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思维的发展PPT课件

幼儿思维的发展PPT课件

的发生。儿童从12-18个月开始表现出智慧动作 起,直觉行动思维一直可以延续到幼儿园小班时 期。
7
【案例分析】
1.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盆里 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种 动作就停止了,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 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 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 应
感觉颜色鲜艳、芳 香扑鼻
知觉鲜花非常美丽 思维根据记忆推断
春天来了。
4
思维是对人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
概括为交通工具
所谓概括性,是指思维必须把握大量的感性材料从同一类材料中, 抽象和概括出共同特性和本质特性;或者从一类事物中,揭示出 它们内部联系及规律性。 所谓的组织性,指的是思维对原有经验的重组和改造,从而发现 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
15
(二)发展幼儿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和工具。正是借助于词的抽象 性和概括性,人脑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的 反映。通过语言中的词和语法规则,幼儿才得以 逐渐摆脱实际行动的直接支持,摆脱表象的束缚, 抽象、概括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16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 思维的特征是概括性、间接性和逻辑性,儿童随 着年龄的增长,有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 语言发展也达到较高水平,为思维发展提供了条 件工具。但还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 地利用这些条件和工具,儿童不是一开始就 能掌 握的,家长和老师都要引导和教给儿童,遇到问 题如何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作出逻辑 的判断、推理来解决。 的认识活动的 低级形式,属 感性认识; (思维)是高 级的认识活动, 是智力的核心, 属理性认识。
2
一、什么是思维 (一)定义 【自我分析】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 现地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已经下过 雨的结论。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组织性。
5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的思维经历了 直觉行动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的三个阶段。
6
(一)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借助动作进行的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
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 (智慧动作)的出现,标志着儿童直觉行动思维
3.幼儿打人的动作,常常没有控制,即使是大人, 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很 痛,甚至难以忍受。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8
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只能反映自己动作 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而不能离 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 预见动作的效果。 思维只在动作之中进行。
19
2.午餐前,活动室的门不知怎么打不开了,好几 个孩子围上来说:“老师,怎么了?”“老师, 我帮你开门!”情急之下,老师更生气:“去去 去,谁叫你们过来的?赶快回到座位上去准备吃 饭!” (老师的厉声斥责虽然会让孩子们乖乖地 回到座位上,但却使他们失去了一个增长见识的 机会,尤其损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对于孩子们 热情主动的处事态度更是泼了一盆冷水。如启发 孩子讨论一下:门为什么打不开?怎样才能打开? 岂不更好。)
如有的幼儿知道“见到女的叫阿姨,男的叫叔叔伯伯” 早期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已经知道好在
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 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
“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 5张桌子或5把椅子。
12
综上所述,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的主要思维特 点。但在整个幼儿期内,思维的特点是变化的。 早期,即幼儿园小班阶段,还包含着大量的直觉 行动思维的成分,后期,即幼儿园大班阶段,抽 象逻辑思维已经初步出现。
13
二、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组讨论】
1.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2.请设计几个训练幼儿思维能力的游戏。
14
(一)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对客 观世界正确、概括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觉获得大 量具体、生动的材料后,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 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才达到的。因此感 性知识、经验是否丰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幼 儿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丰富 幼儿的感性知识及其表象。
17
(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儿童的特点,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探 求的渴望,善于主动发现和探索事物的特点,在 不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使他们的思维力得 到发展。
【案例分析】分析下列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 么?在下列情形下教师应如何促进幼儿思维的发 展?
18
1.一天喝豆浆时,幼儿发现所发的饼干与往常不 一样,有说饼干的形状像银钱,有的说饼干有桔 子味……他们边吃饼干,边议纷纷,一时间教室失 去了往日的宁静。老师不耐烦地说:“跟你们说, 不该讲话的时候不要讲,谁再讲就不给他吃!” (孩子们的表现虽然有违安静进餐的要求,但他 们能敏锐地发现新发的饼干与往日不同,对饼干 的形状、味道等仔细观察、加以想象,与同伴交 流,这是多么难能可贵。教师如果理解孩子,再 加以引导,不仅能够调动幼儿兴趣,增强食欲, 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如计算3+4=7,不会对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 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 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
不能理解“黑暗的旧社会”
11
(三)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定义: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 的思维。
5-6岁时,孩子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 维过渡。但只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9
(二)具体形象思维 1.定义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运用事物的形象、表象以及对
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 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具体形象性;开始认识事 物的属性。
10
4岁孩子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 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