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3—4个月幼儿的家庭训练方案1.大运动训练J2D301扶栏上楼梯,交替一步一级目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训练。
两脚一步一级地交替上楼,需要身体有很好的平衡能力和下肢的力量,同时也使儿童感到自己已经能够与大人一样上楼了,增加了训练的乐趣。
方法:(1)让儿童一手扶着栏杆,另一手由训练者牵着,慢慢地一步一级上楼梯,逐步减少牵拉帮助,让儿童自己扶着栏杆一步一级、两脚交替上楼梯。
(2)在楼梯的第4—第5级阶梯上放一个玩具,让儿童自己一步一级走上楼梯取玩具。
(3)在楼梯的阶梯上,第一级放小狗的图片,第二级放熊猫的图片,依次在每级阶梯上放上图片。
在儿童的鞋子上,一只鞋系上小狗的图,另一只鞋上系上熊猫的图。
让儿童用系上小狗图的那只脚踩在有小狗图片一级的台阶上,用系了熊猫图的那只脚踩有熊猫图片的阶梯,一步一级地、饶有兴趣地上楼梯。
注意点:(1)注意正确的一步一级交替上楼梯的模式,训练者给以帮助只能是辅助,不能用力把他拉上阶梯。
(2)梯级的高度和宽度要视儿童的体能、平衡能力和身体的发展水平而定,逐步加大难度。
J2D302转弯走目的:行走训练和平衡能力的训练。
方法:(1)训练者拉着小鸭或其他拖拉玩具在前面走,边走边喊:“小鸭前面跑,宝宝后面追,追呀追不到——好!追呀追到了!”让儿童在后面追小鸭,训练者走到墙边时转弯继续走,看着儿童也能转弯走过来,最后让儿童追上小鸭。
(2)在地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放一个障碍物(如矿泉水瓶、小椅子),请儿童绕过障碍走弯路。
注意点:(1)转弯走时只能转大弯,不能转小弯或急转弯,以免跌倒。
(2)室内移去桌椅等物件,避免碰伤。
J2D303侧身走目的:训练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
方法:(1)训练者与儿童一同做游戏,手拉手地向前走、侧身走。
(2)把两张坐椅靠拢,中间稍稍空出一点距离,训练者鼓励儿童侧着身从两张椅子的夹缝中走过来。
注意点:侧身走比向前走困难,需要好的平衡能力及两脚的相互配合,训练者可以反复示范,并结合游戏和表演,让儿童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
J2D304弯腰拾物目的:弯腰拾物可以锻炼儿童下肢和腰部的力量,训练身体的平衡功能。
弯腰与下蹲、坐地不相同,是高一级的运动功能训练。
方法:把玩具放在地上,给儿童一个小筐,训练者先示范弯腰拾起玩具放进筐中。
鼓励儿童也弯腰把地上的玩具一一拾起,放到筐中,他拾一个,训练者就表扬一次,直到拾完为止。
注意点:(1)弯腰拾物要求弯腰、低头,并把玩具拾起来,不能下蹲或坐在地上拾物。
(2)注意安全保护。
J2D305过肩抛球目的:训练手部运动和四肢协调及眼手协调能力。
方法:(1)让儿童站在训练者的对面,训练者用夸张的动作,示范过肩把球抛出,鼓励儿童模仿过肩抛球。
如果他不会过肩动作,训练者可以拾起他的手臂,使手过肩,然后说:“来!抛球”,把球抛出。
(2)训练者与家长各站在一边,儿童站在中间,与小儿一同玩抛球游戏。
训练者先示范过肩抛球的姿势,把皮球抛给小儿,说“把小皮球抛给妈妈”,要求儿童能过肩把球抛出。
妈妈接球后又把球抛给儿童,让小孩把球抛给训练者,使儿童学会向两个方向抛球。
注意点:儿童抛球时要注意保护,注意避免摔倒。
J2D306钻山洞目的:训练爬行能力和锻炼方向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方法:(1)训练者两膝跪在地上,两臂伸直,两手掌撑地,使身体成为“山洞”,念儿歌“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快快钻山洞”,引导孩子慢慢从训练者的身体下面爬过去。
(2)爬隧道。
让儿童从隧道的一个人口处爬进隧道,训练者站在隧道的另一出口处,用孩子喜欢的玩具逗引,让孩子爬过隧道,从训练者这边的洞口出来。
(3)可在隧道里放1—2个玩具,请小儿钻进隧道后把玩具找出来。
注意点:隧道内要有光线照入,以免孩子害怕。
J2D307步行时能避开障碍物目的:训练运动和平衡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1)和小孩在地上玩多种游戏,如推婴儿车前进、拉活动玩具“过河”、“爬坡”等。
(2)用粉笔在地上画线或用两条绳子做“羊肠小道”,让宝宝在两条线中行走。
(3)在室内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宝宝越过或避开障碍行走,可以有转弯、钻洞,过桥,爬山等内容。
注意点:训练中注意保护小孩的安全。
2.精细动作训练J2J301将圆、方、三角形的形块放到形板中目的:训练儿童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的精细动作及眼手协调功能。
方法:(1)训练者分别拿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逐一让宝宝抚摸,玩耍,让他熟悉各种图形。
训练者每拿出一块形板,同时说出几何图形的名称。
(2)让儿童自由地玩形板,当儿童在玩弄时无意中将形块放人相应的孔里时,大人要称赞,这样儿童就知道形块能够放人形状相同的孔内。
训练者一块一块地把形块递给儿童,让他逐一尝试着放入,必要时给予指示帮助。
一般情况下,儿童先会放圆形,然后会放进方形,最后会放进三角形的形块。
(3)把三形板和三块形块都放在桌子上,训练者指着形块说:“把它们都放进去”,让儿童一块一块地把形板放入孔内。
儿童放进一块立即表扬一次。
注意点:(1)形板和形块要一个一个的出示,桌子上的其他玩具要撤去,以免分散注意力。
(2)开始训练时可以给以帮助,训练者扶着儿童的手臂或手腕处,移向相应的孔中,让他理解形块与形孔之间的联系,学会把形块放进去的方法。
J2J302伸出两个手指目的:一只手能伸出两只手指头,其他手指屈曲,并能用来表示2个东西,说明手指的活动更加协调,几个手指可以分开活动了。
知道两个手指比一个手指要的东西多,有了数字的概念。
方法:(1)训练者给儿童2块饼干,同时伸出2个手指头,说:“2块饼干”,要他也能伸出2个手指,如果不能伸出2个手指时,训练者可以给以帮助,把其他3个手指按住,只让食指和中指伸出来。
逐渐减少帮助,使他能自己主动伸出2个手指。
(2)训练者与儿童玩儿歌游戏:“一个手指像根捧,两个手指像剪刀,伸出手掌像块布,我用剪刀去剪布”。
训练者带领儿童分别伸出1个手指、2个手指和手掌,并用2个手指夹住手掌。
(3)训练者拿出一张剪刀的图片,告诉他“这是剪刀”,并伸出2个手指表示。
要儿童模仿,也伸出2个手指来。
(4)训练者与小朋友一起看图书,当有“胜利”的情节时,伸出2个手指头来表示,并和小朋友一起欢呼胜利,让他也伸出2个手指头来表示。
注意点:儿童能伸出2个手指,开始时主要是模仿大人的动作,对其意义并不清楚,因此主要是手指活动功能的训练内容。
但以后与事物的数量概念和特定的事情结合得多了,就会有一定的含义了。
J2J303积木搭4层,能搭出火车模型目的:手指活动功能训练和眼手协调功能训练,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以及认知能力,让儿童建立高低、长短的概念。
方法:(1)训练者与儿童一起把积木叠高,一人放一块,不让积木倒下来,儿童每放一块就应该夸奖他,并作口头提示:“放在这儿!”逐渐地让儿童自己把积木一块一块地放上去,要求叠4块积木不倒。
(2)训练者给儿童看火车的图片,或玩火车玩具,告诉儿童火车有许多车厢连在一起,前面有一个火车头拉动。
让儿童认识火车,对火车感兴趣。
(3)训练者示范把积木一块一块地连接起来,成一条龙,在第一块的上面再放上一块积木,就成了“火车头”,训练者扶着儿童的手,推火车的末节,使火车前进,并说:“火车开了!轰轰轰!”鼓励儿童模仿搭火车,主要是能够把“火车头”搭出来,开始时训练者可以用手给以指示,或问他:“火车头在哪儿?”然后让儿童自己能够搭出一列火车和火车头来。
注意点:(1)开始训练时可以用大一点的积木做练习,或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不容易倒下来,逐步地换用边长2.5cm的小积木。
(2)模仿搭火车时,训练者不再说搭火车的“烟囱”了,因为现在的火车都是内燃机或电气火车,车头上没有烟囱了,所以可以称为“火车头”。
J2J304开盒取物目的: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和眼手协调能力,以及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方法:(1)将装有小玩具的有盖的方盒放在儿童面前,训练者示范打开盒盖,取出方盒内的玩具,让儿童模仿开盖和取物的动作。
(2)找一只能开盖的小盒,内放一些积木等小玩具。
让儿童在训练者的语言指示下,如“请你把盒子打开,把积木拿出来”,将盒子盖打开,取出盒内的积木。
(3)训练者示范将积木玩具放入盒子中,然后盖上小盒,说“积木在盒子里了,我们把盖子打开,让积木出来好吗?”让儿童模仿开盖取物的动作。
训练者示范操作并配合语言进行训练,逐步减少操作示范,最后只有语言指示,让儿童能够听指示进行开盖取物的动作。
注意点:(1)关小盒盖要注意安全,不要夹着儿童的小手。
(2)先学习开盖,熟练后再训练从盒子中取物,再训练盖上盒盖。
不要同时进行,儿童总是先会开,后会关。
J2J305从瓶中倒出10个小球目的:训练儿童的“翻转”意识和手的运动功能。
(1)把装有小玻璃球的透明瓶子放在儿童面前,训练者先例出一个小球给儿童看,然后要儿童照样做,做对了要称赞、表扬。
(2)用不透明的大口瓶,里面装有玻璃小球,训练者把瓶子摇响,并倒出一个球。
然后扶着儿童的手,把瓶子倒转,倒出一个玻璃小球来,给以鼓励。
(3)把装有10个小球的小口瓶子放在儿童面前,训练者口头提示:“请你把球倒出来!”让儿童自己做,训练者在一旁鼓励他。
由于瓶口不大,一次只能倒出一个小球来,需要连续倒10次才行。
注意点:玻璃小球要留心不要让儿童放到嘴里去,避免吞入意外。
3.语言能力训练J2Y301背数字儿歌目的:学习语言能力和数数的能力,虽然还没有1—10的数字概念,但能顺利地念出来,对以后学习数字有帮助。
方法:训练者与儿童一起说“数数儿歌”:“一二三,爬高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伸开手,十个手指头”。
一边说儿歌,一边拍手,讲到最后一句时将双手摊开,看到十个手指头。
反复练习,让儿童跟着说数字,会说一句就是1—3,会说2句就是l—6,四句都会说时,就会说1~10了。
注意点:学习背数,并不要求儿童去点数或数手指头,也不能要求儿童能够说出这么多的话来,只要求能把l~10的数字背出来。
J2Y302背诵儿歌目的:儿童都爱听儿歌,喜欢跟着儿歌的节律和声音,模仿大人做各种动作,听多了以后,会跟着大人说儿歌最后押韵的字,直至能背出一句、两句,以至一首完整的儿歌。
能够背诵儿歌,说明孩子有良好的记忆力。
儿童的一切学习都要靠记忆来保存,儿歌的音韵节律能帮助记忆,所以背儿歌是训练儿童语言和记忆力的最好的方法,可以丰富字与字的联系,学会说一句一句的话,句子多了,才会随口而出,才能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
幼年时背儿歌早的孩子,将来人学后语文成绩也优秀。
方法:(1)训练者经常给儿童唱或说儿歌,或多听一些儿歌的录音,反复地听一首儿歌,并且跟着儿歌做动作。
让儿童熟悉儿歌的声音及节律。
(2)首先跟着学说每句儿歌押韵的最末的一个字,训练者每当说一句儿歌时,把押韵的一个字慢慢地说出来,提示儿童一同说,以后空出押韵的字让儿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