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信息化战争特点

浅析信息化战争特点

浅析信息化战争特点摘要: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信息化战争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局部信息化战争为世界各国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局部信息化战争之间的共性,总结出几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这些特点可能为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特点新军事变革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

信息化战争,是交战双方在信息化战场上,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以信息主导权为主要争夺对象的一种战争。

1991年1月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美军信息化武器仅占8%左右,主战武器依然是机械化武器;1999年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动用了多种武器装备,包括军用卫星、作战飞机、预警飞机、电子战飞机、精确制导武器、巡航导弹及航空母舰,是以信息战为主要特征的高技术的战争;2001年对阿富汗的战争,美军使用了过半数的信息化武器,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作战;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投入了90%的信息化武器,美军的主体己经基本上实现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

美国发动的这4次战争,将信息化战争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深刻的新军事变革,对世界军事形势及国际战略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一.信息在战争中发挥主导作用信息是伴随人类社会而生的特殊物质,在军事上的应用历史久远,从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直到信息化兵器时代,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各历史时期战争的胜负。

农业时代的战争,有信息但谈不上信息技术,信息的传递靠自然信道和人体信道,军队的指挥靠旗、鼓、锣、角和人的传信。

作战方式是集团布阵、短兵相接,拼人力、拼体力。

工业时代的战争,出现了电报、电话、雷达等信息技术,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工业时代的战争是以装甲机械化为主的军队之间的作战,是以资源为基础的战争,进行阵地战、消耗战,拼钢铁、拼能源。

进入信息时代,战争对抗表现为非物质力量之间的对抗。

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现代战争的战略资源,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信息起主导作用,其重要性日益上升。

战场胜负不再仅仅取决于军队数量的多寡、火力与机动力的强弱,信息力成为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

信息成了整个军队的心脏,成为一种武器。

信息化战争的最大特点是围绕信息展开,是一种信息密集型的战争,作战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是在近乎实时性信息指导下进行的。

在信息化战场上的作战行动,核心是夺取制信息权控制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握有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才能获取战场行动的主动权和自由权,其实质就是以信息能为主要作战手段,增强己方或是削弱对方的战斗力。

因此,信息优势是确立国家军事优势与战场优势的先决条件。

二.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信息技术是人类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信息功能的全面拓展。

信息技术在现代军事中的运用表现为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传感技术是延长和增强人类感官功能的技术,此技术主要解决信息获得问题,运用到军事上的传感技术十分发达,如侦察卫星、雷达、电子侦察、窃听器、地面传感器、海上侦察船、声纳、航天侦察、红外遥感、热成像、导弹预警、雷达探测、夜视器材等,构成了外层空间、空中、地面、海上、水下立体的全方位的信息遥感控制系统。

尤其是各种侦察卫星的使用,使战场空前透明。

通讯技术是扩展人类神经传递功能的技术,该技术主要是解决信息迅速传递问题。

通讯卫星、光导纤维、数据、图像、传真等通讯技术构成了高速度、多样化的信息传递系统。

计算机技术增强了人类某些思维功能,解决信息的处理和利用问题。

信息处理方面,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和数据融合技术,将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

信息的综合处理,是作战指挥和作战管理的基础,对信息进行信息识别、分类、检索、推理,进行综合处理,可以帮助人类快速、准确决策,产生指挥决策的信息。

军用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成为现代军事科技、各种军事系统和武器系统研制开发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柱,而且是现代战争中作战指挥、通信联络、后勤保障等诸多决定战争胜负关键因素的依靠和保证。

信息网络充斥战场各个领域,使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联络等联为一体,实现了各类信息资源在不同时空的全维共享、实时交换,使指挥人员、作战人员和作战保障人员联为一体,实现了各种作战要素在不同系统环境下的联体互动。

三.武器装备信息化和智能化战争是通过武器来进行的,在战争中使用武器装备的形式和状态,决定了战争的形式和状态。

使用信息武器系统是信息战争的重要特征。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出现是武器装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改变了机械化武器装备和核武器发展的道路,即单纯追求射速、航速、射程、杀伤力等物理性能的极限。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核心是增强控制能力和智能水平,也就是为武器增添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使其具有一定的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

信息技术与能量相结合,使常规武器的科技含量大幅提高,杀伤力成倍增长。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武器系统的结合,产生了精确制导武器、智能武器、隐性武器等各式各样的新型武器,实现了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

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包含内容:一是各种信息作战的作战平台,包括坦克与装甲车、火炮与导弹发射装置、作战飞机与直升机、作战舰艇等武器载体;二是各种信息化弹体,如各种导弹、雷体等;三是单兵信息化武器装备,如信息化头盔、服装、通信工具和武器等;四是信息网络化战场的基础设施,如各种卫星、C4ISR系统等;一体化C4ISR系统,即Command(指挥)、Control(控制)、Communication(通信)、Intelligence(情报)、Computer(计算机)、Surveillance监视)和Reconnais-sance(侦察)系统,是一个集战场感知、信息融合、智能识别、信息处理、武器控制等核心技术为一体,旨在实现军事指挥自动化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将战场上各种不同的武器系统、电子装备和作战平台黏合成为一个一体化的新型作战系统,从而形成巨大的战斗力。

以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军以武器装备效能的绝对优势对伊军的绝对劣势,胜败是注定的。

主要体现在美军武器装备系统的侦察监视、网络通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以及对抗能力增强等方面。

伊战中,美军通过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战场感知能力,实现了战场感知覆盖全维化,作战手段综合化,信息处理实时化,对敌打击一体化。

武器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得到提高,例如美军使用的战斧巡航导弹,其着弹点偏差仅为0.03米,可以按照指令在目标上空盘旋2个小时,甚至可以转向,最终实现精确打击。

新型情报、监视与侦察(ISR)装备以及新型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加上更为先进的电子设备,使得美军可以进行全天候的精确打击。

美军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量不仅比海湾战争多了将近10倍,而且武器制导的精度与取得的效果也大大好于海湾战争。

从数字上来说,在不到4个星期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投掷了大约18,000枚精确制导炸弹,而在6周的海湾战争中只使用了9,250枚;以信息技术为制导的炸弹和导弹占弹药总消耗量的比例在海湾战争中仅为8%,伊拉克战争则高达80%以上。

四.信息战和非接触及非线式是信息战争的重要作战方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战作为一种新型作战方式应运而生。

信息战是指:在保护己方的信息、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同时,扰乱敌人的信息、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争夺制信息权以取得对敌信息优势而采取的行动。

计算机信息网络是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军队的战斗力的发挥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网络性能优劣和状况的好坏。

因此,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必然成为战争中重点攻击的对象。

计算机网络的进攻和防御是信息战的重要内容,电子战、网络战是信息战的主要作战形式。

电子战包括通讯对抗、雷达对抗和C4ISR对抗。

网络战包括利用计算机病毒、黑客等技术手段。

信息战可以使对方的计算机系统发生混乱、失灵甚至崩溃,从而切断其指挥系统,让其军队群龙无首,达到遏制对方或使对方屈服的目的。

层层推进,逐次交战,集小胜为大胜,这种接触式、线式作战是传统作战方法的典型直观反映。

而在信息化战争中,非接触式、非线式作战将成为主要形式,战场对抗日益呈现体系对抗的基本特征。

作战表现出高度的集成性。

单一军种的作战日益消失,传统的军种分工趋于模糊,未来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展开。

突出表现为战场从平面向立体空间扩展:由陆地到海洋再到空中和太空,从有形空间到无形的电磁和信息空间,形成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相互交融的新型作战环境。

地理因素的影响大大减少。

仍然以伊拉克战争为例:伊拉克战争中,敌对双方占有的天文时间是相等的,但是双方的战果却大相径庭。

对于美军来说,作战有效时间增加,作战时间的精确度增大。

这是由于美军占有信息优势,而这种信息优势向决策优势转化的时间大大缩短,使得美军的作战效益大为提高。

同时完备的高技术人机结合系统提高了时间上的精确性,并向实时精确打击发展。

主要表现在战役进程加快,战斗节奏紧凑,攻防转换时间减少,作战时间高度浓缩。

其一,美军通过使用远程精确制导系统,可以提高天文时间的利用率,从而延长有效时间;其二,先进的夜视技术为美军增加了选择作战时间的可能性;其三,精确打击武器与无人机技术的结合,使美军在高威胁时节也能进行实时作战与评估,扩大了对抗的有效时间。

海湾战争中美军从获取信息到打击目标中间需要3天时间,而科索沃战争中所需时间就己缩短至2小时,阿富汗战争中为近实时的19分钟,伊拉克战争中则只需要5-10分钟。

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一样贯穿作战行动的全过程,但同样由于技术差导致双方对期控制权的不均衡性。

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和认知等六维战略空间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

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航天空间、信息空间、认知空间和心理空间占有伊方无法比拟的优势。

整体来说,作战空间呈现多维一体、虚实结合的趋势,向水平空间、垂直空间、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急剧膨胀。

伊拉克战争表明,21世纪的战场时空将是相对短的时间和多维战场的高效统一。

面对新军事变革掀起的巨大浪潮,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军事战略,力图夺取新世纪的战略主动权。

美国仍在加大国防投入,以确保军事高科技领域的优势地位。

英、法、德、俄、日等亦步亦趋,紧跟其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也不甘落后。

我国如何面对新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我国军队目前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状态,机械化还没有完全实现。

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面临3大制约因素——社会信息化程度、空间保障基础设施和国防工业发展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