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_普通心理学知识(感知觉)

第一节_普通心理学知识(感知觉)

刺激 换能 感觉 感知
光波
神经信号
感觉——了解世界的窗口

感觉的作用(意义): 感觉虽然简单,但却很重要,它在人们的 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感觉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来源。人对客观事物 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提供了内 外环境的信息,开始了人对世界的认识。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信息超载与 不足都会破坏信息平衡,个机体带来不良影 响)。 感觉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全部 心理现象的基础。
知觉类型
③ 时间知觉的特性: 时间知觉与空间知觉相比,有如下特点: a. 时间知觉并非由固定的刺激所引起。 b. 时间知觉没有提供信息的感觉器官。 由上述两点的原因时间的判断具有很大的个 别差异。 c. 时间知觉在多数情况下,是在时间进行之 后才作出反应的。而且由于时间具有不可逆的 性质,因此,我们只能知觉过去发生的事情, 而不能知觉过去的时间。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 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觉察) 能力,即感觉的灵敏度。 两者的关系——数值上成反比.公式:E=1/R 绝对感觉阈限不是绝对不变的;也不是“全 或无”现象(阈下刺激也可以引起反应)。 绝对感觉阈限值并非是绝对不变的。
பைடு நூலகம்
视觉后像: 注视左图30秒 以上,然后看 白色背景,会 看到一个发亮 的灯泡。
感觉的基本规律
感觉适应(感受性的变化) 人的感受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 下可以发生变化。感受性最常见的变化是适应. 适应的含义 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使感 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既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 性降低。其一般规律是:在弱刺激的持续作用 下,感受性提高;在强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 受性降低。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
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两者的关系——数值上成反比。 韦伯定律——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 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用公式 表达为:K=∆ I/I。在中等强度刺激下,韦伯 数为一个常数。
知觉概述

感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两种既相同又相异的,相互 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 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都是以知觉的形成 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 成成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 存在。 感觉与知觉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们 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
垂直——水平错觉
错觉图形

形状错觉
冯特错觉
爱因斯坦错觉
错觉图形

螺旋错觉
旋 转
错觉图形

明暗错觉
错觉图形

运动错觉
错觉图形
火花错觉
Hermann格栅
本章思考题
1.简述感觉在人类工作和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2.试分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 3.知觉有何基本特性?为什么? 4.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5. 研究错觉有什么的意义。
感觉的基本规律
适应的意义:
利弊兼俱: 利——(适应)有助于变化环境的适应,
减少身心负担;
弊——对刺激的感性降低,难免使人丧失
警觉性(麻木)。
第二节 知觉

一、知觉概述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 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 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理解: ①知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 ②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但不是后者的简单相加. ③知觉包含了觉察﹑分辨和确认等一系列过程.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特性
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
接近性
相似性
连续性
主观轮廓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
含义 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 解它,使它有一定意义,并用词语把它标示出来,即知觉理解 性。理解在知觉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正确知觉的条件. 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对象的完整性、清晰程度、线索多少、背景多少 (2)主观因素 ① 个人的知识经验。 ② 言语的指导作用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③ 心向,即人对所知觉事物的预期。 ④ 社会文化。
错觉

错觉的种类 错觉在各种知觉中都有发生, 而且十分普 遍,其中最常见的是视错觉。 几何图形错觉 方位错觉(倾斜错觉、倒飞错觉) 大小错觉(太阳、月亮错觉) 运动错觉(运动后效) 时间错觉 形重错觉(同样重量的铁比棉花重)
错觉图形(视错觉)

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 (箭型错觉)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类型

三、知觉的类型
根据知觉对象,可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包括自我知觉、对他 人的知觉和人际关系知觉;除社会知觉之外, 人对其他事物的知觉都可以称为物体知觉。 根据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简单知觉可分为:视 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等五种。 根据人脑认识事物的特征,复杂知觉可分为空 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反映的正确程度,可分为正确知觉与 错觉。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含义 当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时,虽然物体在视网膜 上的投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仍然能把它知觉成用 一形状。也就是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程度 上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保持相对的稳定。 主要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 色恒常性等。 上述事实表明,人的知觉并不完全随着客观条件的 变化而变化,而是一种主观的映象。 影响因素:(1)客观参照(2)人的知识经验
知觉的特性

二、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
含义 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 物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背景,以便清晰 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这种有选择地将知觉对象 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 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信息作用与人的感 官,但由于信息通道的局限性,只有少数事物能成为 人的知觉对象。 在知觉过程中,对象和背景不仅相互依赖,而且 相互转化。
感觉概述
没有感觉会怎样——感觉剥夺实验
/system/2008/01/22/002703736.shtml
感觉概述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指接受身体外部刺激、反应外界事物 个别属性的感觉。主要包括视、听、嗅、味、皮肤 (温度、触压、痛觉,通常这三种感觉混在一起, 在感觉上严格区分开来十分困难)等诸感觉。 内部感觉——指接受机体内部(有机体本身)的刺 激,反映机体位臵、运动和内部器官状态的感觉。 主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也称内脏感觉。 其特点: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定位,又称“黑暗 感觉”)。 当内部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融合成人 的一般自我感觉。
第一节 感觉
一、感觉概述
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刺激)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特点 感觉是一种直接的反应形式。 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感 官活动,产生不同的感觉。

感觉——了解世界的窗口
简单地说,感觉是外界刺激作用与人脑而产生 的。那么,刺激是如何变成感觉的?

知觉选择性

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②对象的活动性 ③熟悉的对象 (2)主观因素 ①动机、需要与兴趣 ②情绪状态 ③期待与知觉定势
知觉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 含义 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 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 影响因素 (1)知识经验 (2)客观事物各部分的作用 (3)客观事物各部分的关系

感觉的基本规律
适应现象:适应现象存在于多种感觉中,以视
觉的适应最为明显:表现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取鲍鱼 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即嗅觉的适应现象; 味觉:口味的轻重; 皮肤感觉:触压觉、温度觉 听觉的适应现象不明显,但当较强的刺激持续 作用于人时,可使听觉感受性降低; 痛觉的适应现象很难出现。一但伤害性刺激的 持续作用,非但不能减轻疼痛,有时还趋向于 增强(其中有恐惧情绪的作用)。
知觉类型
④ 时间知觉的依据: a.自然界周期现象。 b.人体的生物节律(心跳与脉搏、觉醒与 睡眠、饥饿与困倦)。
c.周期性的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及活动对
象的变化)。
d.计时工具。
知觉类型
⑤ 影响时间知觉(估计)的主要因素 a. 时间间隔的长短:1秒钟作用的时间估计地 最准。 b. 一段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与性质 正经历时:事件数量多,倾向于短估,事件 少,倾向于长估;回忆往事时,则相反。 c. 感觉通道性质:依次:听觉、触觉、视觉。 d. 人们的兴趣、期待与情绪(心理因素) e. 人们的知识经验,职业及训练。 f. 年龄和个体差异
感觉与知觉
视觉大师艾舍尔
视觉大师艾舍尔
视觉大师艾舍尔
本章概要: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刺激与人的感觉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知觉有那些特性? “眼见为实”是真的吗?错觉的产生由哪些 原因? ……

感觉——了解世界的窗口
每天24小时都有来自外界的刺激不断地冲 击着我们的身体。 此时此刻,我们被光线、声波、热量、压 力,振动,甚至各种粒子、射线、机械力包围, 如同臵身在一个变化多端的万花筒中。如果我 们没有感觉,那么这一切都不复存在,除了一 片黑暗和寂静。 因此,当你再次沉浸在夕阳的美丽、花儿的 多姿和朋友 的欢乐之时,千万不要忘了——感 觉让这些美好变为可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