结婚日期由双方商定后,到民
政局或街道办事处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书。
第一步相亲
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
男方要根据女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女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
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第二步定婚
家里人互相了解没意见后,由介绍人同两家商定地点(男家或女家;或城镇市上饭馆)举行定婚礼仪,男家购置定婚衣物,礼品,并负责办宴席,女家通知至亲届时到场。
定婚这天,气氛既严肃又热烈,双方儿女参加接待。
席间给双方父母及介绍人敬礼,双方父母及至亲,给儿女赠物或赠钱。
第三步迎亲
结婚日,女家准备的陪嫁被褥、衣物,由男方派人一早抬回。
新郎走路或乘车,与迎亲队伍一起来到女家。
女家设宴招待。
宴毕,新郎向女家长辈行鞠躬礼,到内室向新娘行鞠躬礼,请新娘登喜车起程。
第四步结婚典礼
到男家后,播放乐曲迎新娘下车。
迎姑搀扶新娘;同其他相迎的中年妇女,簇拥新娘进入新房,上床,朝喜字而坐。
新郎请宾客入席,招待女家及其他宾客。
同时,举行结婚典礼,司仪人“唱礼”。
新郎新娘向男方长辈、至亲行礼时,长辈赠红包。
宴间,新郎向各席宾客行鞠躬礼“谢席”。
娘家六亲饭毕,婆母陪同到新房内稍坐,就定回归日子,然后辞别返回。
一场结婚礼,男方开支少则千元,多至万元。
婚礼
满族的婚礼习俗
满族青年男女相爱后,婚前有一个“相看”的程序,即男方母亲到女方家观看姑娘的容貌,寻问年龄,并考察姑娘家的有关情况等。
如果各方面满意,男方母亲就送一份礼物给女方家,婚事就算确定了。
结婚前几天,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彩礼(俗称过礼)。
彩礼一般比较丰厚,有衣服、首饰、器皿和现金等。
结婚前一天,新娘由陪娘陪伴,坐轿车或坐车到男方家附近预先借好的住处下榻,俗称“打下墅”,第二天由男方在下榻处迎娶新娘。
这种风俗源于历史上清朝军队多年征战,长年不归,满族姑娘赴军营完婚,需先在军营附近借房暂住,久而久之,便成一俗。
现此俗已变,改为在女方家迎娶。
婚礼
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
男嫁女方有两种:入赘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赘给寡妇的叫“上门”。
无儿子的家庭多行招赘,但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中留“招儿子”(即招女婿)。
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两个儿子分别随父母姓的。
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
几年之后,才能确定在夫妻娘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落户。
中国的丧葬方式
丧葬
一土葬
土葬,葬式之一,
又称埋葬,处理死人
遗体的一种方法,流
行于世界各地,一般
是把尸体先装在棺材
里,然后再把棺材埋
在地里(区别于火葬、
水葬等)。
丧葬
土葬的礼仪繁琐复杂这
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远古时
期,人们的丧葬极为简单,
不立坟墓,也没有礼仪和祭
祀,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适
应统治阶级和礼教思想的需
要,丧葬方式日益繁杂;迷
信观念日益浓厚,在世界上
形成了独特的隆丧厚葬的土
葬礼仪。
丧葬
二火葬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
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
至以火箭射上太空。
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
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
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
现时中国大陆的
火葬比例为53%,美国为26%,英国为
70%,日本则超过90%。
骨灰
火葬坑火葬仪器丧葬
丧葬
三水葬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
这种葬式在中国古代和现在的西藏地区比较常见,一般是经济条件较差,雇不起喇嘛念经超度的人家,对死者多采用此法,另外,对死亡的孤寡人、幼童也用此葬法。
丧葬
水葬三种方式●一漂尸式
●二投河式
●三撒灰式
四悬棺葬 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
即人死后,亲属殓
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
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
缝内,或半悬于崖外。
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
其俗流
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
越是尊敬。
武夷山悬棺葬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东南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二千多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
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牲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桥板”。
座落在武夷山中的架壑船棺、虹桥板各有18处,经国家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C14测定,距今3750-3295年之间。
武夷山悬棺葬
丧葬
五天葬
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
鹫鹰食后
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
天葬在天
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
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
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
尸体送至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鹫见烟火而聚集
在天葬场周围。
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
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
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
最后用哨声
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分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
丧葬
天
葬
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