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深圳二模】广东省深圳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深圳二模】广东省深圳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2014.4本试卷共12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

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

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u 64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是饱和烃,氯乙烯是不饱和烃B.石油的裂化产品能使溴水褪色C.蛋白质在CuSO4溶液中发生盐析D.油脂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HCO3-、SO32-、OH-B.Al3+、H+、SiO32-、I-C.Fe2+、K+、NO3-、SO42-D.Fe3+、NH4+、ClO-、CO32-9.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 2和SO 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2N AB .32gCu 与S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 .1L 1.0mol ·L -1NH 4Cl 与2L 0.5mol ·L -1NH 4Cl 溶液含NH 4+数目相同 D .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 -数目为0.1N A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汽车尾气中有NO x ,主要是汽油不充分燃烧引起的 B .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金属起保护作用 C .实验室常用粗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 2D .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1.常温下,下列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HCl >CH 3COOH B .pH 相同的溶液中:c (Na 2CO 3)<c (NaHCO 3)C .在Na 2SO 3溶液中:c (Na +)= 2c (SO 32-)+ c (HSO 3-)+ c (OH -) D .0.1mol ·L -1NaHS 溶液中:c (Na +)= c (HS -) 12.下列实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① 气密性检查 ②气体性质检验 ③化学平衡的探究 ④喷泉实验22.五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其中Y 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M C .R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离子化合物D .Z 、M 、R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23.表中陈述I 、II 均正确,且两者在反应原理上相似的是SO 2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氯气CCl 4 NaOH热水冰水活塞K释倍数30.(16分)香料Ⅴ的制备方法如下:(1)化合物I 的分子式为 ,Ⅳ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化合物I 可由经两步反应制得,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1mol 的化合物II 和Ⅲ分别与H 2反应,最多消耗H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该工艺中第①步的目的是 。

为检验①中CH 3I 的碘原子,实验室的操作是 取少量CH 3I 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OH 水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加入 ,再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5)芳香化合物Ⅵ是Ⅲ的一种无甲基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Ⅵ的结构简式为 。

(6)一定条件下,化合物Ⅳ与乙二醇发生类似反应④的反应,该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31.(15分)氨气在科研、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在三个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 N 2和0.3mol H 2发生反应N 2(g )+3H 2(g )2NH 3(g )ΔH 1<0,实验Ⅰ、Ⅱ、Ⅲ中c (N 2)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T 表示温度)。

①实验Ⅲ在前10分钟内N 2平均反应速率v(N 2)= ;(写出计算过程)②与实验Ⅱ相比,实验Ⅰ、实验Ⅲ分别采用的实验条件可能为 、 。

(2)常温下NH 4+(aq )+H 2O (l )NH 3•H 2O (aq )+H +(aq )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55×10-10 mol ·L -1,则NH 3•H 2O 的电离平衡常数K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常温下,将1mL pH 均为11的氨水与Na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请在右图中画出两溶液的pH 随体积稀释倍数的变化曲线(加必要标注)。

(4)工业上用NH 3消除NO 污染。

在一定条件下,已知每还原HOCH 2Cl 2CH 3CH 2OHOH22CHO CH(OC 2H 5)2 IⅡⅢⅣⅤ④1molNO ,放出热量120kJ ,请完成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NO(g)+□NH 3(g)=□N 2(g)+□ (g) ΔH 2= 。

32.(17分)粗铜精炼后的阳极泥含有Cu 、Au (金)和PbSO 4等杂质,湿法处理阳极泥进行(1)用CuSO 4做电解液电解含铜、金、铅的粗铜,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有: 和Cu-2e -= Cu 2+。

(2)焙烧阳极泥时,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焙烧后的阳极泥中除含金、PbSO 4外,还有 (填化学式)。

(3)操作I 的主要步骤为 ,操作Ⅱ的名称是 。

(4)写出用SO 2还原AuCl 4-的离子方程式 。

(5)为了减少废液排放、充分利用有用资源,工业上将滤液1并入硫酸铜溶液进行循环操作,请指出流程图中另一处类似的做法 。

(6)已知298K 时,K sp(PbCO 3)=1.46×10-13,K sp(PbSO 4)= 1.82×10-8,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

33.(16分)某学习小组用如下装置(支撑仪器略去)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醛的性质。

(1)为迅速得到平稳的乙醇气流,可对装置A 采用的措施是 。

(2)B 中的现象为 。

(3)若装置C 中开始发生倒吸,则采取的应急措施是______(填编号)。

a .移去图中的酒精灯b .将C 中的橡皮塞拔出c .将B 尾端的乳胶管取下d .以上都可以(4)探究: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溴水完全褪色。

学习小组通过测定反应前...溴水中n (Br 2)与反应后...溶液中n (Br -)来确定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

①假设。

请写出假设2的化学方程式。

C假设1:CH3CHO+Br2→CH2BrCHO+HBr ;假设2:;(加成反应)假设3:CH3CHO+Br2+H2O→CH3COOH+2HBr。

②结论:若实验测得n(Br2)=0.005mol,n(Br-)=0.01 mol,则证明假设正确。

若溴水的体积为10.0 mL(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近似计算反应后C中溶液的pH≈。

(5)按下图方案精制含有乙醇和水的乙醛,其中试剂为,操作名称为。

操作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选择题7.B 8.C 9.D 10.A 11.B 12.D 22. BD 23.AC 非选择题30.(16分)(1)C7H8O2(2分),羟基和醛基(2分)(2)2NaOHOHCH2Cl CH2OHONaNaCl H2O(2分)(3)3:4(2分)(4)保护酚羟基,防止化合物Ⅰ氧化制醛时氧化酚羟基(2分)。

加入稀硝酸(1分)至酸性(1分)。

或加入足(过)量(1分)稀硝酸(1分)。

(5)(2分)(6)HO CHO-CH2O-CH2或者HO CHO-CH2O-CH2-CH2-O-CH2-OCH OH(2分)31、(15分)(不带单位运算或单位缺失、错误,总扣1分,有效数字错误,总扣1分)(1)①v(N2)= Δc(N2) /Δt=(0.10-0.06 )mol·L-1/10min=0.004(或4×10-3) mol·L-1·min-1(代数式1分,结果表达1分,带单位运算1分。

共3分) ②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各2分,共4分)(2)1.80×10-5mol·L-1(2分,无单位扣1分)。

(3)(见右图)(2分)(4)6NO(g)+4NH3(g)=5N2(g)+6H2O(g) (2分)ΔH2=-720 kJ/mo1。

(2分,没负号扣1分)或者3NO(g)+2NH3(g)=5/2N2(g)+3H2O(g) ΔH2=-360 kJ/mo132.(17分)(1)Pb-2e-+SO42-=PbSO4 (2分)(答Pb-2e-=Pb2+得1分)(2)将阳极泥粉碎,逆流焙烧等(2分) CuO (2分)(3)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或继续)洗涤,干燥(2分)过滤(2分)(4)2AuCl4-+3SO2+6H2O=2Au+3SO42-+8Cl-+12H+ (3分)(5)用滤液2溶解碱浸渣(或并入硝酸中)。

(2分)(利用滤液2,但循环错误的,扣1分)(6)PbSO4(s)+CO32-(aq) PbCO3(s)+SO42-(aq) (2分,用“=”不扣分)33.(16分)(1)水浴加热(2分);(2)黑色的固体逐渐变为红色(2分)(3)c(2分)(4)①假设2:(2分,化学式或配平错误0分)氢氧化钠② 3(2分);0(2分)(5)CaO或碱石灰(2分), 蒸馏(2分)。

其他合理答案:如钠(2分),蒸馏或过滤(2分);或无水CaCl2,(2分),过滤(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