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动宾短语“迈开长腿、举起手臂、伏下身子、抛出手杖”、表示江河湖海的词语“虞渊、渭河、大泽、瀚海”、象声词“咕嘟咕嘟”,联系上下文理解“颓然”的意思。
2、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夸父为追求光明,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感受夸父的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感受夸父身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以图导入,引发神奇1、同学们,相信你们平时都喜欢读神话故事,下面我想请同学们猜猜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看大屏幕:1、课件逐一出示:老师:(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
他是——盘古(2)他带领百姓战胜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是——大禹(3)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
他是——后羿(4)她怀抱玉兔,在月宫遥望亲人。
他是——嫦娥(5)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
他是——精卫(6)她创造人类,使百姓获得新生。
她是——女娲2、这些都是神话人物,你能把这些神话故事补充完成吗?3、,师:再看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生:都是“谁干什么”的结构。
师:对,这样的题目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神话故事讲的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事。
再看这些事,你有什么想说的?生:这些事都是很神奇的事。
4、师:!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人们无法征服自己,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
把许多美好的愿望加在了神话人物的身上用想像来征服自然。
人们不知道太阳是怎么来的,于是有了《后羿射日》,不知道人是怎么来的,所以有了《女娲补天》,人们向往光明,想去抓住太阳,所以有了今天的故事,《夸父追日》。
(教师板书课题)师:谁来读读课题?师:这是神话故事。
知道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师板书:神奇)师: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从这个课题来看,哪里让你感到了神奇?生:追!师:为什么?生:因为太阳是在遥远的天边,如果我们跑过去的话,太阳就已经落山了。
如果去追的话,就要快点。
生:我们前面学过《太阳》一课,从课文中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挂在遥远的宇宙当中。
而夸父只是一个巨人,还没有一个地球大,怎么能追上太阳呢?师:听到没有,他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来回答,非常好。
我们从前面的学习中,知道太阳离我们地球太远了,能追得上吗?生(齐):不能。
师:但是,夸父却想追上太阳。
想法真神奇!谁来读出这种神奇?生:夸父追日。
师:他在读的时候强调了一个字。
谁再来读?生:夸父追日。
(把“追”字加重读)师:好的!一起来。
(齐读)二、充分初读,整体感知师:(在课题前加上“*”)同学们,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课题前加了“*”。
说明这是一篇——生:略读课文。
师:学习略读课文,我们有个好帮手,就是课文前面有个“学习提示”。
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个“学习提示”,看看学习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学生自由读“阅读提示”)师:“学习提示”向我们提了哪些要求?聪明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幻灯片逐次出示两个学习要求)1、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
师:就是说,提示告诉我们两个学习任务。
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是一;第二,当你读完一遍课文,如果老师没有叫你停,你怎么办?接着读下去,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并且,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师:好,在了解主要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关注一些词语。
出示三组词语:迈开大步举起手臂伏(fú)下身子抛(pāo)出手杖(zhànɡ)虞渊(yúyuān)渭(wèi)河大泽瀚(hàn)海咕嘟咕嘟颓然师:看看我们自学得怎么样。
读一读屏幕上的词语,看你认识多少。
学生自读-分组指名生读师:会观察的同学发现每组词语的奥秘了吗?师根据生回答进行指导:第一组都是描写夸父动作的词语,指名让生做动作,随机指导“迈”(抬起腿来跨步)“伏”(趴,脸向下,身体向前弯曲)“抛”(扔),让学生说说这样的词语,如拿着手杖、提起长腿、整理房间等。
第二组描写的渊河泽海都和水有关,汉字的偏旁往往表达字义,让学生说说这样的汉字,如提、踢、烧等。
第三组“嘟”原音是dū,在这个词语中读轻声,这样读起来声音特别生动形象,是象声词,让学生说这样的象声词,如轮到我上场了,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得很快。
雷声轰隆轰隆地在天边炸响。
燕子叽喳叽喳地叫着向人们致谢。
师: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了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好,老师这里有个提示,请同学根据提示来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就去追赶(),追到()时,他倒下变成了(),他的手杖变成了()。
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就去追赶太阳,追到(虞渊)时,他倒下变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大家小声地说一遍。
(学生看着提示自由地说)师:一齐说。
(生齐说)三、指导阅读,感受神奇师: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神奇。
夸父倒下后变成了一座大山,连手杖也变成了一大片桃林。
在课文中,像这样神奇的句子和词语还有很多很多。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静心地默读课文,划出让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想一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学生默读课文,划句子,老师巡视)师:划好的同学请举手。
(生说划出的句子,师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句子一: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句子三: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
句子四: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
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些句子读两遍,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重点读一读,想一想它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学生自由品读句子)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
出示句子一:他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奔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师:神奇在哪里?生: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师:是啊!“一眨眼”你知道有多短吗?(生点头)你眨一下眼。
(生使劲地眨了一下眼睛)你们眨一下眼。
(学生都眨了一下眼)一眨眼就到了哪里?(生:两千里外)你知道两千里有多远吗?(知道)你来说说。
师:两千里相当于金华到北京的距离。
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就跑了这么远,速度快吧?生:快。
师:神奇吧?生:神奇。
师:其实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
出示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师:神奇在什么地方?生:神奇在他一下子就把两条大河喝干了。
师:一下子就把两条河喝干了,知道这是两条怎样的河吗?△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
加起来足够咱们金华人喝好几百年的。
而夸父却用了多长时间?(霎时间)△从“霎时间”看出什么?(时间短)谁能给“霎时间”找个近义词?(一瞬间、转眼间、刹那间、一刹那、一转眼、顷刻间、片刻间)你能读出时间短暂吗?指名读-齐读大家把这种神奇的感觉送进句子里读一读。
师:这两个“咕嘟咕嘟”该怎么读?(读快一点)对,夸父非常口渴,他一个“咕嘟”就喝完了一条河的水,再一个“咕嘟”就把另一条河的水喝干了。
师:谁再来读一遍。
师:可是还没止住口渴,看看,霎时间喝完了两条大河,可是还没止——住——口——渴,太神奇了,来,我们来读出这种神奇。
(师指名读,指导读,读出了神奇)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了神奇?出示句子三: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
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师:神奇在那里?生:夸父倒下去,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真是神奇的变化。
四、感悟精神,拓展延伸师:同学们,夸父耗尽所有的力气去追赶太阳,这是为什么?读读第一段,找找原因。
出示句子: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师:是的,当夸父追得口渴难忍时,他是这样想的——(生读出示的句子)师:当追得气喘吁吁时,夸父还是这样想的——(生读出示的句子)师:当追得耗尽全身力气,颓然倒下时,夸父仍然是这样想的——(生再读出示的句子)师: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的夸父。
生1:一个勇敢的夸父;生2:一个追求光明的夸父;生3:一个执著追求的夸父。
师:夸父的这种精神很使我们感动,他至死追求光明,他把自己的手杖化作桃林,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
师:同学们,《夸父追日》这个故事出自我先秦古籍《山海经》。
在古文里,是这这样写的。
(出示幻灯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师:听老师读一遍。
师:同学们自己练习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指导读好)师:能懂得它的意思吗?我们来试试。
我说古文,你们读课文中与它对应的句子。
师:渴欲得饮。
生齐: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
他实在太渴,太累了。
师:道渴而死。
生齐: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下来。
师:我们换一下,现在我来读现代文,你们读古文。
师: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生齐:饮于河、渭师: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渴。
生齐:河、渭不足师:他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便倒下了,手杖变成了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
生齐:弃其杖,化为桃林。
师:好,不错,很快读懂了。
来说说,你是喜欢现代文还是古文?为什么?生:我喜欢现代文,因为现代容易读懂。
生:我也喜欢现代文,因为现代化好懂,而且读起来生动。
生:我喜欢古文,古文文字少,很讲究用字,你看这么长的一个故事,古文只用了37个字就表达清楚了。
……师:现代文与古文各有长处,现代文好读,容易懂;古文精炼,很讲究用字。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山海经》,也可以读读其他的神话故事。
五、引入练笔。
课文中只写了夸父在追日过程中的几个细节,很多细节都没有写,夸父在追赶太阳的过程中,会不会流汗?要不要休息?……大家想不想和作者一样用夸张的方法来写写夸父追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节?出示练习,学生选择其中的两句或自己写想像细节,用夸张地方法写出来。
1、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