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墨道法系统

儒墨道法系统

幻灯片1儒墨道法陈炎幻灯片2●方法论●系统论和结构主义的原则●汤因比:为了便于了解局部,我们一定要把注意的焦点先对准整体,因为只有整体才是一种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研究范围。

幻灯片3●●老子(道家)●庄子(道家)孙子(兵家)●无为有为●●孔子(儒家)墨子(墨家)●内圣外王●孟子(儒家)荀子(儒家)●人性善人性恶●●韩非子(法家)幻灯片4●什么是儒?●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仆,在春秋大动荡时期失去原有的地位,以相礼为业。

●儒本来是一个职业:相礼,相当于司仪●礼来自周公他建立了礼乐制度●婚丧嫁娶中什么人施什么礼规矩复杂●孔子: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幻灯片5●孔子由职业的儒变成思想的家。

●祭奠祖先的规矩:●长辈在前晚辈在后直系在中旁系在旁●孔子时代:礼崩乐坏●有人僭越,犯上作乱●周天子享受八佾九鼎●孔子来解释礼的内在含义是仁爱●行礼时心中要有仁爱●孔子的仁爱不同于西方的博爱●仁者爱人幻灯片6●人与人施不同的礼因为有不同的爱●中国人把血缘关系放大到社会上●孩子叫同事伯伯●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西方则没有差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爱但不等值●人与人的不平等来自血缘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迩之事父远则事君●国是放大的家●早闻道,夕死可矣。

●西方的终极关怀是宗教●中国是历史记载最完整的民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幻灯片7●内圣之学外王之学●●天子的城郭的大小是有规定的。

●现行的行政级别配相应排量的汽车●个人在各自的位置上●开会位置照相的位置必须安排好●长幼尊卑具有政治含义幻灯片8●孟子和荀子●孔子学说的展开具体化深化片面化●关注人的人格修养(内圣)●性善论性恶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用性善论来深化仁的观念●救5掉井里的孩子恻隐之心●被本来是仁义但人迷失本性应追回●孟子发展内圣之学幻灯片9●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幻灯片10●内圣之学:●修炼自己●吾善养吾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为大丈夫●人皆可成尧舜●宋代孟子思想受重视亚圣●孟子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无建树幻灯片11荀子●性恶论●礼就是区别长幼有序礼教制度●在社会等级关系中●礼可以束缚人的恶●有礼就谦让了就有道德了●社会就免于纷争●荀子思想是外王之学●礼是从小教出来的幻灯片12●孔子思想●以仁释礼性无善恶内圣外王●孟子荀子孟子荀子孟子荀子●仁学礼学性善论性恶论内圣外王幻灯片13●老子道家●北学务实际南学探玄理●北学切人事南学出世界●北学贵礼文南学厌繁文●北学畏天命南学顺本性●北学敬老年重经验尊先祖守古之念重●保守之念重排外力强●南学不崇先王不拘于经验不屑于实际观达于世界之外乃至轻世玩世既而厌世●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事》幻灯片14●守藏室官吏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聃,周收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也,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幻灯片15●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幻灯片16●老子认为礼节是虚伪,文化是不真实的。

●应回到素朴的境界●道是核心的价值观念,道就是大自然的规律●老子以道释德●内心体验方面:老子的道学在心理上修复了早期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未经分化的整体感,使个体能够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方式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使那些跨入文明社会的先民们在与自然的联系与交往中保持一种精神回归的可能性。

幻灯片17●儒家恢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道家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原始关系●回到早期人类和自然不分的自然境界●回到原始本真的时代不要搞什么现代化●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幻灯片18●老子思想的两面性●遁世哲学●权谋之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之与之争。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辩证法思维幻灯片19●不争是一种策略一种处世之道●老子的内圣与外王●庄子继承了内圣之道修身人和自然的和谐●本真表达自己●齐物论齐是非齐贵贱齐生死●人和万物是等值的庄周梦蝶●超越功名利禄仁义道德的束缚●进入逍遥游的境界幻灯片20●庄子认为人无为就可以了。

●有用与无用树的用途●庄子不愿意做官默默无闻地活着就可以了。

●相濡以沫互相关怀不如相望于江湖●不要彼此瞎惦记●鼓盆而歌完成一个回归自然的轮回●看透生死幻灯片2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幻灯片22●孙子继承了外王之术●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幻灯片23●老子:善为士者不武,善为战者不怒。

●孙子:主不可以怒而兴兵。

●刘备怒而兴兵导致大败●日本的茶道是为了使将军平静下来●老子:●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于强之必固弱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辩证思想孙子在军事上予以发挥●幻灯片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鱼不可以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幻灯片25●围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古之说为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幻灯片26●老子思想●以德释道无为而无不为内圣外王●庄子孙子庄子孙子庄子孙子●至德诡道无为无不为内圣外王的境界的方法的境界的策略幻灯片27墨子●墨子是从儒家思想中分离出来●先学儒学后分离●反对厚葬耗费民财反对施礼做乐反对繁文缛节幻灯片28墨家与儒家的区别儒家主张仁爱,即建立在亲子血缘基础上的亲情之爱,其表现形式为爱有差别,爱有差等。

墨子主张兼爱,即超越血缘关系之上的人类之爱,其表现形式为爱而有兼,爱无差等。

既强调血缘关系又倡导性善论的孟子,则介于两者之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幻灯片29庄子和墨子的关系墨子主张兼爱旨在取消人与人之间天生的宗法血缘差别。

这种兼爱的精神与庄子人与物等值的齐物论很接近,因此,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墨子的思想通过孟子和庄子的相似,而在逻辑上完成了儒道之间的中间环节。

幻灯片30●孟子(儒)墨子(墨)庄子(道)●性善论兼爱齐物论●儒墨道三家互不相同互相转化●墨子主张尚贤反对尊尊选举方式产生统帅●非攻墨子反战国与国相爱不战争●孟子反对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故善战者服上刑幻灯片31●墨家反对厚葬●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庄子也反对厚葬●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玑以万物为贲送吾葬岂不具备哉?●鼓盆而歌●墨子非乐●庄子发展了墨子思想与天和天之乐●儒家不讲鬼怪无神论子不语怪力乱神●墨家认为万物都有鬼有报应有神论●庄子泛神论幻灯片32●儒家:天何言哉万物生焉●墨家:天有意志要奖惩人●庄子:万物都有意志都有道●韩非子:荀子的学生人性恶●荀子注重礼内在约束●韩非子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性恶外在约束●利益在驱使人卖车的人希望人做官●卖棺材的人希望人死幻灯片33●韩非子和儒家有渊源关系●受道家影响处理和群臣的关系隐藏自己让别人做●也受兵家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如同打仗是一种利害关系●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幻灯片34●(宗教哲学)●墨●孟子庄子●伦理哲学孔子老子(自然哲学)●荀子孙子●韩●(法哲学)幻灯片35●越往上:精神追求成分越多,物质利益成分越少;宗教神秘主义越多●社会政治现实主义内容越少●越往下:外王的成分越多,内圣的成分越少,可操作的内容越多,可信仰的内容越少。

●越往左:社会成分越多,自然成分越少。

群体结构内容越多,个体自由内容越少。

●越往右:自然主义成分越多,伦理主义成分越少,出世的内容越多,入世的内容越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