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上海体育学院历年试题《教育学》一、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目的2、教学计划3、班级上课制4、修养5、美学二、填充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教育是___________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教育主要指______________教育。
2、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为美国教育家___________所创立,其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______________。
3、刘少奇同志倡导的两种制度是指__________教育制度和____________教育制度。
4、教师备课要写出三种计划,即___________计划、____________ 计划和__________计划。
5、在教学中,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6、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教育的职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8、“不悲不启,不俳不发”出自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的言论。
9、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活动、___________ 活动和_________活动。
三、是非题(10分)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制始于1862年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3、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
4、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6、德育的全称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7、马卡连可的“平行教育”原则强调了集体教育的作用。
8、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备课和上课。
10、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种。
四、简答题(简要回答,不必分析,每题16分)1、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认识水平要注意那些方面2、什么是陶冶?陶冶主要包括那些方面?五、问答题(共34分)1、什么是非智力活动?它与智力活动有何必然联系?请联系教学实例加以具体说明。
(16分)2、根据我国实际,参照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你认为我国的学术教育制度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18分)六、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1、教学计划2、义务教育3、非智力活动4、班主任)5、陶冶七、填充题(每1 空格1 分,共20分)1、1770年,德国哲学家_______-在_________ 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________ 。
)2、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____________来确定,__________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
3、我国近代学制颁布实行始于_______年的_________学制。
4、上课前,教师必须备好课,编制出___________制出___________计划,写好_________计划与___________计划。
5、班集体不仅是___________,而且是教育的___________ ,也是______________。
6、德育是__________教育和___________教育的总和。
7、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启发”一词的典故出自《论语》的________________。
10、我国于_______ 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二、是非题(对的打钩,错的打叉,每题1分,共10分)1、狭义教育指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2、中国历史主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3、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基本原理。
4、我国实行班主任上课制始于1902年。
5、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提示了教学的某些规律性。
6、班集体是按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7、职业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备课和上课。
9、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原则强调了集体教育的作用。
10、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和落实。
三、简答题(简要回答,不必分析,每题8分,共16分)1、教学评价有哪两种分类方法?各包括哪些方面?《运动生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肾糖阈2、视力(视敏度)3、绝对肌力4、食物的热价5、基础代谢6、中枢延搁7、超等长练习(超等长训练) 8、肺总容量9、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10、机能节省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肾上腺髓质除分泌肾上腺素外,尚分泌___________。
2、抽机棱的机能主要是古籍肌肉_______的变化。
3、人体血浆PH的正常值在_____________之间。
4、物质的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差,需要载体和能量的转运过程,能来自是______的分解,而______的分解需要膜内的_______酶。
5、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第二阶段称为___________。
6、人体从以及每次搏动血量中所摄取的氧量称为___________。
7、运动中人体以何种方式供能,取决于_______与_______的相互关系。
8、慢肌纤维百分比高者,其有氧氧化能力也愈____。
9、呼吸商是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________量与消耗的_______量的比传真值,10、功能余氧量等于_______与______之和。
三、判断题(每小1分,共15分)1、人体运动时,由于心脏舒张末期心容量明显增大,所以才导致运动时心输量的增加。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由于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K+、CI=通透性增加所致。
3、身体统纵轴转动,会反射性的引起眼球先向旋转方向同侧移动,隔一段时间,眼球向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回跳4、胰高血糖素加速肝糖元分解,促进糖的异生,因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疲劳是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降低的现象。
6、血液中酸性物质增多时,PH下降。
7、随着水平的提高,安静时的摄罐头量将增大。
8、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以使胃肠活动减弱。
9、呼吸是指呼吸阻力,失去肺通气时所作的功。
10、人体运动后,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恢复速度相同。
11、心脏每产生一次期前(额外)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次代偿间歇。
12、运动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后,便可以在皮质下神经中枢支配下完成,大脑皮质即不参与调节了。
13、肾脏是以排除II+的吸收MA+来参与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
14、骨骼肌在作等长收缩时产生的张力最大,因而完成的功最大,机械效率最高。
1c T0A i15、短跑运动主要靠无氧代谢供能,但长期从事短跑训练可以使有氧代谢酶的活性提高,导致有氧代谢机能随之提高。
四、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题前面的括号内) H 0}31、肌纤维收缩时_______不变、______缩短。
A、带长度I带和H区B、A带和I带H区C、I带和H区A带D、H区A 带和I带2、红细胞在血流和失去下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时发生变形。
回到大血管时又原型形的特性称_________。
A、红细胞比容B、可塑性变形C、变形运动D、自稳态3、每100毫升备注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称_______。
S ut4"U6A 、氧含量B、氧容量C、氧贮存D 、氧利用率4、______不是小肠的运动形式。
A、蠕动B、分节运动C、摆动D、集团运动5、_______称为体温。
A、直肠的温度B、口腔的温度C、腋窝的温度D、身体深度的温度6、正常人______的视野最大。
A、红色B、黄色C、绿色D、白色7、力量训练使肌肉体积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
A、肌结缔组织增厚B、肌毛细血管增生C、肌纤维增粗D、肌纤维数目增加。
8、____是决定反应速度的最重要因素。
A、感受器的敏感程度B、中枢延搁C、将就器的兴奋性D、肌力9…优秀耐力运动员有剧烈运动后出现连续心音现象说明______。
A、过度疲劳B、心脏工作能力下降C、血管张力下降D、以上都不对10、某运动员以平均6、8-7、8米/秒跑400米—1500米,其运动强度属于______。
A、最大强度B、次最大强度C、大强度D、中等强度五、问答题和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论述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
2、试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促进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
3、某运动员安静时心率是62次/分,运动时最高心率是184次/分。
每搏输出量为200毫升,试计算出此人的心搏频率储备与运动时每分输出量各是多少一、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1、内环境是肌体细胞生存生存的环境,主要由细胞内液组成,2、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大小等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3、备注主要以物理溶解的形式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4、正常人体所有的心肌细胞都有兴奋性和传导性。
5、消化道内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场所在肝脏。
6、每1克供能物质在体内完成氧化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这种营养物质的热量价。
Q]sm I$k^^7、体内氧化某种供能物质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与同一时间内所消耗的氧体积之比,称为呼吸高。
8、最大摄氧是反映有氧耐力的生理学指标,而无氧阈是反映无氧耐力的生理学指标。
9、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氯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10、跑的速度越快,运动强度越大,极点出现越早,且越显著。
11、在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教学方法应强调抓住动作的细节和注意纠正错误动作。
12、赛前状态的发生在正式比赛前人体技能变化的现象,赛前状态对提高运动能力和获得信奉异教成绩总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