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机械原理》实验班级姓名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学号一、实验目的:1.学会运用构件及其运动副联接常用符号和机械中常用机构的简图符号,正确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意义;3.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学会判断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
二、实验内容:机构运动简图是用国家标准规定的简单符号和线条代表运动副和构件,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出的表示机构的简明图形。
不严格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在分析研究现有机械和构思设计新机械时都需要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因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1.绘制三个机构的运动简图,测绘对象:1)油泵――摆杆式油泵、摆块式油泵;2)冲床――滚子式、滑块式;3)插齿机――从曲柄开始到插齿刀;4)牛头刨床――从小齿轮开始画起。
其中,1、2必做,3、4选其一。
对于油泵,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尺寸测量,然后按比例画出其机构简图;对其余机构则绘出机构示意图。
2.计算所画机构的自由度,判断其能否成为机构?3.在东6D座参观常用机构的电动模型,观察各机构的运动。
三、实验步骤:1.分析机械的组成情况和运动情况:确定机械是由多少个构件组成?哪个是原动件和机架?哪部分是执行构件和传动部分?2.沿着运动传递路线,分析两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以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3.适当地选择运动简图的视图平面;4.选择适当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在原动件上标出代表其转动方向的箭头,并从原动件起,按传动路线标出各构件的编号(1、2、3、······)和运动副的代号(A、B、C、······)。
5.绘制完机构运动简图和计算其自由度后,由指导教师签字认可,方可离去。
四、注意事项:1.上课时自带直尺、橡皮、铅笔和画草图用的白纸。
2.课堂上只要求画出各机构简图的草图,草图应画在自带的白纸上。
五、实验报告:1.直接将报告填写在后面作业纸上。
2.将课堂上所绘制的各机构简图的草图,按机械制图的要求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或机构示意图。
3.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列出公式,并写明其活动构件数、各级运动副的数目。
4.说明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为什么?5.将有教师签字的草图附在实验报告后一同按时交上。
六、思考题:1.在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2.机构运动简图与机构示意图的区别?《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姓名机构运动简图测绘班号成绩实验日期《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姓名机构创新设计搭接实践学号一、实验目的1、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3、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及团队精神。
二、实验内容(自行选题,要有创意;或从以下内容中择一)1、观察工程实际中遇到的产品,或日常生活中见过的装置,分析其功能,提出改进设计方案。
说明方案的特点,进行设计,并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利用实验室所给的散件模型化,验证方案的正确性;2、将目前用人手完成的动作用机构来实现,给出方案进行设计,并将设计方案在实验室搭接出来;3、从“机构构思与搭接”一书中选择题目进行设计和搭接,以班为单位到精仪系馆3401室找李老师购买。
三、进度安排第1周:布置任务,调研,制定设计规划,看录像。
建议三人为一个小组,其中一人做总体协调工作(组长),将题目分为三个部分,每人一部分。
第2周:方案论证,给出2-3个设计方案,论证给出较优的方案;绘制总体方案图纸,进行必要的运动分析和其它计算。
第3周:尺度综合与分析,建立尺度综合的数学模型;给出计算机程序框图及变量说明表;给出力、力矩(原动机)的曲线;进行改进设计;进行初步搭接。
第4周:进行搭接(制),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用数字相机照相。
整理设计说明书,要求每一组写出一本说明书,小组成员分别负责编写自己承担部分的内容,由组长负责整个说明书的组成。
(周五交设计报告)第5周:开始答辩,5-10分钟/组。
四、设计报告要求1、问题的提出:提出功能要求;为什么提出该项设计,其背景和意义。
2、设计要求:要实现哪些功能;需要哪些执行构件;稳定性、机构优化。
3、基本工作要求:机构选型;尺度综合;位置分析;静力分析;绘制机构简图4、运动要求:运动协调性;结构紧凑。
5、选择动力源:动力源转速或位移速度。
6、搭接出所设计的机械或机构,采用数字相机拍照。
(尽量用低副机构,若采用高副机构由学生应用硬纸等设计制作)7、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本课程设计参考书目。
8、进行答辩。
五、地点地点:东6D座六、考核方式书面报告30%;搭接30%;难度及创意10%;答辩30%第二篇、机械原理实验报告210人内容参考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成绩批阅人实验名称: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根据实际的机械或机械模型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学会用机构运动简图来表达机械系统设计方案。
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和机构运动是否确定的判定方法。
3.联系人类的生产、生活,提出一种可以完成某些功能的机械结构,并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三、实验结果第1页四、问答题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1、一个正确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答:它能准确的表达机构运动特征以及机构中的活动构件,运动低副,高副的个数,还能以此计算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2、机构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动件数时,各会产生什么结果?答:1)若F>;0,而F>;原动件数,则机构可以运动,但构件间的运动不确定。
2)若F0,而F原动件数,则构件间不能实现确定的相对运动或产生破坏。
3、在本次实验中是否遇到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等情况。
在机构自由度计算中你是如何处理的?说明它们在实际机构中所起的作用。
答:没有1)复合铰链:由m个构件汇集而成的复合铰链应当包括(m-1)个转动副2)局部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是局部自由度应当合并不计,可减少高副元素接触处的磨损。
3)虚约束:预先将生产虚约束的构件个运动副去掉,然后进行自由度计算,可改善构件的受力,增加机构的刚度。
五、体会与建议体会:在进行试验时,深刻体会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从人们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要得到真知就必须进行实物上的操作,这点特别是在绘制“创新机构”的简图中体现出来,有些部件的运动状态并非靠个人的想法便能描绘出来,各个构件间的关系也要在相当谨慎的态度下才能确定,否则之后的自由度计算便会出现差池。
建议:希望可以多几次这样的实验安排,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结合理论。
第2页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成绩批阅人实验名称:齿轮范成原理一、实验目的1.观察渐开线齿廓的形成过程,掌握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
2.观察渐开线齿轮加工时的根切现象,了解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三、原始数据四、实验结果第3页五、问答题1、齿轮切齿时,什么条件下产生根切?如何避免?答:1.根切现象是因为刀具齿顶线(齿条形刀具,不包括圆角部分)或齿顶圆(齿轮插刀)超过了极限啮合点(啮合线于被切齿轮基圆的切点)而产生的。
2.避免方法1)选用Z>;Zmin的齿数2)采用X>;Xmin的变位齿轮3)改变齿形参数,如减少hax或加大a均可使Zmin减小以避免根切,由于又可以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当ZZmin时为避免根切,须采用变位根切,即X>;0:;而当Z>;Zmin时,也许一定的负变位(X0)也不至于产生根切。
2、在用齿条刀具加工齿轮过程中,刀具与轮坯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哪些要求?答:当齿条刀具的分度线(中线)与齿轮毛坯的分度圆相切做纯滚动时,刀具的线速度v等于轮坯分度圆的线速度wr,即v=wr。
3、用同一把齿条刀加工标准齿轮和正变位齿轮,定性分析以下参数m,α,r,rb,ha,hf,h,p,s,sa的异同,试解释原因。
答:m=m’‘α=α‘r=r=mz/2rb-rb’=mzcosα/2‘ha=haxmha’=m(hax+x)∴ha≠hahf=m(hax+cx)hf’=m(hax+cx-x)∴hf≠hf’‘h=m(hax+cx)h’=ha’+hf’∴h≠h‘p=p=πm第4页s=s=πm/2sa=da(s/mz+invα-invαa)sa’=da’(s/mz+invα-invαa)da=d+2hada’=d+2ha’’∴sa≠sa‘4、若加工负变位齿轮,其齿廓形状是否会发生变化?如何发生变化?为什么?答:不会发生变化对于负变位齿轮;X0其分度圆齿厚比标准齿轮小,变位齿轮的齿形随变位系数的改变而变化较大,实际上其分度圆压力角仍等于刀具节线压力角,即等于刀具的齿形角α,其基圆半径不变,因此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齿廓曲线,均应为同一基圆所产生的同一条渐开线,只是它们分别应用同一渐开线的不同段而已。
六、体会与建议体会:此次实验使我们对齿轮齿廓的形成有了形象的认识,也了解了产生根切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对我来说结合《机械原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对齿轮这一章有了感性的认识。
附图:范成齿形图第5页第三篇、齿轮范成实验报告机械原理直齿圆柱齿轮实验心得体会机械设计基础(II)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实验研究日期xx年11月10日(理论课)任课教师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和加工方法;2、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要求:1、根据所给参数,利用实验室提供范成仪的搭接件,构造出齿轮加工装置。
2、掌握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3、掌握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三、实验步骤1、准备好剪刀、铅笔、圆规、三角板、量角器和绘图纸(或其它厚纸)等用具。
1)根据个人所分配到的题目安装好齿轮范成仪,进行齿轮范成。
2)在所范成齿轮上标出db、d、da、df、p、s、e、pb、pn;3)观察所范成的齿轮,发现并解决范成法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产生的问题4)分析比较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2、范成齿轮的参数如下:a组:1)m=15,α=20︒,Z=10,hax=1,cx=0.252)m=10,α=20︒,Z=18,hax=1,cx=0.25b组:1)m=15,α=20︒,Z=6,hax=1,cx=0.252)m=7.5,α=20︒,Z=20,hax=1,cx=0.25c组:1)m=10,α=20︒,Z=9,hax=1,cx=0.252)m=10,α=20︒,Z=15,hax=1,cx=0.25四、实验研究报告1、实验内容使用范成仪范成图纸齿轮,此次实验选用b组齿轮范成,其中标准齿轮半个,发生根切现象的齿轮半个,变位后消除根切现象的齿轮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