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公示
1、建设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
(2) 建设项目概况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东临长江,西至随塘河,北以原南干线排放干渠为界。
离吴淞口约27km,离川沙镇约7km。
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处理规模为旱季平均流量80万m3/d,旱季高峰流量为12.04m3/s,雨季高峰流量为16.94m3/s;远期规模为旱季平均流量170万m3/d,旱季高峰流量为25.59 m3/s,雨季高峰流量为31.98 m3/s;
本次扩建二期工程规模为80万m3/d,扩建工程实施后全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80万m3/d,本次扩建项目处理设施按80万m3/d规划配置,不新增排放管。
(3) 规模和处理工艺
表1 白龙港污水厂污水设计处理规模
工程名称 污水处理规模(万m3/d) 排放管规模(万m3/d)
现有工程 200 172 扩建二期工程 80 170
合计 280
(4)占地面积
扩建二期工程厂址安排在已建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址的南侧,需征地
33.5ha,厂界向南扩展300m。
(5)污水处理目标
扩建二期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表2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出水水质 单位:mg/l 项目 COD cr BOD5SS NH3-N TP
设计进水水质参数 320 130 170 30 5 设计出水水质参数 ≤ 60 ≤20 ≤ 20 ≤ 8 ≤ 1
(6) 污水处理工艺
扩建工程采用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污水先进入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提升后依次流经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配水井、A/A/O生物反应池,在二沉池泥水分离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经出口泵房、高位井和深水排放管排入长江。
处理工艺见图1。
图 1 80万m3/d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7) 污泥处理处置方案
本工程产生的污泥总量为312 tDS/d,最大为375 tDS/d,超出污泥处理工程204 tDS/d规模108~171tDS/d,超出268 tDS/d最大校核泥量44~107tDS/d,污泥处理工程的浓缩及脱水段已无法通过调整运行参数来处理,须新增污泥浓缩及脱水设施。
对于污泥的稳定化处理,考虑到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和水量有一个逐渐增长的过程,污水厂建成后初期的污泥量也会低于设计值,鉴于本市对污泥的中温消化及干化处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运行管理经验,且消化及干化的投资较大,因此近阶段不增建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及干化,利用现有污泥处理工程的处理能力,通过调节消化污泥的投配率来实现污泥的稳定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经验积累后,远期一次扩容至最终规模,故本期需建设或改造的为原有的污泥浓缩系统和污泥脱水系统。
由于初沉污泥含有较高有机物,产气量多,益于厌氧消化,因此本工程拟将全部的初沉污泥和升级改造工程产生的剩余污泥共212tDS/s经浓缩后进行厌氧消化和部分干化处理,余下的扩建工程剩余污泥量(包括一期及二期)100tDS/d加上雨天一级强化产生的63tDS/d污泥共163tDS/d分别进行重力和机械浓缩,浓缩后的100tDS/d剩余污泥量进入污泥消化和干化系统,化学污泥脱水后外运处置。
全部
升级改造工程
扩建一期工程
扩建一、二期工程
初期雨水
图2 本项目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已完成设备招标,部分正在设计,采用中温厌氧消化+部分二级干化工艺,包括污泥浓缩处理系统、污泥消化处理系统、污泥脱水输送系统、沼气利用处理系统、污泥干化处理系统、尾水回用处理系统以及污泥液处理系统七大系统。
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设计规模为204tDS/d。
图3 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流程图
(8)主要构筑物和设备
扩建工程主要构筑物见表3。
表3 扩建工程主要构筑物表
序号 构筑物名称 尺寸 单位 数量
1 粗格栅进水泵房 L*B= 42.8×36.9(m) 座 1
2 细格栅曝气沉砂池 L*B=62×42(m) 座 4
3 配水井 L*B=33×40(m) 座 1
4 生物反应沉淀池 L*B= 300.2×247.9(m) 座 2
5 鼓风机房 L*B= 54.24×27.24(m) 座 1
6 紫外线消毒池 L*B= 26.5×22(m) 座 1
7 超越闸门井 L*B=10.9×10.9(m) 座 1
8 连通闸门井 L*B=12.6×12.6(m) 座 1
9 污泥中途提升泵房 L*B= 30×12(m) 座 1
10 污泥配泥井 直径7.2m 座 1
11 污泥浓缩池 直径28m 座 4
12 污泥浓缩机房 L*B=44.5×18.2(m) 座 1
13 污泥脱水机房 L*B=54×27(m) 座 1
(9) 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本工程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有污泥、臭气、噪声、含菌气溶胶等。
项目对污泥进行中温厌氧消化+部分二级干化工艺进行处理,臭气和含菌气溶胶可以采取设置卫生防护距离,脱臭消毒处理等使其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委托上海市环科院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项目建设单位和联系方式:
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地址:龙东大道1851号622室
邮编:201203 电话:58953344-8622 传真:58957715
3、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和联系方式: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证书等级:甲;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801号
地址:上海市钦州路508号;邮编:200233;传真:54485031
联系电话:(021)64085119-2618,2617;
Email:shenh@, lijz@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1)主要工作内容:
z处理工艺论证
z建设区域环境现状调查
z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评价
z污染物治理措施技术经济评价
z清洁生产分析
z环境风险分析
z总量控制
z环境措施经济损益分析和环境效益分析
z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z公众参与
(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5、征求公众建议和意见的主要事项和方式
(1) 征求公众意见内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于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周边区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对目前上海污水处理现状的意见和建议,对目前白龙港污水厂运行现状以及对长江水体的影响的看法,对项目扩建和升级建设的规模、采用的工艺是否认可;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本次公众意见调查工作的建议。
(2) 公示地点、方式
本次公示主要采取网上公示的形式,通过:
上海环境热线网站( );
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网站()同时进行公示。
6、公众意见反馈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在该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和报告基本编制完成,报送审批前,建设单位还将举行第二次公众参与,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举行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
在此期间公众仍可以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写信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
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7、第二次公示时间和内容
预计在2008年12月进行第二次公告,重点在于:
1、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3、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4、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图4 项目地理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