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_2011年真题_2013年版
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_2011年真题_2013年版
答案:B
解析:“分层法的作法”理解,P224,第三段
25、PDCA循环中的C是指( )。
A:检查
B:策划
C:实施
D:处置
答案:A
解析:PDCA循环。P199
26、欲了解某一零件尺寸的波动情况,适宜采用( )。
A:不合格位置凋查表
B:不合格项调查表
C:工序分布调查表
D:不合格原因调查表
答案:C
解析:工序分布调查表的功能,P220第四段第一句话。
9、从稳定生产的企业采购少数几批产品,验收抽样时适宜使用( )。
A:孤立批计数抽样方案模式
B:孤立批计数抽样方案模式A
C:放宽抽样方案
D:加严抽样方案
答案:A
解析:P166,模式B针对来自于稳定的生产过程的少数几批产品的验收。
10、根据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使用GB/T2828.1来判定是否接收某批产品,AQL值应( )。
答案:A
解析:减小过程波动,就会减小σ,根据公式Cp=T/6σ:从而增大过程能力指数。
24、关于数据分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层的层数依赖于数据量的大小
B:分层适当是指分层后,同层内的数据波动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异明显
C:分层适当是指分层越细越好
D:无论是否有分层的相关标志或信息,都可对数据进行分层
D:消除不合格品
答案:A
解析:分析用控制图的作用,P177
19、利用控制图监控某喷涂车间喷涂面的疵点数,适用的控制图为( )。
A: -R图
B:p图
C:u图
D:X图
答案:C
解析:监控疵点数,属于计点型。P176
20、若控制用控制图上的点子均在控制限内,但最后6个点连续递增,此时( )。
A:可判定过程失控
22、22.体现质量能力和管理能力综合效果的指标是( )。
A:过程能力6σ
B:加工中心μ
C:控制限
D:过程能力指数Cpk
答案:D
解析:Cp和Cpk的比较,P181第一段
23、过程能力指数反映了过程质量的好坏,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方法是( )。
A:减小过程波动
B:减小公差范围
C:减小过程均值
D:加强检验
A:大于1.0(%)
B:不大于1.0(%)
C:大于10(%)
D:不大于10(%)
答案:D
解析:P157,关于接收质量限(AQL)及其作用。
11、使用二次抽样方案n1=n2=32,判定组㈠对产品批进行检验,若第一个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为3,则( )。
A:应判定接收该批产品
B:需抽取第二个样本再行判定
17、关于常规控制图控制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限就是规范限
B:可以用控制限判断产品合格与否
C:控制限是根据3ct原理计算得到的
D:控制限是不能改变的
答案:C
解析:3σ原则,P175
18、分析用控制图主要用于( )。
A: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稳态
B:预防产生不合格品
C:实时分析数据,监控过程运行状态
A:均值相等,但标准差不等
B: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
C:均值相等,标准差也相等
D:均值不等,标准差也不等
答案:C
解析:正态概率纸的使用,可以在P138图5.2-9作一条平行线,就可以看出。
6、16个数据的平均值为27.83,现发现其中一个数据19.58被误记为11.58,则纠正后的平均值应为( )。
B:可判定过程受控
C:需要集更多的样本以确认过程是否失控
D:因尚未出现不合格品,可以继续监控
答案:A
解析:判异准则的准则3。P178
21、单值图中的( )表示的是抽取样品质量特性的测量值。
A:下控制限LCL
B:上控制限UCL
C:中心线CL
D:点子的纵坐标
答案:D
解析:控制图构造的理解,P173,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
1、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A:
B:
C:
D:
答案:C
解析:
2、2.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现从中不放回随机抽取2件,则这2件产品全为不合格品的概率为( )。
A:1/5
B:1/25
C:1/45
D:1/90
答案:A
解析:
3、
A:0.1
B:0.2
C:0.3
D:0.4
答案:B
解析:
4、台发动机的失效时间(单位:千小时)分别为:10,11,12,12,12,13,14,18,19,21,则此10台发动机失效时间的中位数是( )。
A:12.0
B:12.5
C:13.0
D:13.5
答案:B
解析:样本中位数计算公式,n为偶数,Me=(12+13)/2。P130
5、将两个样本数据在同一张正态概率纸上作图,不仅都呈直线状,且大致平行,则表明这两个样本的总体皆服从正态分布,且( )。
A:抽样检验适用于大批量的产品检验
B:抽样检验适用于破坏性检验的场合
C:抽样检验没有误判风险
D:抽样检验比100%检验的检验成本低
答案:C
解析:抽样检验概念的理解,P151
16、用于及时发现生产过程异常的工具是( )。
A:排列图
B:控制图
C:因果图
D:OC曲线
答案:B
解析:控制图作用的理解。P175.
A:27.33
B:27.83
C:28.33
D:28.83
答案:C
解析:
7、
A:1.7
B:-1.7
C:2.6
D:-2.6
答案:D
解析:P143公式5.3-4
8、根据GB/T2828.1,在检验成本较高的场合,适宜选择的检验水平是( )。
A:特殊水平
B:一般水平Ⅲ
C:一般水平II
D:一般水平I
答案:A
解析:检验水平的选择,P158
27、排列图的作用是寻找( )。
A:关键的多数
B:关键的少数
C:次要的多数
D:次要的少数
答案:B
解析:排列图的概念,P212
28、下列活动中,不属于QC小组活动内容的是( )。
A:定期向高层领导汇报课题进展
C:应判定不接收该批产品
D:需将抽样方案更换为五次抽样方案
答案:A
解析:
12、企业在进行采购验收时发现所采购的某类产品不接收的批过多,说明该类产品生产方的出厂检验方案( )。
A:符合顾客要求
B:使用方风险过大
C:生产方风险过大
D:检验成本过高
答案:B
解析:所采购的某类产品不接收的批过多,使用方承担风险过大。P156,使用方风险的理解
13、最被关注的不合格是( )。
A:A类不合格
B:B类不合格
C:C类不合格
D:D类不合格
答案:A
解析:不合格概念。P152.
14、在GB/T2828.1中,当质量变坏时,必须使用( )抽样方案。
A:放宽
B:加严
C:正常
D:多次
答案:B
解析:转移规则使用的理解,P162
15、关于抽样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