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曼地亚红豆杉繁殖栽培技术

曼地亚红豆杉繁殖栽培技术

曼地亚红豆杉繁殖栽培技术育苗
1 、苗床准备用砖围成苗床,纯床宽1.2m ,高20cm ,床内填充珍珠岩铺平,并灌水使其充分膨胀。

在北方,由于气温较低,树木萌动期较南方迟,生长期比南方短,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准备可调温、控湿的大棚,而在南方则可直接在苗圃上搭建遮荫棚,棚高在2m 左右。

2、插穗修剪根据枝条的长短将穗条分为3个等级,I级16cm 以上,H级10-15cm ,皿级5-9cm。

按每把同一级50枝穗条绑扎成捆,并置于荫凉处。

3、扦插在扦插前1-2d,用2%。

-3%。

的高锰酸钾液均匀淋透苗床。

扦插时,若苗床较干燥,再将苗床浇透(以达到将苗木固定紧)。

插前,把成捆的穗条基部3-5cm 放在3% -4% 的甲霜灵液中蘸一下,然后再蘸配制的生根粉剂后即可扦插。

扦插深度为穗条长的1/3-1/2 ,株行距3-
4cm X 6-7cm。

4 、管理
4.1 肥料管理从5 月1 日起交替喷施0.2% 尿素和0.2% 磷酸二氢钾(即50kg水加0.1kg或1喷雾器水加32g),间隔7-10d , 可结合喷雾进行。

施肥注意事项:(1) 要喷施在叶面上。

(2) 尿素要先用少量水溶解后再稀释使用。

(3) 若遇雨天,施肥时间顺延,但两次间隔期不能少于7d,中午太阳太大时不施肥,一般在上午11 : 00 前或下午4:00 后进行。

4.2水分管理从扦插起至7 月底(雨天除外),晴天每天喷雾2
次(上午8 :00-11 :00 、下午3 :00-6 :00),阴天每天喷雾1 次(下午2 :00-6 :00)。

喷雾以苗床幼苗叶片湿润但不滴水为宜。

喷施叶面肥当日不喷水,若次日为阴天亦不喷雾,晴天则喷雾1 次(下午
3 :00-6 :00)。

移栽
1、圃地准备在上年底将圃地翻挖,用1 %0 -3%0的高锰酸钾液消毒,在2 月初作苗床,床宽1.2m ,沟宽30cm ,沟深20-25cm 。

要求苗床平整,土团细碎疏松。

作床前,根据山体坡向和水流方向挖好排水沟。

2 、苗木处理移栽前应对苗木进行浆根处理。

处理方法:将
ABT生根粉配制成50mg/kg 溶液,按3%。

的比例加入多菌灵,与溶液充分混匀,再加入粘土(重量的15%-20%),将溶液配成低浓度泥浆。

栽植前,先将苗木根系在泥浆中蘸一下,再栽植。

3、栽植株行距:I 级苗15cm x 20cm、20cm x 30cm , II> 皿级苗8-10cm X 15cm。

栽植时要挖小沟排栽,栽植深度为苗高的1/3-1/2 ,要求“苗正根舒、松紧适度”。

秋季栽植植苗深度达1/2 以上,尤其严格要求苗木的紧实度。

栽植后应立即浇定根水。

4 、经营管理
4.1 肥料根肥:(1)4 月20 日、4 月30 日施10% 的清粪水;(2)5 月15 日、5 月30 日施20% 的清粪水和0.5% 尿素;(3)6 月15 日、6 月30 日、7 月15 日、7 月30 日施30% 的清粪水和
0.5% 尿素。

叶肥:自5 月1 日起交替喷施0.2% 的尿素和0.2% 的磷酸
二氢钾(即50kg 加0.1kg 或1 喷雾器水加32g),7-10d 喷施1
次。

4.2水分曼地亚红豆杉苗木对水分的要求较为严格,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才利于苗木的生长。

但水分过多,会造成苗木根系腐烂,因此在低洼的地段要规划合理的排水沟。

遇干旱或缺水的地区,应及时补充水分。

4.3营林措施及时松土除草,亦可结合施根肥进行。

5-9 月是杂草生长的旺季,视杂草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除草次数、时间,总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

除草时不能损伤苗木,并将歪斜、倒伏的苗木培正。

松土除草后,应及时浇透定根水。

松土除草的同时,应清理、疏通排水沟。

4.4 病虫害防治4-5 月预防性施用1 次甲基1605 、敌杀死或甲胺磷,使用方法参照产品说明书;4 月下旬至5 月初连续灌施多菌灵或敌克松防病(间隔期为10d),若已发生病害,则应及时施药。

农药的使用要注意人、畜、苗的安全。

病死植株要及时拔除。

造林
1 、造林地选择山坡中、下部及坡脚、沟槽,阴坡或半阴半阳坡,坡度低于35°,土壤pH 值4.5-7.0 ,土层深厚、肥沃,土壤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轻壤或中壤的地块作为造林地。

郁闭度小于0.4 的人工幼林亦可
作为造林地。

退耕还林地因地势平缓、多年种植
农作物,病虫害较为严重,造林前应对土壤进行杀虫消毒,并选择合理部位开挖排水沟。

2 、整地带状、穴状、撩壕整地或全垦。

穴的规格
40cm x 40cm x 30cm,株行距:80cm x 80cm、60cm x 60cm、60cm x
100cm(横山x顺山)。

地势平缓、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宜采用带状、撩壕或全垦整地,高密度;荒山荒地宜采用穴状整地,低密度。

幼林下造林,根据郁闭度大小及林木分布情况,在林中空地采用穴状整地。

3、基肥整地的同时,根据造林地的土壤条件确定基肥的种类和施用量。

一般每穴施过磷酸钙250g ,有条件的地区亦可增施人畜粪等农家肥。

施肥方法:穴或沟挖至合适大小、深浅后,把表层土回填至穴深的1/3-
1/2 ,再施基肥并与其混合均匀,最后回填表土使穴呈馒头状或沟呈隆起状。

4、栽植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的2-4 月、秋季的9-11 月。

植苗前,先将苗木根系在50mg/kg 的ABT 生根粉带泥浆溶液中浸一下,挖开已回填的穴或沟,把苗木植于穴中、回填10-15cm ,提苗,使苗木根系舒展,用手扶住苗木中下部,用脚踏实四方,再回填至合适的位置并将苗木培正。

栽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5、管理5-6 月及8-9 月各锄抚1 次,7 月刀抚1 次。

将杂草、石块置于苗木下方或台沿。

锄抚时应对苗木进行培土和扩穴,使穴状整地的造林地尽量连成带状或小带状。

4 月中下旬即可施追肥。

用2 年生苗造林,当年用0.5% 的尿素水剂,结合除草后施肥;3 年生以上的苗木,当年直接施50-100g/ 穴的尿素。

以后每隔1 年增施过磷酸钙250g/ 穴。

其方法:在树冠垂直投影处挖10-15cm 宽、5-10cm 深的环形沟,将尿素均匀施入沟内,再覆土填平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