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编辑教案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编辑教案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编辑教案——“我会唱校歌”
宜都二中许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录制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

2、能够运用适当的声音编辑工具软件(如:录音机、Goldware、CoolEdit等)进行声音的录入与保存。

3、掌握一定的声音编辑能力,如:选取、删除、降噪、插入等,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媒体技术打下基础。

过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2、正确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体会并遵守与声音录制和编辑有关的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等。

教学重点
声音的录制技巧与编辑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与科学的信息技术价值观
教学形式
活动课——创建“宜都二中校歌”(音频文件),集体参与评价与挑战
教学资源
1、硬件环境——多媒体电脑教室。

2、软件资源——相关工具软件、“宜都二中校歌”素材等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1分钟)
播放一段音乐片段(宜都二中校歌),学生欣赏校歌,激发兴趣,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对歌曲制作技巧的关注。

二设置任务——学习实践(15分钟)
提问:有谁会唱校歌吗?
提示:我们用电脑来录制我们的“宜都二中校歌”,然后选出你认为效果最好的来播放。

提问:你认为电脑录音需要什么条件呢?
提问:有谁会电脑录音吗?
(若有学生举手,记下他们的名字,作为首选“演示人员”。

)了解学生情况(注意收集资料)。

1、设置任务:录制“宜都二中校歌”。

2、说明要求:利用电脑的录音功能,进行“宜都二中校歌”的录入与编辑,最后生成数字音频文件进行播放。

3、组织形式:利用局域网来学习电脑录音的简单方法,注意“麦克风”的选择。

(在教师机上共享视频文件--“录音机的使用方法.avi”)
4、发放材料。

5、巡堂,关注学生实践情况,选取典型个案,落实“演示人员”。

三交流评价——实践创新(13分钟)
交流评价:
宣布创作结束,开始演示
1、演示“演示人员”创作的作品。

2、其他学生欣赏演示作品。

老师给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提问:哪个更好些,为什么?(随机点名,并注意总结学生的评价内容与依据)点评作品,总结要点。

(注意录制的技巧,如:先分段录制,然后逐个保存,最后插入合成。


实践创新:
1、推介另一个实用工具——Goldware,强调它的编辑功能,如:选取、删除、降噪等。

2、在教师机上共享视频文件--“Goldware的使用方法.avi”)
3、要求全体学生重新编辑或录制“绕口令”,力求完美。

4、巡堂,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帮助。

5、提供另外一些素材,供有兴趣的学生挑战。

四总结引导(1分钟)
1、体会录音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所起的积极作用。

2、关注录音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3、理解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五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的个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识解决更多问题的学习动机,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