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单元检测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
1. (4分)“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
我推测,影响摆每分钟摆动次数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
我选择研究的问题是: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否与________有关。
研究需要的材料有:________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________
2. (5分)如图所示为摆绳长度相同的两个摆A和B。
(1)在________相同的情况下,A和B的摆动快慢会________。
(填“相同”“不同”或“不清楚”)
(2)你认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要使A和B在相同条件下摆动速度一样的话,可以通过减少A的________或增加B的________来实现。
3. (6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是小明在星期天上午9点时看到路边的情景,当时木桩的影子末端处于A点,如果他过一小时后再来观察这根木桩的影子,影子会________ (填“变长”或“变短“),木桩影子的末端也会向________(填“B“或“C“)点移动一段距离。
(2)图乙是用一些石头摆成的简单的测量________的工具,它同样是利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会改变的原理制成的。
利用这个原理,古代人们设计制造了________用以测定时间。
4. (3分)“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________。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的主观感受会________,但时间是以________的速度在延伸的。
5. (2分)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________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小时。
二、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
6. (2分)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7. (2分)我们在对摆的研究中发现摆绳的长度就是摆的长度。
8. (2分)原子钟是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
9. (2分)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来计时。
10. (2分)在远古时代,人类用水钟、日晷、沙漏、机械钟等来计时。
11. (2分)“时间”有时是指某一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
12. (2分)从古到今,人们计时的工具在变化,但计时的准确性没有多大变化。
13. (2分)一刻钟表示15分钟。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4. (2分)三个组的同学在做滴水计时实验时,甲组滴得最慢,可能的原因是()。
A . 滴孔最小
B . 水位最低
C . 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15. (2分)有摆的挂钟产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发现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A . 惠更斯
B . 伽利略
C . 苏颂
16. (2分)在用可乐瓶制作水钟时,关于刻度的划分正确的是()。
A . 从瓶底开始
B . 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的部分开始
C . 从任意地方开始
17. (2分)下面()图所示的摆在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最多。
A .
B .
C .
18. (2分)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按作息时间安排工作。
下列装置可以在太空中用于计时的是()。
A . 水钟
B . 日晷
C . 摆钟
D . 原子钟
19. (2分)下列活动中流逝的时间最接近一分钟的是()。
A . 短跑25米
B . 心跳75次
C . 做一遍眼保健操
20. (2分)时间越长,测得的水越多的是()。
A . 泄水型水钟
B . 受水型水钟
21. (2分)古代人们经常用沙漏、点香等方法计时,主要是由于它们()。
A . 会有变化
B . 有等时性
C . 可以控制
22. (2分)许多动植物都会精确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树木以()来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A . 年轮
B . 大小
C . 高矮
23. (2分)小丽同学观察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发现早上升旗时和下午放学时,旗杆的影子()。
A . 长短和方向都相同
B . 长短一定相同
C . 方向一定相反
四、简答题。
(共2题;共15分)
24. (10分)以下是两个摆绳长度一样的摆,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甲乙
(1)请在图上用笔画出甲、乙两个摆的摆长。
(2)甲、乙两个摆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为什么?
25. (5分)小明这样研究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个摆锤,让摆小幅度自由摆动,观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反复测试三次。
接着把绳长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同时改变摆锤的重量,使摆锤的重量也为原来的两倍,观察改变后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也反复测三次。
请分析小明在实验中做得好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
五、探究题。
(共2题;共21分)
26. (11分)五一放假,小华一家人去公园游玩。
看到一个秋千架,小华赶紧上去玩了起来。
这时爸爸提出了几个科学问题,小华被难住了,请你思考并回答。
(1)秋千和摆有什么联系?
(2)妈妈(较重)和小华(较轻)荡同一个秋千,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荡的次数多?
为什么?
(3)小华想要飞起来的感觉,让爸爸把秋千荡得更高、幅度更大一些,你的办法是:________。
27. (10分)下表是某小学的学生在研究摆时的数据,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第八小组
自制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测51次
第二次测50次
第五小组
自制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测72次
第二次测70次
(1)两个小组同样是1分钟的时间,为什么摆动的次数不一样?
(2)如果要使两个组在1分钟内摆动同样的次数,应该怎么做?
六、实验题。
(共2题;共17分)
28. (9分)下图中有三个摆,①号和②号摆的摆长相同,②号和③号摆的摆锤重量相
同。
(1)如果要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长有关,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可以选用图中的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摆进行研究。
(2)如果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可以选用图中的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摆进行研究。
(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摆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无关。
(4)如果②号摆现在的摆动次数是每分钟50次,要让它成为一个每分钟摆30次的摆,可以让②号摆的摆绳变________(填“长”或“短”)。
29. (8分)下面是一组“摆绳长短对摆动速度的影响”的实验记录表。
摆绳长度(厘米)102030405060
平均摆动次数(次)906351444037
数据分析: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摆绳长短对摆动速度影响的折线图。
(2)从折线图中,我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折线图所呈现的信息推测:
当摆绳长度为70厘米时,这个摆的摆动速度约为每分钟________次。
要使这个摆每分钟摆动60次,摆线的长度约为________厘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
1-1、
2-1、
2-2、
2-3、
3-1、
3-2、
4-1、
5-1、
二、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四、简答题。
(共2题;共15分)
24-1、
24-2、
25-1、
五、探究题。
(共2题;共21分)
26-1、
26-2、
26-3、
27-1、
27-2、
六、实验题。
(共2题;共17分)
28-1、28-2、28-3、28-4、
29-1、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