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财务与会计的边界

浅析财务与会计的边界

浅析财务与会计的边界【摘要】很多情况下,不少人持着财务与会计合一的观点,认为财务与会计本来就是一回事,难解难分。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这种观点不利于加强经济核算以及管理。

财务与会计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固然有着很多重叠的部分,同时二者在职能、工作内容等方面也有着我们不容忽视的区别。

搞清二者的边界问题,有利于准确地把握会计本质,合理安排会计工作,对更好地发挥会计与财务这两门学科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财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概述出发,在研究了财务与会计之间联系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二者在职能、工作性质以及管理主体与任务等几个不同方面的区别和差异性,最后阐述了明确财务与会计边界问题的必要性,同时基于以上边界分析提出了财务与会计分设势在必行的观点。

【关键词】财务与会计,关联,差异性,边界引言随着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财务与会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财务与会计的理论研究中,二者的边界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会理论问题,也是多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

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财务与会计在观念和制度上正处于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此外当前在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企业把财务与会计合在一起。

没有明确财务与会计的边界问题,因而看不清二者是两门相对独立的工作,所以未能充分发挥两者的职能及其相互的制约作用,致使部分单位重视会计核算,轻视财务管理工作,或者相反,因此当前从理论上澄清二者的边界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关于财务与会计产生的简单描述财务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相联系的一个经济范畴,商品生产和交换及货币的出现,是财务产生的基础。

财务的萌芽和产生与私有产权的萌芽相伴随,是私产制度的结晶。

会计的产生是基于人类生产活动和对生产活动进行记录的需要,随人类社会的最初生产活动而开始萌芽,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以前。

进入中世纪,在欧洲大陆出现了以复式簿记诞生为标志的现代会计。

二、财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概述(一)从内容和目标的角度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下面是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图。

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财务包括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两大部分,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部分;财务会计兼有对内和对外提供信息的任务;财务中的财务管理与会计中的管理会计均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各司其职,彼此提供所需信息,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发挥各自的功能。

(二)从理论和实务角度看财务与会计的关系1.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1)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2)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3)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

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计划经济的思想。

出现此种关系的原因及其弊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当中基本还是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把财政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都是由财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所以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

还有税务的问题。

财会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就是税务部门,但是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有关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财政还决定税务,税务再影响会计。

所以会计核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对这些制度加以规范的。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再去强调大财政的管理,强调财政决定财务和财务决定会计的管理体制是不适宜的,是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要求的。

3.还财务本来面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和会计是两项内容各异的工作,二者是平行的关系。

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应该注重和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绝不仅仅是一个制度的问题,还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

我们学习财务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而不是财政部财务规定的问题。

财务应该是企业自己的财务。

(三)从会计对财务的依附性方面分析二者关系会计是依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多方面的价值管理而存在,不构成某项独立性管理。

会计核算依附于价值管理而存在。

从国民经济大范围考察,价值管理又可分为财务管理、财政管理、金融管理、保险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会计也就按这些实体性管理的不同区分为财务会计(这是从性质看,不同于管理会计对称的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银行会计、保险会计、社会保障会计等。

会计所依附的实体的多样性,实证了会计作为价值信息系统的本质属性。

在经济组织本金投入收益活动中,会计只能依附于财务管理而存在,不能形成独立的“会计管理”。

财务的本质是本金投入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财务管理是组织本金投入收益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为进行财务管理,必须随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必须依靠会计提供全面、系统、连续的价值信息(一般称为会计信息)。

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全面、系统、连续、及时地提供,财务的定量分析难以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营运、考核等都无法进行,这反映了会计对财务管理的制约性;另一方面,如果会计离开了财务管理这一实体性管理,它的信息就没有来源,服务就失去对象,会计也不能存在。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是实体与附体的关系,所以在管理工作上,我们仍然主张财务管理包括会计,在财务管理的组织、预测、决策、计划、营运、反映、控制、分析、监督、考核等环节中,会计属于反映、控制、分析、监督环节。

我们的结论是:作为范畴而言,财务与会计是并列的;作为工作而言,财务管理工作包括了会计工作。

财务管理包括着对财务范畴与会计范畴的运用。

由于财务管理包括会计,故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的财务与会计机构几乎都合而为一,一般是设置财务副总经理统一领导与管理财务部门。

由于会计是财务管理中的反映、控制、分析、监督环节,有相对独立的内容,所以一般在财务部门内分设财务部与会计部两个分支机构进行工作。

其中财务部负责财务组织、预测、决策、计划、营运、考核;会计部负责反映、控制、分析、监督。

财务部与会计部既分工、又合作,共同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本金扩张的财务目标而奋斗。

(四)财务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关系解读财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财权(产权),进行独立核算,拥有自身利益并努力使其最大化的经济实体。

该论断表明,财务主体具有独立产权和目的性的市场主体特征,是市场主体中那些能够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财权的独立性是财务主体成立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素。

而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正确立场,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由此可以看出,财务主体必须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财务主体。

没有独立财权或不具备经济性的会计主体不是财务主体。

也就是说,会计主体不一定具有独立财权,也不一定是经济实体(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而财务主体必须是具有独立财权的经济性的会计主体。

此外,会计主体与财务主体的确立目的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会计主体的确立在于规定一个核算的空间范围,侧重于确立一个产权明晰的界区,而财务主体主要是为了突出经济实体内在所拥有的某些权力或权能。

“财务主体显然是在会计主体界定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对该主体是否拥有独立财权和经济属性的再确定”。

三、财务与会计的边界联系财务与会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也同时作用、相互影响,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1.财务与会计有着相同的工作对象。

首先, 财务与会计是关于资金和价值的两个方面和两个概念,他们共同点在于有相同的工作对象, 即资金运动(其一般形式为价值运动)。

两者是从不同角度协同管理资金运动的价值管理活动, 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会计以观念中的货币记录、反映资金运动状况, 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监督、控制, 实现价值管理。

财务则以资金为基础, 依据资金运动中以货币形式所反映的各种资料编制财务计划, 进行财务分析和日常管理。

2.财务与会计有着相同的经济目的。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济目的是财务和会计相同的。

会计从提高企业利润角度出发,对会计信息进行计算、分析、检查, 以便实施监督与控制, 最终达到使企业财务成果最大的目的。

财务则从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这一角度出发, 充分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相关信息, 建立务制度、制定财务计划、分析落实财务指标、平衡财务收支, 使企业财务状况达到最优。

3.财务与会计都是为特定对象服务的。

即存在财务主体和会计主体,作用的对象都是单位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主要对价值形态进行管理。

4.财务与会计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有交叉现象,在内容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单位在机构、岗位的设置上,除不相容职务以外,财务与会计岗位可以重叠。

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同时也可以是单位财务负责人。

有的财务部门或计财部门包括会计机构,同时履行财务、会计的职能。

单位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单位要求,独立或参与单位财务计划的编制、利润分配方案的制定,以及财务管理和重大财务的决策。

实务中,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可有机结合。

5.会计是财务的基础,财务离不开会计。

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必将缺乏坚实的基础,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将缺乏可靠的依据。

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普遍采用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有利于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减少财务决策风险。

四、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和差异性概述从理论上讲,财务与会计师两个不同的经济概念,公司财务管理与会计也是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实践中也是两种不同的工作。

(一)财务与会计的主要区别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和差异性是两者应当走向分设的理论前提。

1.产生动机不同。

财务是适应两权分离后所有者对企业实行产权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则是为社会各界及企业管理对货币性经济信息的需要而建立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概念不同。

财务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的决策体系;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练习系统的核算和监督,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并提供有关单位财务状况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3.职能不同。

虽然财务职能与会计职能的对象都是资金的运动,但财务管理更侧重于它的行为方面,会计更多的表现出对他的如实反映。

在实现职能上,财务会计各有不同的程序方法。

财务管理通常是按照企业管理的程序并分步骤行使自己的职能,其管理方法主要是围绕企业投资和筹资活动进行预测、决策以及日常管理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