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化氢的防护知识ppt课件

硫化氢的防护知识ppt课件


.
7
硫化氢中毒的早期抢救与护理
时间达4小时以上可导致死亡。
浓度为200ppm时,嗅觉立即被破坏,呼吸道刺激强烈、 灼伤咽喉。时间稍长可导致死亡。
浓度为500ppm时,(致死浓度)失去理智和平衡感, 2-5分钟可导致呼吸停止,患者急需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浓度为1000ppm时,立即丧失知觉,将会产生永久性脑 伤害或脑死亡。迅速营救,应用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达到 2000ppm时,吸上一口即死亡。
.
6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侵入途径;
硫化氢只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亦可皮肤吸收及消化道吸收。呼吸 道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少。 硫化氢浓度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对硫化氢的中毒程度视硫化氢的浓度和接触时间不同而不同。 在空气中的浓度为0.13ppm时,可闻到臭鸡蛋味,一般对人体不产 生危害。 浓度为10ppm时,(一级)气味强烈,眼镜有受刺激感。 浓度为20ppm时,(二级)我国临界浓度,超过此浓度必须戴防毒 面具。眼睛有灼烧感,呼吸道受到刺激。 浓度为50ppm时,接触10分钟后嗅觉就会丧失。时间超过1小时,可 能导致导致头痛、头晕。出现浮肿。 浓度为100ppm时,(三级,危险浓度值)3-10分钟就会出现咳嗽、 眼睛受刺激、疼痛,呼吸变样,轻微头痛。接触
.
3
.
4
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硫化氢(H2S)气体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组成, 它是一种剧毒、无色(透明)、可燃、易爆、有臭鸡蛋味、 比空气重的酸性气体。 通常呈气态,沸点为-60.2℃,熔点为-82.9℃。
有臭鸡蛋刺激气味,低浓度可闻臭鸡蛋味,高浓度迅速麻 痹嗅觉,致使人的嗅觉感觉不到,起不到警示作用。
(5)、尽快使病人苏醒。 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人工呼吸 和心脏胸外按压。
(6)寻求医院治疗。按 照就近,相对集中地原则以 最短时间送至医院治疗。
.
9
.
10
.
11
硫化氢的防护
现场对高含硫部位设置有醒目的警示牌,标明硫化氢的 特性及防护要求。 加强对氮气吹扫、置换过的环境硫化氢的检测。 现场严禁违章操作。 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检修和抢险时,应佩戴正 压式空气呼吸器。 对现场监督应加强预案中的监督职责。 完善和设计符合安全要求内容的应急预案。 按照应急程序对作业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模拟训练和演 习。针对行走路线、紧急集合区、报警信号识别和响应的介 绍。 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硫化氢知识,安全预防措施、真确 使用防毒设备、中毒救护知识的培训。
.
12
谢谢
.
13
.
5
硫化氢的来源
硫化氢的来源;(硫化氢存在于生产生活中70多各行业) (1)细菌作用产生硫化氢。 (2)高温热作用,高压产生硫化氢。 (3)本身含有硫化氢。 石油天然气中的硫化氢主要来源有:
一种是原生硫化氢; 它是地下有机体在热解形成石油、天然气的同时,有机质热 分解是产生含硫氨基酸这些物质含有硫化物,在一定温度下和 细菌作用,分解产生硫化氢。 一种是次生硫化氢; 如石膏和甲烷化学反应产生硫化氢。
剧毒。毒性可与氰化钾相比,是一种致命气体。 相对密度为1.189,比空气重,易在低凹处聚集。 可燃。自燃温度260℃,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生成有毒物 质二氧化硫( SO2)。 易爆。与空气混合,占空气体积的4.3 %时,形成爆炸混 合物。
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溶解度随溶 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硫化氢中毒的早期救护;
(1)、离开毒气区。应注意向上风口或側风口迅速逃离。
(2)、报警器报警。利用现场报警器向值班人员求助或 大声呼救。
(3)、佩戴呼吸装置。正确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
8
硫化氢中毒的早期抢救与护理
携带安全绳。 (4)、抢救受伤害人员。
再次进入毒气区,使用正确 的方法将中毒者救出。
硫化氢的防护 知识
--安全经验分享
.
1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2003年12月23日21时,正在施工中的中石油 川东北气田罗家寨16号井发生井喷事故,混有剧 毒硫化氢毒气的天然气顿时冲天而起,冲高30米 左右,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以上,并迅速向附 近的4个乡镇,30多个村庄 蔓延,造成9万多人受灾, 6万多人连夜疏散,4000多 人中毒就医,243条人命遇 难,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
多万元。震惊了全国。
.
2Hale Waihona Puke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事故原因分析: 安全应急预案设计不足; 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工艺不成熟,钻井设计 存在安全缺陷; 在钻井过程中,违章操作; 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这是导致井喷的主要原 因; 安全设备配备不到位; 没有及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 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致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