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与辉煌”作文导写1、钱钟书著作等身,一部《围城》,更是饮誉海内外,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中国的“文化长城”。
仅《管锥篇》就涉及几千种书。
有人问钱先生:“你怎么读了那么多书?”他轻描淡写地说:“也就是一本一本看下来罢了。
”2、钱先生一生不愿意介入媒体。
曾有一名外国记者十分景仰他,声称读钱作,必须拜会钱先生本人,以当面讨教。
钱先生婉言相拒:“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非得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请以“寂寞与辉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
②自拟题目。
③自定文体。
④不少于800字。
【快速审题】快速审题,无非是“三抓住”:抓住题干,抓住提示语,抓住关键语句,沿着顺向、逆向、侧向作发散思考,围绕“什么是”、“为什么”、“怎么样”进行揣摩。
本话题是一个二元关系题,所写文章必须顾及两者关系。
如何快速而准确把握两者关系以尽快入题?我们可以这样操作:(1)分析概念规避误区。
这里的两个概念,“辉煌”不会有歧义,“寂寞”不是平时意义上的“孤单”或“孤独”,而是指远离鲜花掌声赞美默默地前行,如钱钟书般的“一本一本看下来”的耐得寂寞。
(2)添加信息迅速定位。
比如,①“寂寞”对“辉煌”。
我们可以思考:“寂寞”对“辉煌”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这样可以马上得出:寂寞是辉煌的一个条件,即辉煌必须要耐得寂寞。
②“辉煌”对“寂寞”。
我们可以思考:“辉煌”后还要不要“寂寞”?这个命题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得出:辉煌以后要寂寞很难,但是因为人生和事业都是无止境的,所以辉煌以后更需要寂寞。
(3)分析材料验证思考。
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
分析材料这个环节,也可以放在第一步,(尤其是对那些只有材料没有提示语也不告诉你话题的)但是既然本作文材料把话题告诉你了,你直接从话题入手可能更快进入正确的思维领域。
然后在分析材料,以验证思维的正确性。
这个话题,第一段讲的是钱钟书因为耐得寂寞所以有那么大的辉煌,第二段讲的是钱钟书辉煌以后不愿接受媒体采访,还甘于寂寞,始终保持一个学者的冷峻。
可见上述思考是正确的。
(4)深入思考细化认识。
找到两者关系不等于文章就能深刻,我们还得对两者关系作深入的拷问:什么是“寂寞造就辉煌”?为什么“寂寞造就辉煌”?【快速立意】通过深入思考,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具体的认识:(1)寂寞为什么成就了某些人的辉煌?①寂寞可以让人沉浸其中不受外界干扰从而潜心钻研醉心研究。
②寂寞可以让人去掉浮躁急功近利之心从而有可能通过扎实努力而做成大事、大学问。
③寂寞可以让人始终保持冷静心态从而能不断地正确审视自己,修正自己的目标。
④寂寞可以让人有时间去思考从而使思维和思想日趋成熟。
……(2)辉煌以后为什么还需要寂寞?①人生是发展的,事业是无止境的,眼前的辉煌转眼间就可能落后,就会如过眼烟云一样,所以还得守住寂寞再创辉煌。
②辉煌后往往被鲜花、掌声包围,一个人容易迷失自我,所以想守住寂寞、能守住寂寞都是一种大智慧。
③辉煌后守住了寂寞,可以避免无谓的时间和精力损耗,给自己留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才可能取得更大的辉煌。
……【立意误区】(1)不着边际,胡乱联想。
①爱使人辉煌。
②生前寂寞,身后辉煌。
或者生前辉煌,身后寂寞。
(2)违背逻辑,强加关系。
①只要寂寞,就能辉煌。
或者是寂寞后一定辉煌。
(把必要条件当作充要条件)②因为寂寞,所以辉煌。
(把必要条件当作因果必然)典型的说法是:屈原是寂寞的,所以屈原成了我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李白是寂寞的,所以李白成了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清照是寂寞的,所以李清照成个宋代著名女词人。
(3)说话绝对,缺乏分寸。
①寂寞是短暂的,辉煌是永恒的。
②祈求辉煌,讨厌寂寞。
③寂寞人生,辉煌人生。
【快速构思】(1)选定文体。
两个原则:①材料本身适合写何种文体。
②作者自身写何种文体为专长。
根据笔者的体会和考场作文的实际得分状况,我以为写一篇规范的议论文要比写一篇记叙文来得容易,容易构思,得分也平稳。
当然,记叙文不容易写好,但是如果写好了,得分是很可观的。
两大警示:①文体意识要强。
写出来的文章,如果是议论,必须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必须是摆事实讲道理的,那么大段的记叙事例就不合适;如果是记叙文,必须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表达手法是记叙和描写,尤其是传神的细节描写,那么简单叙述加大段的议论就不合适。
②要符合文体的基本特征。
比如写戏剧,写格律诗,写杂剧套曲小令,要做到“文如其体”。
(2)谋篇布局。
如果写议论文,可以从上边的思考中选择两到三个认识,按照合理的逻辑层次进行论证。
开头呈现中心论点,中间用并列式(或对照式)、层进式排列分论点,然后选择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有详细的、有简略的加以阐述,结尾把中心论点再换个角度点击一下,使认识升华。
如果写记叙文,从上边的立意中选择一点或两点,设定人物、场景和事件,通过描绘两到三个片段或编织一段引人入胜的情节或点染两三个传神的细节,塑造那么一两个人物,演绎由寂寞走向辉煌这个主旨。
【快速选材】(1)从课本中寻找与话题类似的材料。
(这是首先倡导的)比如本话题“寂寞与辉煌”,是说钱钟书就是在“一本一本”的阅读(寂寞)中成就了大学问家和大作家(辉煌)。
①莫泊桑师从福楼拜,在十年时间里刻苦练笔,写成了一篇一篇文章,但是全部扔了没有拿出去发表一篇作品,一直到写成短篇小说《羊脂球》,作品一发表即震动法国文坛。
成名后的作家还能沉寂下来刻苦写作,所以一生著作十分丰厚,被誉为十九世纪法国“短篇小说之王”、一个“卓越超群、完美无缺的文学巨匠”。
②北宋王安石笔下有《伤仲永》一文,说仲永是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5岁时就很有诗才,但是他那喜不自禁的父亲不让他沉寂下来继续读书做学问,而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用诗换钱,求取名利。
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
③越王勾践即位不久,打败吴国,踌躇满志。
两年后,被吴王夫差攻破都城会稽而屈膝投降,并随吴王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
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被赦回国后,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最后抓住时机灭了吴国,成为春秋末期最后一个霸主。
④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寂寞的,身受宫刑被人耻笑是寂寞的,稽考百家激浊扬清是寂寞的,但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辉煌伟大而不朽的。
⑤比如,鲁迅和朱自清的寂寞。
(2)从生活中寻找鲜活的事例。
①2005年“感动中国”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甘当一介农夫,在寂寞中播撒智慧,在寂寞中收获富足。
②回望人类文明史,真正的智慧、伟大的思想和发明,绝大多数并非产生于热闹之中。
被孔子喻为“龙”的老子,在“国立图书馆”期间几乎没有著述,西出函谷关,应关令尹喜再三恳求,才在牛背上写下《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字。
那五千字很是了得,立刻赢得一片辉煌。
然而,老子径直西去,把辉煌远远抛在身后,留予世人去研究,自己仍旧独个享受寂寞。
③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
7岁的她就开始读《三国志》《水浒传》《聊斋志异》,虽然读得一知半解,但是兴趣越发浓厚,稍大一点,她竟然习惯于枯坐书桌旁,连最喜欢去的海边也不去了,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她似乎被伙伴遗忘了,她也把伙伴给遗忘了。
房间里是书,脑海里是人物和故事。
别人都在为她的孤寂担心,可是她并不意识到也许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寂寞。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孤寂着,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痴迷着。
终于有一天,中国文坛上多了一位清新亮丽的女性,她以毕生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冰心化寂寞为痴,在喧嚣的尘世扫出一方净土,净化自己,她对寂寞做了最好的诠释。
④A瓦特在发明蒸汽机后整天忙于各种应酬,而荒废人生,再也没有其他发明造福人类,他的人生最终寂寞。
B在力学上做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牛顿,也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
即使是朋友聚会,他也没有和朋友欢饮达旦,而是一个人关在书房潜心研究,直到从书房出来,客人散去,看到桌上的鸡骨,还误以为自己已经吃过饭了。
一个耐不住寂寞寞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
C居里夫人因为甘于寂寞,居里夫人面对荣誉不骄不傲,将珍贵的奖章给孩子当玩具,教育其说,荣誉只能玩玩而已,正是由于这种态度,才使她登上科学颠峰,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真正永恒的辉煌。
D“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天分。
“发明大王爱迪生曾面对两千多次的灯丝实验失败,他是寂寞的,但他更知道坚守寂寞是成功的必然之路,只有坚持不懈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把寂寞埋于心底,在成功那一刻照亮了全世界,汗水的结晶,寂寞的花朵,闪泺着睿智的光芒。
⑤曾经显赫文坛一时的大仲马,在写了《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后躺在荣誉造就的黑色坟墓中,终于寂寞余生。
⑥诸葛亮在《戒子书》中写道:“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一个人只有甘于寂寞,才能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将智慧、灵感全部集中调动起来,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淡泊也好,宁静也好,无不是以忍大寂寞为前提。
因此,大事业、大成就,其背后最重要的支持便是常人不堪忍受的大寂寞。
)⑦大师刘海粟再三告诫学生,‘要甘于寂寞’,只有耐得住寂寞才不会寂寞。
从巴金声明‘闭门谢客’到费孝通告示‘关门盘点’,许多名家学者都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天地。
事实告诉我们,只有甘于寂寞,才会创造人生的辉煌。
(3)从课内外寻找成语典故、俚俗谚语和名言警句。
①江郎才尽。
②十年磨一剑。
(唐朝诗人贾岛《剑客》一诗。
此诗抒发了作者十年磨一剑,欲斩不平事的豪迈气概。
十年磨一剑,可谓久矣。
但要成就一番事业,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在生活中只有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寂寞与孤独,才能享受“磨剑”的乐趣,也才可能磨成那锋利无比的“一剑”。
)③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十年寒窗无人问是寂寞,是长寂寞,是真寂寞,然而正因为有了那“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寂寞,才换来了“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辉煌。
搞创作的人,谁没有经历过诗人那样“无人问”的“寒窗”呢?即使名成利就的艺术家,要创作时,面对的,仍然是“无人问”的“寒窗”,何止“十年”,也许一生。
)④古来圣贤皆寂寞。
(李白《将进酒》,意思是说圣贤皆由寂寞而成圣,成圣以后还能守住寂寞。
一个人只有身处寂寞之中,才能真正反观自省,才能感悟人生真谛,忘记世间一切庸俗;也只有在寂寞时,才能看见自己那歪斜却实在的脚印。
)⑤我在寂寞中思索人生。
(雨果)(4)从自然界、动植物等处寻找材料。
①火山爆发的壮美。
假如你赞美火山爆发的辉煌,那么你就该赞叹岩浆在地底下十年一百年一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乃至更久远的时间在地底下运行奔突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