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物理方法第一章

数学物理方法第一章

N y Z平面 o ξ z x
图1.2 两复平面点对应关系
10
数学物理方法
§1.2 复变函数 为简单,这里不作严格定义。简单说,复变函数 就是以复数z为自变量的函数。
f z u ( x , y ) i ( x , y )
( 式中 u ( x , y ) 和 x , y) 是x,y的实函数。我们讨论 的并不是普遍的复变函数,而是后面我们要讨论 的解析函数。如果对于z的每一个值,ω各取一个 值,则称ω为单值函数,否则为多值函数。
i
n

z
n
e
i
0 2 k
n
( k 0,1, 2, , n 1)
8
数学物理方法
例1.3 计算下列数值(a、b为实常数) (1)
a ib
;(2)3 i ;(3) i i
解:(见document 1.3)
9
数学物理方法
4、无穷远点 复平面上模为无穷大的点称为无穷远点。如图2, 复平面z上的点与任意半径球面上的点(除原点北 极外)一一对应,因此复平面上的无穷远对应球 面(复球面)上的顶点(北极点),亦即复平面 上无穷远点就一个。
20
数学物理方法
解析函数所代表的变换的保角性,是有条件的, 这就是只在f′(z) 0处才一定有保角性。在f′(z) = 0 的点,由于argf′(z)没有确定值,因而变换可能保 角也可能不保角。巧妙利用变换在f′(z) = 0处的不 保角性,可以把z平面上的复杂图形变换为ω平面 上的简单图形。
21
数学物理方法
调和函数 满足拉普拉斯方程的函数称为调和函数。 解析函数的实部u(x, y)和虚部(x, y)满足C-R条件, 两式分别对x和y求导: x y y x
, u u
两式相加得:
u
2 2
u
2
x
u
2 2
2


2
yx
,
u
2
y
2
u y
2)y → 0,x = 0,
这样有:
因此有:
f ( z ) lim
z 0
lim
y 0

i
u x

y
,
u y

x
这两个方程称为科希-里曼方程。它是函数可导 的必要条件,所以又称科希-里曼条件(简写为 C-R条件)。
16
数学物理方法
例1.5 证明C-R条件在极坐标(,)中的表示式 为: u 1 1 u
2


2
xy
同样有:
0 0 即解析函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二维的调和函数。 x y x y 同一解析函数的实部和虚部称为共轭调和函数。
2 2


2
22
数学物理方法
例1.7 u(x, y) = xy是一个调和函数,求它的共轭调 和函数及所组成的解析函数。 解:见document 1.7
z x iy
y 复平面z z
几何表示:一个复数可用平面上一个点 或一个矢量表示,如图1所示。 注意:矢量的起点可以不在原点,因此 长度和方向都相同的矢量表示同一个复 数。x轴和y轴分别称为实轴和虚轴,复 数z和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的平 面称为复平面。复数z可以用来表示复 平面上的矢量。明显,z与z关于实轴 对称。
12
数学物理方法
例1.4 计算下列数值(a和b为实常数,x为实变数) (1) ;(2) ;(3)
co s ix
sin a ib ln 解:(见document 1.4)( 1)
13
数学物理方法
§1.3 导数 1、区域 区域: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称为区域B。其满 足:(1)全由内点组成;(2)具有连通性。即 点集中的任何两个点都可以用一条折线连接。 边界点:本身不属于区域,边界点的全体称为区 域的边界C。 边界的正向:如果沿边界走,区域在左方,则走 向称为边界的正向。 闭区域:B与C所组成的点集。 连续和一致连续:(略)
z1 z 2 1 e z1 z2
i 1
2e

n
i 2
1 2e e
i 1 2
i 1 2

1e 2e
i 1 i 2
1 2

复数的n(整数)次幂:
z
e
i

n
e
n
in
复数的n(自然数)次根: n z n e n 若0是z的辐角的某一值,则可取n个不同的值:
x
2

y
2
0
可见,解析函数的实部(或虚部)可以解释为某 平面静电场的电势。电势的等值线称为等势线, 电场线与等势线相互正交。因此,如果将解析函 数的实部(或虚部)解释为某平面静电场的电势, 那么解析函数的虚部(或实部)的等值线就是该 静电场的电力线(电场线)。因此,解析函数也 称为静电场的复势。
§1.1 复数与复数运算 1、复数定义 设x和y为两个实数,而
i 1(即i2
= -1),则:
z x iy
称为复数。其中x称为z的实部,记为:Rez;y称 为z的虚部,记为:Imz。 而 x iy 称为 z x iy 的复共轭,记为:z。
2
数学物理方法
2、复数表示 代数表示:
27
数学物理方法
1 多值函数与枝点 我们以 z 为例来讨论。令z = ei,。对于0 2,则在复平面z上,(,)和(, + 2)是同 一个点。而在复平面ω上,当则 0时,有:
1 e
i

2
2
e
i
2
2
是两个不相等的值。z = 0( = 0)点是一特殊点, 只有一个值。这样 z 在这一点,多值函数 的点称为多值函数 的枝点(还有另一个 z 枝点,) 。
18
数学物理方法
例1.6 已知解析函数f(z)的实部,求虚部和这个函 数f(z)。 解:见document 1.6
19
数学物理方法
解析函数的几何解释 函数ω = f(z)可以看着是复平面z上一个区域到复平 面ω上相应区域的变换(或映射)。一般说来,它 将复平面z上区域内的曲线族变为复平面ω上相应 区域内的曲线族。如果f(z)是该区域的解析函数并 满足条件f′(z) 0,这种变换将平面z区域内过任意 一点的两条曲线变为复平面ω上相应区域内过相应 点的两条曲线后,在相应点上保持曲线间夹角不 变。特别地,处处相互正交的曲线族变为处处相 互正交的曲线族。所以,满足f′(z) 0的解析函数 ω = f(z)是复平面z到复平面ω的保角变换。这也称 为解析函数的变换性质。
29
数学物理方法
若z绕枝点n周回到原处,而多值函数也刚好回到 原值,则我们称该枝点为n – 1阶枝点。显然,z = 0点是多值函数 z 的一阶枝点,因z转两圈 后,ω的值才还原。
23
数学物理方法
解析函数的物理解释 物理量有标量和矢量,因此有标量场和矢量场。 例如电势场、温度场、气压场均为标量场,其几 何描述用等势线、等温线、等高线描绘;例如静 电场、力场为矢量场,它们用力线描绘。
24
数学物理方法
对于二维平面无源静电场,其电势(x, y)满足拉普 2 2 拉斯方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 (见document 1.5)
17
数学物理方法
§1.4 解析函数 在区域B内每一点都是可导的函数称为B内的解析 函数。 定理 对于区域B上的连续函数ω = f(z),其为解析 的充要条件是满足C-R条件。(证明略) 解析函数的实部和虚部不是独立的。知道了其中 之一,就可根据C-R条件确定另一个。
2 2
x1 iy 1 x 2 iy 2

x1 iy 1 x 2 x 2 iy 2 x 2
iy 2
iy 2
i
x 2 y 1 x1 y 2 x2 y2
2 2
复数的乘除用指数式更方便!
7
数学物理方法
复数的乘除用指数式更方便!
数学物理方法
第一章 复变函数 一、基本要求: 1、熟悉复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2、了解复变函数的定义,连续性; 3、了解多值函数的概念;
4、掌握复变函数的求导方法及C-R方程;
5、了解解析函数的概念,熟悉一些简单的解 析函数的表示式。
二、本章重点:
复变函数的运算、C-R条件、解析函数。
1
数学物理方法

x y ; co s
2 2
x

; sin
y

y tan x
复数“零”的辐角没有明确意义。
4
数学物理方法
i 指数式表示: z e

并有:
z e

i
及(欧拉公式)
e
i
co s i sin
因此我们有:
z x iy co s i sin e
z1 z 2 x1 iy1 x 2 iy 2 x1 x 2 i y1 y 2
复数乘除:
z 1 z 2 x1 iy 1 x 2 iy 2 z1 z2
x1 x 2
y 1 y 2 i x1 y 2 x 2 y 1 x1 x 2 y 1 y 2 x2 y2

x
图1.1 复数几何表示
3
数学物理方法
三角式表示:若改用极坐标(,)代替直角坐 标, cos , y sin ,则有: 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