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届《红楼梦》练习含解析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却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
单表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
这日正无聊之际,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副花笺送与他。
宝玉因道:“可是我忘了,才说要瞧瞧三蛛妹去的,可好些了,你偏走来。
”翠墨道:“姑娘好了,今儿也不吃药了,不过是凉着一点儿。
”宝玉听说,便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道:宝玉看了,不觉喜的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
”一面说一面就走,翠墨跟在后面。
(1)古人书信往来,其中颇多讲究。
文中加横线的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谨奉B.不才C.巾帼D.蒙(2)依据这一封信,下列评述探春特点的词语,不当的一项是( )A.文采斑斓B.儿女情长C.风雅有礼D.志高自信2.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大姐儿”生了痘疹后,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
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
”(1)这段话是小说中哪个人物安排的?答:(2)在这些处置措施中,哪些地方恰好符合了现代科学防疫知识?请简要分析。
答:3.《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酸凤姐”“贤袭人”“勇晴雯”“慧紫鹃”等。
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
答:4.《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一段文字,高鹗对曹雪芹的原稿进行了修改。
有人认为从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来看,这样改并不好。
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将十六出俱已看完........。
但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道:....。
”(曹雪芹稿).....“.果然有趣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已看了好几出了.......。
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
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着点头儿.......。
(高鹗稿)5.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③“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
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出自谁人之口,并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答:6.《红楼梦》第十八回中写贾元春游赏大观园时,“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并要求诸姊妹和宝玉给大观园中富有特色的建筑题匾赋诗。
这些居所,后来分给黛玉、宝玉、李纨、宝钗等人居住。
居所的名称、环境与居住者的性格有怎样的关联?请任选一处居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答:7.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命仙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
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这句曲词中涉及了小说中哪几个人物?暗示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
答:8.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红楼梦》第四十回描写贾府女眷在大观园吃酒行令,黛玉无意间引用了闺阁禁书《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句子。
当时,“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
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
第四十二回中,宝钗往贾母处问安,还特意约黛玉到蘅芜苑,对黛玉说:“……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
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
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
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综合此处文字中的信息,宝钗这一形象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答:9.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文段中,薛宝钗在现场,但作者没有描写她的反应,请推想薛宝钗会有怎样的反应,并根据人物性格和原著相关内容简要说说理由。
答:10.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宝钗前来探望,临走时对袭人说:“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
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
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有的版本在“不必”前加了一句“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对于塑造薛宝钗形象来说,你认为这一句加好,还是不加好?请结合上文及原著其他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答:11.《红楼梦》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讲述了贾府上下在上元节制灯谜、猜谜语的故事。
其中“更香”(古代用于计时的一种香)的谜面有这样四句诗: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在曹雪芹的构思里,每个谜语都象征着制谜人的性格,暗示了其命运。
“更香”这个谜语在小说中是谁出的,不同版本存在争议,一说是薛宝钗,一说是林黛玉。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答:12.在《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群芳夜聚怡红院为宝玉庆生,大家占花名以助兴。
宝钗掣的签画的是牡丹,诗句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探春掣的签画的是杏花,诗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李纨掣的签画的是一支老梅,诗句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湘云掣的签画的是海棠,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香菱掣的签画的是并蒂花,诗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黛玉掣的签画的是芙蓉,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袭人掣的签画的是桃花,诗句是“桃红又是一年春”。
从整本书看,每个签上的画和诗句都体现了掣签人的性格命运。
请任选一签,根据原著简要分析签中隐含了掣签人怎样的性格命运。
答:13.《红楼梦》中第五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谁的判词?请结合小说情节解说前两句判词的含义,再说一说后两句判词暗示的人物结局。
答:14.《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竟没有人作《簪菊》。
”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一首,诗中写道:“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这首《簪菊》体现出探春怎样的个性气质?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
答:15.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请指出《红楼梦》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句判词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结合原著有关内容分析其性格。
答:16.《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黛玉葬花”,这是历来最为人称道的章节之一。
脂砚斋在评语中赞道“非颦儿断无是佳吟,非石兄断无是情聆”,认为本段描写高度贴合两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二人的形象特点,谈谈你对这句评语的理解。
答:17.“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
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
”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答:18.《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19.《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答:20.《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
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答:21.简答题:《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答:22.问答题。
(1)《红楼梦》曾在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七回先后两次描写到林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有什么寓意?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2)第六十四回中黛玉悲题《五美吟》,有人说,黛玉的五美吟,名为咏古,实为咏己,请说出你的看法。
附:《五美吟》(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曈。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红拂)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答:23.《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又称之为“不孝的孽障”,请结合相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
答:24.请仔细阅读相关的情节,探究宝玉送黛玉两方旧帕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第三十四回中,宝玉因琪官儿、金钏儿等人的事情被贾政毒打之后,黛玉去探望他,哭得“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黛玉回去后,宝玉托晴雯给黛玉送去两块“半新不旧”的绡子,文中写到:这黛玉体贴出绢子的意思来,不觉神痴心醉,想到:宝玉能领会我这一番苦意,又令我可喜。
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可能如意不能,又令我可悲。
要不是这个意思,忽然好好的送两块帕子来,竟又令我可笑了。
再想到私相传递,又觉可惧。
他既如此,我却每每烦恼伤心,反觉可愧。
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
答:25.简答题。
《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