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标准

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标准

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标准3.1 液压支架安装标准3. 1. 1支架上下成一条直线,平均中心距为1.5m,垂直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并和前后溜子联接好,所有大小联接件及各种销按标准安装,严禁缺漏。

3.1.2 支架位置调好后,立即接通供液管路,将支架升起,顶梁与顶板接触要严密,不得歪斜,局部超高或接触不好的用木梁构实,支架达到初撑力。

3.1.3 支架安装后要及时更换损坏和丢失的零部件,管路排列整齐,不漏接头可靠、不得用铁丝代替U 型销,乳化液浓度符合3-5% 的规定,泵站供液压力为31.5Mpa,最低不小于26Mpa3.1.4 支架立柱裸露活塞杆部分要求加帆布护套,护套吊挂要整齐,保护严实。

3.1.5 支架有编号,支架内无浮矸、杂物、钢轨、木料等杂物,架外浮矸不埋压管路和液压件。

3.1.6 所有结构件和液压件动作灵活,结构件无别卡;液压系统无串、漏液。

3.2 刮板输送机安装标准3.2.1 减速器安装3.2.1.1 箱内清洁无杂物。

3.2.1.2 齿轮的啮合情况和顶侧间隙符合《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2.1.3 箱体不漏油;油质、油量符合说明书要求;水冷系统畅通且不漏水。

3.2.2 液力联轴器装配3.2.2.1涡轮与泵轮的间隙为2〜4mm3.2.2.2 密封圈要保证质量,不可重叠。

3.2.2.3 所有螺栓受力均匀。

322.4 联轴器装好后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0.5Mpa,持续5min 不得渗漏。

3.2.2.5 易熔塞必须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规定。

3.2.2.6 工作用液的品种和充液量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3.2.3 温升空负荷、负荷试运转各4h,其轴承温度及温升严禁超过以下规定:滑动轴承温度70C 温升35C滚动轴承温度80C 温升40C3.2.4 刮板安装运行无卡阻,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

3.2.5 刮板输送机的允许偏差间距允许偏差+3 ~-2mm接头上下错动允许偏差1mm 两滑道相对高低差允许偏差3mm3.2.6 组装要求3.2.6.1 中部槽的铺设必须正确,每节搭接板必须向着机头。

3.2.6.2 挡煤板与槽邦之间要靠紧,无缝隙。

3.2.6.3 铲煤板与槽邦之间要靠紧,无缝隙。

3.2.6.4 圆环链焊口不得朝向中板,不得扭链,双链刮板间各段,链环数量必须相等。

3.2.6.5 接链环必须按要求使用立环不能用错,短链必须用单环链。

接链环型式合适。

3.2.6.6 垂直方向连接刮板的螺栓,头部必须朝中板。

3.2.6.7 沿刮板输送机的信号装置符合要求。

3.2.6.8 刮板方向必须正确。

3.2.6.9 溜子整体达到平、直标准。

3.2.6.10 用作工作面前后溜使用时,机尾盖(挡)板要打孔或把盖(挡)板垫起20—30mm留出至少400cm2的通风断面。

3.2.6.11 用作工作面前后溜使用时,开天窗槽位置要在支架上挂牌做出明显标志。

3.3 刮板转载机安装标准3.3.1 减速器安装3.3.1.1 箱内清洁无杂物。

3.3.1.2 齿轮的啮合情况和顶侧间隙符合《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3.1.3 箱体不漏油。

3.3.2 液力联轴器装配3.3.2.1 涡轮与泵轮的间隙为2~4mm。

3.3.2.2 密封圈要保证质量,不可重叠。

3.3.2.3 所有螺栓受力均匀。

3.324 联轴器装好后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0.5Mpa,持续5min 不得渗漏。

3.3.2.5 易熔塞必须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规定。

3.3.2.6 工作用液的品种和充液量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3.3.3 温升空负荷、负荷试运转各4h,其轴承温度及温升严禁超过以下规定:滑动轴承温度70C 温升35C滚动轴承温度80C 温升40C3.3.4 刮板、托轮安装运行无卡阻,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

3.3.5 刮板输送机的允许偏差间距允许偏差+3 ~-2mm接头上下错动允许偏差1mm两滑道相对高低差允许偏差3mm3.3.6 组装要求3.3.6.1 刮板转载机要与皮带输送机在同一中线上,保证运煤时,畅通无阻。

3.3.6.2 机头必须摆正,最高点距顶板和棚梁间距大于200mm,传动装置联接面要严密,不留间隙,舌板上紧,长度、角度合适,挡煤铁板和压皮带螺栓与皮带间距》200mm挡煤皮带要将煤堵到皮带中间。

3.3.6.3 刮板链的连接螺栓头应朝向刮板链的运行方向,不许有扭链现象;刮板链在上槽时连接环的突起部分应向上,立链环的焊接口向上,平链环焊接口向溜槽中心线。

3.3.6.4 链条松紧程度,松环不得大于2 环,以运送物料时链条在机头链轮下面稍有下垂为宜。

3.3.6.5 接链环必须使用立环,短链必须用单环链,接链环型式合适。

3.3.6.6 油质和油量符合规定要求。

3.3.6.7 所有螺栓要上紧上全,无锈蚀,螺栓受力均匀,露出螺母2~ 4 个螺距。

3.3.6.8 机尾盖(挡)板要打孔或把盖(挡)板垫起20—30mm,留出至少200cm2的通风断面。

3.3.6.9 机尾前后溜机头间挡板位置、长度(可伸缩)要合适,满足正常推移步距。

3.3.6.10 机尾行人过桥固定要牢固,既便于行人,又能保证高(800mr)宽(800mm大块炭(矸)顺利通过。

3.3.6.11 机头龙门架下表面与皮带机机尾承载部挡煤板上表面的安全间隙不小于50 mm。

3.3.6.12 配有自移系统时,操作阀组固定位置要合适,避免出现误操作。

3.4 破碎机安装标准341锤头与刮板间的距离不大于300mm锤头必须有可靠防松装置,所有联接件齐全、有效。

3.4.2 温升不超下列规定:滚动轴承温度80 C 温升40 C滑动轴承温度70 C 温升35 C3.4.3 机座和机体的安装上罩与机座、机体接合严密,紧固可靠,震动小。

3.4.4 传动装置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安全防护罩齐全可靠,运转平稳,无异声。

轴承座固定楔块紧固,螺丝齐全、有效。

三角带松紧合适,数量不少于 5 条。

皮带大轮与飞轮固定牢固,紧固件齐全、有效。

3.4.5 润滑、防尘系统水路、油路系统试压合格,各接头不漏油,不漏水,管路畅通,润滑油和油脂符合厂家规定。

3.4.6 螺栓齐全,连接紧固,无锈蚀,露出螺母2〜4个螺距。

3.4.7 皮带轮的梯形槽必须与破碎轴的皮带飞轮梯形对正,保证皮带运转时处在一直线上。

3.5 采煤机安装标准3..1 零部件完整无损,螺栓齐全并紧固,手把和按钮动作灵活、正确,行走箱与中间框架和摇臂联接牢固,销轴转动灵活,滚筒固定螺栓齐全、牢固并且有可靠防松措施。

3.5.2 按使用说明书规定加油或注润滑油,油质油量符合要求,无漏油、漏水现象;电动机接线正确,滚筒转向正确。

3.5.3 空载试验时,各处转动灵活,声音正常,温升符合说明书要求。

3.5.4 液压螺栓紧固压力达说明书要求,螺杆无弯曲变形。

3.5.5 拖电缆装置齐全,紧固合理,电缆与冷却水管长度符合要求,固定段必须放置于电缆槽下层,折曲段在电缆槽上层且绑扎牢固合理,多余长度富余到电缆槽开口处到机头段并绑扎好,防电缆脱出后被挤伤。

3.5.6 冷却水与外喷雾系统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水路畅通,水压水量合格,喷雾水必须雾化,且笼罩滚筒的60%以上。

3.5.7 截齿齐全、锋利。

3.5.8 辅助液压系统安装合理,性能达说明书要求。

3.5.9 采煤机本身电气系统按规定接线,控制性能达说明书要求,动作无异常。

变频系统工作正常,显示正确。

3.5.10 滑靴与销轨啮合正常,整机行走平稳。

滑靴全部采用加强型,且完好无损。

3.6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安装标准3.6.1 1.2 米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安装标准3.6.1.1 设备下井前,安装人员必须熟悉设备和有关图纸资料,根据矿运输条件,确定下井设备的最大外形尺寸和重量,准备安装用的辅助设备及使用工具。

3.6.1.2 为便于井下运输,被拆卸成部件或组件的设备,拆卸后,应作好标记,以便对号安装。

为防止在运输中磕碰和进入灰尘,对于外露的配合面,必须加以保护。

3.6.1.3 在安装时,应按照先里后外的原则,即按照顺序将机身(其中H支架按2.4米摆放,铰接槽形托辊组按1.2米摆放,V型托辊按2.4 米摆放)、卷带装置、张紧装置、储带仓架、机头架、驱动装置、卸载部运到安装地点巷道中,根据已确定的安装基准线,顺序安装卸载架、机头架、传动架、储带仓架、张紧装置、卷带装置、机身、机尾等部件。

安装机身H架时,应先将其放倒在底板上,将输送带放在H架开档中间,然后将H架抬起。

各部分安装好后,装上槽形上托辊组和V型下托辊组,最后把上层输送带铺好。

3.6.1.4 滚筒组的安装3.6.1.4.1 滚筒组必须正确安装使其达到规定的精度要求,调整方法可用调节螺栓调整滚筒轴线水平度,用垫片调整滚筒轴线与输送机中心线垂直度,安装好后检测其垂直度应不大于1mm水平度应不大于1mm两组传动滚筒组轴线的平行度为0.4mm36142 传动滚筒、导向滚筒的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36142.1 其宽度中心线与胶带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不超过2mm3.6.1.4.2.2 其轴心线与胶带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不超过滚筒宽度的2/1000。

3.6.1.4.2.3 轴的水平度不超过0.3/1000。

3.6.1.5 机架、滚筒和托棍组的横向中心线必须与基准线对中,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偏心应符合下表规定:3.6.1.6 机身的安装3.6.1.6.1 在安装过程中需将机身调整平直,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中心线每50米偏差值不得超过50mm行走小车轨道要平、直。

3.6.1.6.2 上下托辊的水平度不应超过2/1000。

3.6.1.7输送机纵向坡度的调整3.6.1.7.1 凸曲线的调整:巷道底板凸起,此处变化范围的长度不小于3架中间架,即9米左右,安装时调整为缓和凸曲线。

防止负荷集中在个别托辊。

3.6.1.7.2 凹曲线的调整:同凸曲线相同,一定调整到输送带和任意某几个托辊都能同时接触。

3.6.1.8 托辊组中辊子(调心辊子除外)上表面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水平面或倾斜面),其相邻三组托辊辊子上表面的高低差不得超过2.0mm在每100m长度范围内其两端托辊辊子上表面的高低差尽量不超过5.0mm3.6.1.9 清扫器应按图纸要求位置进行安装,并调整好高度,安装调整完毕后,与输送带的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带宽的90%。

3.6.1.10 综采机头固定架长度不少于40m距巷道顶板大于0.8m。

机头机尾及中间呆垫稳、垫平(必须使用柱帽、板皮、道木,不得使用木楔)、牢固、可靠,机尾行走轨道平直,长度达使用要求。

3.6.1.11 零部件完好、齐全、紧固,符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要求。

3.6.1.12 安装时,接合面要清理干净;要认真检查,碰伤的结合面必须进行修理,相互之间不留间隙,不偏斜、接触严密,不合格的零部件及时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