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课教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复习数位顺序。
2、出示计数器:计数器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一颗珠子分别代表多少?
3、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就叫“变一变”,在变的过程中大家要摆一摆,想一想(出示课题)。要善于动脑筋,找规律,使我们的活动进行得又快又好。
二、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用1颗小石子能变出什么数?为什么1颗小石子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是1,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是10?
2、指导学生测量步长。
3、从你家到学校是多远?怎么测量?如果没有工具又怎么测量?
课后完成测量任务。
3、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就叫“变一变”,在变的过程中大家要摆一摆,想一想(出示课题)。要善于动脑筋,找规律,使我们的活动进行得又快又好。
二、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用1颗小石子能变出什么数?为什么1颗小石子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是1,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是10?
2、指名演示:用两颗小石子能变出什么数?
3、小组合作:用3颗小石子能变出什么数?全体学生动手操作后小组代表合作演示。
4、知识迁移:用4颗小石子能变出什么数?
5、发现规律:从刚才小朋友们用小石子变数的过程,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1)记录摆出的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不遗漏?
6、举一反三:下面我们不用小石子,能不能在脑子里想摆小石子的方法,直接写出6颗小石子,7颗小石子,8颗小石子,9颗小石子都能表示哪些数?看哪一组填写得又快又好!
活动准备
米尺、长绳、皮尺
一、创设情境:
我们今天就要在这个教室里举行一次测量大比拼,决出一个冠军小组。
测量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测量的方法是什么?
二、活动过程:
1、小组合作分别量出1米、2米长的绳子。
比一比哪一小组量的又快又准。
学生动手操作。选出量得最快的小组交流一下量的方法。
量出2米长的绳子,对于不同的方法给予肯定。
师:测量时我们要选择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
2、量出课桌的长、宽、高。小组分工合作。
3、分组测量身高、头围、臂长,并填表。
与6~8岁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进行对照。
男生女生
头围(厘米)43~5942~58
身高(厘米)99~13398~132
三、拓展运用:
1、大家还想测什么?自由测量。
三、通过本节课的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活动课教案
执教者:韦丽莉活动时间:2008.06.20
活动主题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小石子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找出规律,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数位表、计数器、小石子
活动主题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小石子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找出规律,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数位表、计数器、小石子
活动程:
一、活动准备:
1、复习数位顺序。
2、出示计数器:计数器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一颗珠子分别代表多少?
三、通过本节课的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活动课教案
执教者:韦丽莉活动时间:2009.10.21
活动主题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进一步发展长度观念。
2、在活动中渗透统计的知识,利用统计表发展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2、指名演示:用两颗小石子能变出什么数?
3、小组合作:用3颗小石子能变出什么数?全体学生动手操作后小组代表合作演示。
4、知识迁移:用4颗小石子能变出什么数?
5、发现规律:从刚才小朋友们用小石子变数的过程,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1)记录摆出的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不遗漏?
6、举一反三:下面我们不用小石子,能不能在脑子里想摆小石子的方法,直接写出6颗小石子,7颗小石子,8颗小石子,9颗小石子都能表示哪些数?看哪一组填写得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