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疾病-ppt课件
上肢正常 上肢正常 无
下肢呈上运 下肢呈下 动神经瘫痪 运动神经
瘫痪
下肢可 有下运 动神经 元性瘫 痪
感觉 障碍
损伤平面以 下全部感觉 缺失或减退
损伤平面以 下全部感觉 缺失或减退
损伤平面以 下全部感觉 缺失或减退
损伤平面 以下全部 感觉缺失 或减退
鞍区感觉 缺失
会阴或 小腿, 根性神 经痛多 见且严 重
常局限于1个脊椎节段,多灶融合或脊髓多个节 段散在病灶较少见。
病理
-
26
• 肉眼:脊髓肿胀、质地变软、软脊膜充血或
有炎性渗出物。
• 镜下:软脊膜和脊髓内血管扩张、充血,血
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 主。
-
27
• 1.流行病学
可见于任何年龄,青壮年多见,无性别差异, 散在发病。
• 2.前驱症状:发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消 化
大小便 有
有
有
有
真性尿失 常不明
障碍
禁
显或出
现较晚
其他植物 损害平面以下无汗、少汗,皮肤干燥、水肿;
神经症状
-
20
-
21
-
22
脊髓疾病的诊断
• 1.是否为脊髓病
• 2.是压迫性病变还是非压迫性病变
1)病史
2)腰穿压颈实验
• 3.定位诊断
纵向:病变在哪一水平
横向:病变侵犯了哪些结构
• 4.定性诊断
脊髓圆锥 马尾:L2以下
-
3
脊髓节段与脊柱的关系
• 颈髓( C1~8)高1节段; • 上中胸髓(T1~8)高2节段, • 下胸髓(T9~12)高3节段; • 腰髓位于T10~12胸椎处; • 骶髓位于T12~L1腰椎处。
-
4
脊• 髓脊椎的骨被膜膜硬膜外腔
• 硬脊膜
蛛网膜
硬脊膜
•
硬膜下腔
• 蛛网膜:
•
蛛网膜下腔
• 软脊膜:
软脊膜
-
5
灰质:神经细胞核团 白质:传导束
内部结构
-
6
前角:下运动神经元(同侧肌肉)
后角 :二级感觉神经元 (痛觉、温觉、部分
触觉)
侧角:自主神经细胞
C8~L2 交感神经细胞 - 调节内脏、 腺体功能
C8~T1 脊髓交感中枢 - 瞳孔扩大肌、 眼眶肌、睑板肌
和汗腺
-面部血管
道感染症状,或有预防接种史。
临床特点
-
28
• 起病急,常在数小时至2 ~ 3天内发展至完全性瘫
痪
• 胸段最常见,尤其是T3-T5节段
临床特点
-
29
•
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
•
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
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自主神经
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
30
•运动障碍 •
早期脊髓休克:截瘫、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 无病理征。
2-4周进入恢复期,肌张力渐增高,腱反射亢 进、出现病理征
肌力恢复常始于远端,逐步上移
-
31
•感觉障碍
• 感觉平面以下所有感觉丧失 • 感觉缺失平面上缘可有感觉过敏带或束带感 • 病情恢复,感觉平面下移
-
32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痛、温
觉),而深 感觉和触觉
保留
分离性 感觉障碍
两侧对称性 节段性痛温 觉缺失或减 退,深感觉 和触觉保留
感觉分离
节段型感觉 障碍,
与后角损害 的区别在于 常伴有剧烈 的疼痛
-
18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 定位:脊髓侧角损害
• 主要临床表现:1)泌汗异常
–
2)循环障碍
•
3)躯体营养障碍
•
4)大小便障碍
-
23
急性脊髓炎
• 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
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 损害。
-
24
病病因因不明。
包括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如感染后脊髓炎、 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坏 死性脊髓炎和副肿瘤性脊髓炎。
-
25
• 可累及脊髓任何节段,胸髓(T3-5)最常见。通
-
9
-
10
下行束
皮质脊髓束 (侧、前束): 终止于同侧前角 细胞, 支配 肌 肉的随意运动。
-
11
传导束排列顺序
后索:薄束、 楔束
内外: SLTC
侧索:皮质脊 髓侧束、脊髓丘 脑侧束
外内 : SLTC
临床定位
-
意义
12
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
脊髓前动脉
起源于两侧椎动脉 的颅内段
供应前2/3区域(前角,侧 角,灰质连合,后角基部,
S2~S4 脊髓副- 交感中枢 - 膀胱、直7
白质
前索:脊髓丘脑前束、皮质脊髓前束
侧索: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丘脑侧束
后索:薄束、楔束
-
8
上行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脊髓丘脑束:传导对侧躯体痛温觉、部分 触觉(传导束型 感觉异常,体表平面较脊 髓受累节段低 2~3 节段)
薄束(T4以下)、楔束(T4以上) :
传导同侧(肌肉、关节、肌腱)深感觉、 触觉。
• 在脊髓的主要动
脉(脊前、脊后 动脉)发生缺血 时,常在相邻两 根动脉分布区的 交界处
• 即T4和L1最易
发生供血不足
-
14
二、脊髓的生理功能
支配 内脏活动
运动功能
脊髓 生理功能
感觉功能
躯体营养
反射活动
-
15
三、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三大主征
1
运动障碍
2
感觉障碍
3
括约肌功 能障碍及自 主神经功能
•
5)性功能障碍
• 霍纳征:C8~T1侧角损害,同侧瞳 孔 缩小、
眼球内陷、眼裂小,面部无汗
-
19
3.脊髓各节段横贯性损害临床表现
高颈髓 颈膨大 胸髓 腰膨大 圆锥 马尾
部位 C1-4
C5-T2
T3-12
L1-S2
S3-5和尾 节
瘫痪
四肢上运动 双上肢呈下 神经元瘫痪, 运动神经元 C3-C5损害可 瘫痪下肢呈 出现膈肌瘫 上运动神经 痪、呼吸困 瘫痪, 难,
脊髓疾病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
1
•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组成部分之一
• 上接延髓,下端形成脊髓圆锥,终止于第1
节腰椎的下缘,占据椎管上2/3。
• 成人脊髓长度42—45cm。
-
2
一、脊髓解剖
外部结构
脊髓共31对脊神经
(颈8 、胸12 、腰5 、 骶5、尾1)
颈膨大(C5~T2) 腰膨大(L1~S2)
障碍
-
16
运动障碍
• 皮质脊髓束损害—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 前角及前根病变—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 两者损害
— 混合性瘫痪
-
17
感觉障碍
脊髓丘脑 束
薄束 楔束
后角
前连合
后根
对侧肢体的 痛、温觉和 部分触觉减 退或消失
传导 束型 感觉 障碍
受损平面以 下的深感觉 和触觉减退 或消失,感 觉性共济失
调
同侧节段性 感觉障碍
前索,侧索前部)
髓
动
脊髓后动脉
起源于同侧椎动脉的 颅内部分,左右各一根
供应后1/3区域 (后角其余部分,
后索,侧索后部)
脉
脊髓各段还分别接受来自
节段性动脉 (根动脉)
颈部椎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肋间动脉、 供应脊髓表面结构 腰动脉、髂腰动脉和骶外 及脊髓实质外周部分
诸动脉分支的血液供应 的供血。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