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后题答案

课后题答案

第七章一、填空1.柯尔伯格经长期研究,发现儿童和成人道德判断的发展经历三个水平: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

后习俗水平,大多数少年的道德评价处于习俗--水平。

2.克拉斯沃尔等人提出的价值内化经历了五个阶段。

它们是A·----注意-,B·—反应-,C·----评价--,D·---组织--,E·--价值性格化--。

3.心理学认为态度和品德都包括:A。

----认知-- ,B.----情感-,C。

--行为三个成分。

4.态度与品德的区别在于;A.--态度的范围大于品德—,B·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5.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的态度改变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为:A。

--顺从--,B.------认同----,C。

---内化---- 。

6.态度的功能有:A。

----价值表现--,B。

-------调节--和C。

---过滤----。

7.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适合解释------社会--行为。

8.费斯廷格提出的四种认知失调情境是:A.----逻辑不一致---,B。

-----与社会风气不一致--,C。

------与一贯行为不一致---,D。

--与过去经验不一致---。

二、概念与原理的解释和运用1.某些教科书把态度和品德分别安排在两章教授。

这两个概念可能的关系是:A c.态度是一种比品德更稳定的心理品质;D.品德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

2.让寝室里的同学共同讨论制订出寝室守则,这种方法是:A.说服群体规定;C.价值观辨析;D.角色扮演。

3.在一个好的集体里,差生的不良言行很少有市场;在一个不好的集体里,好学生也会附和不良言行。

这一现象的适当解释是A.众;c老师的威信;D.认知失调。

4.甲孩子因偷吃东西,打破一只碗;乙孩子因帮妈妈洗碗,打破15只前儿童;B.小学儿童;C.中学生;D.无法确定。

5.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适合的安排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他们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才能看电视。

6.国外有座收费的桥。

当局规定,凡乘一人的车收税,乘两人以上的车可免收税,于是人们纷纷多人乘一辆车过桥。

根据强化原理,这种行为最适当的解释是:A. c.受收税的影响而加强;D.人们怕罚款。

7.“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宜用现代心理学哪一理论来解释?A.强化原理;B.认知失调说;c第八章(1)一、填空1、赫尔巴特五段教学的五段是:1、预备,2、提示,3、比较,4、概括,5、应用。

2、凯洛夫的课堂教学5个环节是: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

3、新教案设计的四个环节是:1、确定并陈述教学目标,2、分析学习任务,3、选择教学步骤、方法与技术,4、教学效果的检测题。

4、狄克与凯里的系统教学设计的9个成分是:1、决定教学目标,2、分析教学目标,3、分析学生和环境,4、陈述作业目标,5、开发评估工具,6、选择与开发教学策略,7、发展与选择教学材料,8、形成性评价,9、修正与补救教学。

5、教学设计由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教学设计指学校教学与企业人事培训各方面的设计;狭义教学设计是指由教师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

6、我国最早的教案设计形式出现在20世纪初时期,从日本国传入我国,二、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与运用1、学习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关系来形容(2)物理学与化学(3)计算机与信息论(4)系统论与程序设计2、根据现代教学设计思想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来源于:(1)教材内容(3)政府的政策(4)需要评估3、根据新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方法来源于:(1)教师的经验(2)教学指导参考书(4)教学论4、根据新的教学论和教学设计思想,基础教育强调学习过程的适当办法是:(1)把过程作为目标(2)突出过程中的目标(即过程目标)(4)教学设计中淡化目标5、历史上的教案设计与目标导向教学中的教案设计的最主要区别在于: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教学过程,第八章(2)一、填空1、教学目标的三个功能是:A、指导教学方法B、指导学生学习C、指导测量与评价。

2、以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为首制定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三个领域是: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

3、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共分 6 级,克拉斯沃尔的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公分5级。

这里的情感目标与我国的德育目标相对应。

4、马杰提出的良好的行为目标的三个要点是:A、陈述学生能做什么、B、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C、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

5、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6级划分的依据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深度表示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6、克拉斯沃尔情感目标5级划分的依据是价值内化程度。

7、良好陈述教学符合三条标准:(1)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2)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

二、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与运用1、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目标是:“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形成对敌恨、对人民爱的革命精神”。

这个目标陈述的是:A、教师的行为;B、学生的行为;C、学习2、政治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是:“学完本可以后,学生正确认识理想和物质利益习的认知结果;B、学生的行为变化;C、反映了认识的层次性;D、学生的态度变化。

3、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知识和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B、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表征;C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4、下列描述态度目标的行为动词是:A、认可,B、讨厌,C、朗诵,D、尊重。

5、表现性目标所描述的是:A C、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D、学生的行为变化。

第九章一、填空1、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是:A、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C、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这里A为外部条件,B、C为内部条件。

2、教师在进行任务分析时,需要做如下4件事:A、将教学目标陈述得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B、将教学目标分类、C、学生学习结果出现的条件,D对子目标进行排序。

3、奥苏伯尔将有意义学习有简到繁分成三种基本类型:A、表征性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

二、概念与原理的理解和运用1、假如教学任务是圆面积计算公式(S=r2),按加涅的理论,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是:A、学生有认真学习的态度;B、知道(圆周率)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最早发现的;C、对圆的形状有许多感性认识;D、构成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有关概念(圆面、圆周率和半径)已被学生掌握。

2、学生在必需的基础知识具备的条件下仍然采用机械的方法死记硬背有逻辑意义的教材。

可能的原因是:A、学生形成了靠机械背诵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B、教材太难;C、学生智力水平较低;D、考试方法太死。

3、在现阶段指导教学任务分析的最全面的理论是:A、建构主义理论,B、信息加工心理学,C、加涅的学习条件论,D、奥苏伯尔的同化论4、学习地理知识需要学生的阅读地图技能。

根据加涅的学习条件分类,阅读地图技能是地理知识(言语信息)学习的:A、下位子技能,B、上位子技能,C、必要条件,D、支持性条件5、教学设计中引入任务分析的基本目的是:A、引导教师学习心理学,B、分析学习的条件,C、开发科学培训方案,节省培训成本,D、根据不同学习类型的不同过程和条件进行教学设计。

第十章一、填空1、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原则是:A、移情,B、无条件积极关注,C、真诚。

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脑激励法”的基本原则是暂缓评价以引出多种反应。

3、讲解式教学一般按以下三步进行:A、呈现组织者,B、呈现上位知识,C、呈现下位例证。

4、在互惠式教学中所教的4种阅读策略是:A、提问,B、概括要点,C、析疑,D、预测。

5、研究表明,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的4个优点是:A、有利保持,B、增强智慧潜能,C、激励内在动机,D、获得解决问题技能。

6、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他的同化论,其基本原则是:A、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B、知识横向联系,融会贯通。

7、组织者是奥苏伯尔提出一个重要概念。

组织者可分为A、陈述性和B、比较性两类。

8、TET计划种提出了教师应处理的三类问题是:A、学生的问题,B、教师的问题,C、师生双方的问题。

教师对这些问题的基本态度是不采取强制。

二、概念和原理的运用1、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组织者”这一技术。

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它使教材结构更鲜明。

3、研究表明,布鲁纳提倡发现教学法有助于远迁移能力的培养。

根据知识分类学习论,适当的解释是:A、它比讲解式教学更适合教迁移所需要的概念和原理;索解体策略的教学。

4、新的教学模型在第5步分两支的依据是:A、同化论B、信息加工心理学知识的技能转化理论D、知识巩固运用理论C、教学实践;D、实用主义教学哲学。

C、教师的爱好;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7、根据心理学现有的研究,你认为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应为:A、创造第十一章一、填空1、当我们想知道一个学生的成绩在全班或全年级组的相对位置时,我们需要用常模参照测验和相对评价。

2、当我们想了解某学生掌握某教学单元的情况,我们需要进行标准参照的测验和绝对评价。

3、标准参照测验得出的结果具有如下功能:(1)学生安置,(2)诊断学生的困难,(3)检测学生的进步,(4)评价与改进教学。

4、标准参照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与其针对的教学目标吻合的程度。

5、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包括两方面的一致性是:(1)学生在针对同一目标设计的若干测验上反应的一致性,(2)在不同时间测量的一致性。

6、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中,检测“知识水平”的学习行为标准(或作业标准)是测验情境与原先的学习情境相同。

7、在布卢姆得认知目标分类中,检测知识(记忆水平)与能力(理解与应用水平)的操作标准(或行为标准)是测验情境与原先的学习情境的变化。

8、加涅要求课程设计达到的标准是90%的学生能达到90%的目标的掌握,不同于布卢姆的掌握标准。

所含要求掌握85%标准项目9、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掌握(1)概念的行为标准是根据概念的定义给事物分类(2)掌握规则的行为标准是应用规则做事,用行为演示规则,(3)掌握高级规则的行为标准是应用简单规则生成一种新的成品。

10、掌握动作技能的行为标准是将学生执行的动作技能与标准动作加以比较11、态度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通过行为记录来测量和评价两种方式测量。

12、影响学习成绩的三个内部目标是:(1)智商水平,(2)学习动机。

(3)原有知识,其中(1)(2)决定学习快慢;(3)决定学习成败。

二、概念原理的理解与运用1、某些学校有时在一个学期教学之后,仅仅出一个作文题测验学生的语文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