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伤保险》理论大纲

《工伤保险》理论大纲

《工伤保险》课程理论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工伤保险课程英文名称:Injuries Insurance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适用年级:三年级适用专业:安全技术管理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安全管理学、安全法规、事故调查分析与处理后续课程:毕业论文编写人:张俊敏、张玉珍审定人:丁永明、陆卫东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工伤保险》是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工伤保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认识国内外工伤保险理论的沿革发展,熟悉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体系框架,掌握工伤保险各项业务工作及管理服务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理解工伤保险的特征与基本原则,全面理解工伤认定制度,掌握工伤认定的范围和程序,理解劳动能力鉴定制度,熟悉劳动能力鉴定的内容和操作程序,了解工伤保险待遇的原则和基本政策,掌握工伤保险管理与服务内容等。

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工伤保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理解工伤保险的理论基础3、掌握工伤预防的措施4、掌握工伤认定的范围和认定原则5、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和程序6、掌握工伤保险待遇原则和标准7、掌握工伤康复的基本内容8、掌握工伤保险管理与服务内容及程序9、了解工伤保险争议处理与法律责任(三)课程教学内容1、工伤保险制度2、工伤预防3、工伤认定4、劳动能力鉴定5、工伤保险待遇6、工伤康复7、工伤保险基金管理8、工伤保险管理与服务9、工伤保险争议与法律责任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分配建议表学时分配建议表(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推荐教材胡晓义. 工伤保险.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教学参考书[1]孙树菡.工伤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陈刚. 工伤保险.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赵湘平.工伤保险实用指南.湖南人民出版社(三)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闭卷、开卷2、成绩构成:课程考核成绩=平时成绩(30%)+卷面成绩(70%)。

平时考核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同学间的协作能力等表现综合评定。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工伤保险制度(2学时)1、教学目的掌握工伤保险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了解国外工伤保险制度的沿革,理解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内涵,了解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建立与发展。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工伤保险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内涵。

(2)教学难点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内涵。

3、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展示、课下辅导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加强互动教学,学生对课程的某一学术问题通过检索资料、撰写论文来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上台演讲来锻炼表达能力。

4、教学内容(1)工伤保险的基本概念(2)工伤保险的特征和基本原则(3)国外工伤保险制度的沿革(4)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建立与发展(二)工伤预防(4学时)1、教学目的理解工伤预防的概念和含义,了解工伤预防在工伤保险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工伤预防的主要措施,了解国外工伤预防的经验。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工伤预防的概念②工伤预防的主要措施(2)教学难点工伤预防的主要措施3、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为主,课堂讲授、展示、课下辅导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加强互动教学,学生对课程的某一学术问题通过检索资料、撰写论文来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上台演讲来锻炼表达能力。

4、教学内容(1)工伤预防的概念(2)工伤预防的措施(3)国外工伤预防的经验(三)工伤认定(4学时)1、教学目的理解工伤认定制度,掌握工伤认定的概念、工伤认定的对象和特点,掌握工伤认定的工作范围、工伤认定原则和工伤认定的程序。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工伤认定的概念、工伤认定的对象和特点②工伤认定的工作范围③工伤认定原则和工伤认定的程序(2)教学难点:工伤认定原则和工伤认定的程序。

3、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案例为主,讲授、展示、课下辅导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加强互动教学,学生对课程的某一实践问题通过检索资料、撰写论文来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上台演讲来锻炼表达能力。

4、教学内容(1)工伤认定的概念、工伤认定的对象和特点(2)工伤范围和工伤认定原则(3)认定为工伤的情形(4)视同和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5)工伤认定的程序(四)劳动能力鉴定(4学时)1、教学目的理解劳动能力鉴定制度,认识劳动能力鉴定的性质、作用、内容,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概念、组织、程序、标准、原则和操作要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劳动能力鉴定的概念②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标准、原则③劳动能力鉴定的操作要点(2)教学难点①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标准②劳动能力鉴定的操作要点3、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案例为主,课堂讲授、展示、课下辅导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加强互动教学,学生对课程的某一实践问题通过检索资料、撰写论文来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上台演讲来锻炼表达能力。

4、教学内容(1)劳动能力鉴定基础知识(2)劳动能力鉴定的的组织和程序(3)劳动能力鉴定标准(4)多部门协调指挥(5)国土安全部的指挥职责(五)工伤保险待遇(4学时)1、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原则和基本政策;了解和掌握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待遇标准、享受待遇的条件以及如何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的审核手续和待遇支付的渠道。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原则和基本政策②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待遇标准、享受待遇的条件③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的审核手续(2)教学难点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待遇标准、享受待遇的条件3、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为主,课堂讲授、展示、课下辅导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加强互动教学,学生对课程的某一实践问题通过检索资料、撰写论文来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上台演讲来锻炼表达能力。

4、教学内容(1)工伤保险待遇(2)工伤保险待遇标准(3)工伤保险待遇支付(4)停止享受待遇原则(六)工伤康复(4学时)1、教学目的了解残疾和工伤残疾、康复和工伤康复的基本概念,理解工伤康复在工伤保险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掌握工伤康复工作的基本内容,了解国外工伤康复制度和我国工伤康复的现状以及工伤康复的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工伤康复在工伤保险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②工伤康复工作的基本内容③残疾和工伤残疾、康复和工伤康复的基本概念(2)教学难点工伤康复工作的基本内容3、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展示、课下辅导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加强互动教学,学生对课程的某一学术问题通过检索资料、撰写论文来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上台演讲来锻炼表达能力。

4、教学内容(1)工伤康复基础知识(2)工伤康复的基本内容(3)工伤康复管理(4)工伤康复的发展趋势(七)工伤保险基金管理(2学时)1、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工伤保险基金的组成、特点和工伤保险费的缴费基数,确定工伤保险费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工伤保险基金收入账户、支出账户、财政专户和储备金的内容,了解工伤保险基金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社会监督方式。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工伤保险基金的组成、特点②工伤保险费的缴费基数③确定工伤保险费的原则和方法(2)教学难点①工伤保险费的缴费基数②确定工伤保险费的原则和方法3、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展示、课下辅导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加强互动教学,学生对课程的某一学术问题通过检索资料、撰写论文来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上台演讲来锻炼表达能力。

4、教学内容(1)工伤保险基金(2)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3)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与管理(4)工伤保险基金预算管理(5)工伤保险基金决算(6)工伤保险基金监督(八)工伤保险管理与服务(4学时)1、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工伤保险业务的各项职责,了解和掌握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的各项内容和程序,服务协议管理的内容和程序,社会化服务的内容。

重点要了解和掌握工伤保险登记、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工伤医疗以及工伤保险待遇审核和支付的经办和管理。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工伤保险业务的各项职责②工伤保险登记、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工伤医疗③工伤保险待遇审核和支付的经办和管理(2)教学难点工伤保险待遇审核和支付的经办和管理3、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展示、课下辅导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加强互动教学,学生对课程的某一学术问题通过检索资料、撰写论文来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上台演讲来锻炼表达能力。

4、教学内容(1)工伤保险管理和服务(2)工伤保险经办管理内容及程序(3)工伤保险的社会化服务与信息化管理(九)工伤保险争议与法律责任(4学时)1、教学目的掌握工伤保险争议的概念、种类和处理方法,掌握法律责任理论和有关工伤保险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工伤保险争议的概念、种类和处理方法②工伤保险法律责任的理论和具体规定(2)教学难点工伤保险法律责任的理论和具体规定3、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为主,课堂讲授、展示、参观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加强互动教学,学生对课程的某一学术问题通过检索资料、撰写论文来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上台演讲来锻炼表达能力。

4、教学内容(1)工伤保险争议处理(2)工伤保险法律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