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比例函数培优试题

反比例函数培优试题

反比例函数培优试题1、如图1,点P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PA 交双曲线x 1y =于点A ,连结OA 。

(1) 如图1,当点P 在x 轴的正方向上运动时,R t △AOP 的面积大小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R t △AOP 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2)如图2,在x 轴上的点P 的右侧有一点D ,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双曲线x1y =于点B ,连结BO 交AP 于点C ,设△AOP 的面积为S 1,梯形BCPD 的面积为S 2,则S 1与S 2的大小关系是 。

(3)如图3,AO 的延长线与双曲线x1y =的另一个交点是F ,F H ⊥x 轴,垂足为H ,连接AH ,PE ,试证明四边形APFH 的面积是一个常数。

2、如图2,已知正方形OABC 的面积为9,点O 为坐标原点,点A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点B 在函数x k y =(k ﹥0,x ﹥0)的图象上,点P(m,n)是函数xk y =(k﹥0,x ﹥0)的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中足分别是E 、F ,并设矩形OEPF 和正方形OABC 不重合部份的面积为S 。

(1)求B 点的坐标和k 的值。

(2)当S=29时,求点P 的坐标。

(3)写出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3,直线2x 21+分别交x 、y 轴于点A 、C ,P 是该直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P B⊥x 轴,B 为垂足,S △ABP =9。

(1)求点P 的坐标。

(2)设点R 与点P 在同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点R 在直线PB 的右侧,作RT ⊥x 轴,T 为垂足,当△BRT 和△AOC 相似时,求点R 的坐标。

4、如图4,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m y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

(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5、如图5,已知一次函数y=-x+8和反比例函数y=xk (k ≠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A 、B 。

(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2)若△AOB 的面积为24,求k 的值。

6、已知如图6,反比例函数x8y -=与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求: (1)A 、B 两点的坐标。

(2)求△AOB 的面积。

7、如图7,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D ,OB =10,ta n ∠DOB =3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设点A 的横坐标为m ,△DOB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

8、如图8,双曲线x5y =在第一象限的一分支上有一点C(1,5),过点C 的直线y=-kx+b(k ﹥0)与x 轴交于点A(a ,0).(1)求点A的横坐标与k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该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另一个交点D 的横坐标为9,求△COD 的面积。

9、如图,在R t △ABO 的顶点A 是双曲线xk y =与直线y=-x-(k+1)在第二象限的交点,AB ⊥x 轴于点B ,且S △ABO =23。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 、C 的坐标和△AOC 的面积。

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AB =2,P 是BC 边上与B 、C 不重合的任意一点,D Q ⊥AP于Q ,当点P 在BC 边上移动时,线段DQ 也随着变化,设PA =x ,QD=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指出变量的取值范围。

11、如图11,已知C ,D 两点是双曲线xm y =在第一象限内的分支上的两点,直线CD 分别交x 轴、y 轴于A,B 两点,设C 、D 的坐标分别是(x 1,y 1),(x 2,y 2)连接OC 、OD 。

(1)求证y 1 ﹤OC ﹤y 1+1y m ; (2)若∠BOC =∠AOD =∂,tan ∂=31,OC =10,求直线CD 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S△POC =S △POD ,若存在,请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如图12,直线y=kx+4与函数xm y =(x ﹥0,m ﹥0的图象交于点A 、B ,且与x ,y 轴分别交于C ,D 两点。

(1)若△COD 的面积是△AOB 的面积的2倍,求k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在(1)条件下,是否存在k 和m ,使得对于点(2,0),有∠APB =90°,若存在,求出k 和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3、如图13,R t △ABO 的顶点A 是双曲线xk y =与直线y=-x+(k+1)在第四象限的交点,A B ⊥x 轴于B ,且S △ABO =23。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 ,C 的坐标和△AOC 的面积。

14、已知反比例函数xk y =和一次函数y=-x-6。

(1)若它们的图象交于点(-3,m ),求m 和k 的值;(2)当k 满足什么条件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3)当k =-2时,设(2)中的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分别为A ,B ,试判断,A,B 两点分别在第几象限?∠AOB 是锐角还是钝角?(直接写出结论)15、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一次函数y =2x+1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及原点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16、如图16,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xk y =的图象上,且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a ,2a(a ﹥0),A C ⊥x 轴,垂足为点C ,且△AOC 的面积为2。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a ,y 1),(-2a ,y 2)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试比较y 1,y 2的大小;(3)求△AOB 的面积。

17、如图17,正比例函数y=kx(k ﹥0)与反比例函数x4y =的图象相交于A 、C 两点,过A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B ,过C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D ,试问:当k 取不同数值时,四边形ABCD 的面积有何变化?18、如图18,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经过点A (3-,b ),过点A 作A B ⊥x 轴于点B ,△AOB 的面积为3。

(1)求k 和b 的值;(2)若一次函数y=ax+1的图象经过点A ,并且与x 轴相交于点M ,求A O :AM 的值。

19、如图19,已知函数x4y =的图象和两条直线y=x ,y=2x 在第一象限内,分别交于P 1和P 2两点,过P 1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P 1Q 1、P 1R 1,垂足分别为Q 1、R 1;过P 2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P 2Q 2、P 2R 2,垂足分别为Q 2,R 2,求矩形OQ 1P 1R 1和OQ 2P 2R 2的周长,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及说出这个规律。

20、如图20,直线y=k 1x+b 与双曲线y=xk 2只有一个交点A(1,2),且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AD 垂直平分OB ,垂足为D ,(1)求直线与双曲线的解析式。

(2)A 为BC 的中点。

21、如图21,△AOC 的面积为6,且C B :BA =3:1,求过点A 的双曲线的表达式。

22、已知反比例函数y=x12的图象和一次函数y=kx -7的图象都经过点P (m,2).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等腰梯形ABCD 的顶点A 、B 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顶点C 、D 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两底AD 、BC 与y 轴平行且A 与B 的横坐标分别为a 和a+2,求a 的值。

23、如图23,直线AB 过点A (m,0)、B(0,n)(m ﹥0,n ﹥0)。

反比例函数为xm y =的图象与AB 交于C 、D 两点。

P 为双曲线xm y =上任意一点,过P 作P Q ⊥x 轴于Q ,PR ⊥y 轴于R ,请分别解答下列问题:(1)若m+n =10,n 为何值时的△AOB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2)若S △AOC =S △OCD =S △ODB ,求n 的值。

24、如图24,两条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A (1,6),B (a ,2),C(b ,2),D (a ,6)。

连结AB 、BC 、CD 、DA ,(1)求B 、C 、D 三点的坐标;(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5、如图,直线y=-x+1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P(a,b)为双曲线 (x x21y =0)上的一点,P M ⊥x 轴于M ,交AB 于E ,PN ⊥y 轴于N ,交AB 于F 。

(1)求△EOF 的面积(用a,b 的代数式表示);(2)△EOF 和△BOE 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请予以证明;如果不相似,简要说明理由。

2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ax+b 与双曲线)0(k xk y =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2,m),与x 轴交于点C ,AB ⊥x 轴于B ,且S △AOB =3,若△ABC 的面积是△AOB 的面积的2倍,求双曲线和直线的解析式。

27、已知反比例函数x2k y =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a+1,b+k )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A 在第一象限,且同时在上述两个函数的图象上,求点A 的坐标;(3)利用(2)的结果,请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8、如图,直线y=2x 与双曲线x8y 相交于点A 、E ,直线AB 与双曲线交于另一点B(m ,n),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C 、D ,且m=2n 。

直线EB 交x 轴于点F 。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请判断△COD 和△CBF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29、如图1,在Rt △ABC 中,∠C =90°,AC =12,BC =5,点M 在AB 边上,且AM =6。

(1)动点D 在AC 边上运动,且与点A 、C 均不重合,设CD =x 。

①设△ABC 与△ADM 的面积之比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当x 取何值时,△ADM 是等腰三角形?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2所示,以如图1中的BC 、CA 为一组邻边的矩形ACBE 中,动点D 在矩形边上运动一周,能使△ADM 是以∠AMD 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共有几个?(直接写出结果即可)30、设a ,b 是关于x 的方程kx2+2(k-3)x+(k-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 是非负整数),一次函数y=(k-2)x+m 与反比例函数x n y =的图象都经过点(a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