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对制度.ppt课件
该护士如果能执行查对制度,不盲目使用没有 标签的药物,这起事故完全可能避免的。
.
3、氧气的流量与实际不符合;
4、糖尿病病人输注了糖水;
5、该用125毫升未交待病人用了250毫 升;
6、药物已经过期未及时发现;
7、甲床的大输液挂到乙床;甲床的输 液卡挂到乙床。
.
护理差错事故常见原因
①法律意识淡薄: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使病人及家属 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部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 在工作中因记录不完整,说话不严密等因素造成医疗纠纷。
案例2、某科护士,在执行“氯化钠灌肠”的 医嘱时,没有按照查对制度的规定认真核查, 将没有标签的试剂瓶中的液体顺手取出,当作 氯化钠给病人灌肠。
结果病人迅速出现窒息征象,没来的及抢救 即死亡。后经查实,无签试剂瓶中的液体是用 以冲洗马桶的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是一种剧毒性化学试剂,可使红细 胞丧失携氧功能,导致机体各脏器严重缺氧而 迅速死亡。
良好的 查对习 惯有哪 些?
●1、熟知环节、注 重细节
● 2、按章行事
● 3、做事善始善 终
● 4、慎独性强
.
查对制度的分类
1、医嘱查对制度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3、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4、输血查对制度 5、新生儿查对制度
.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签姓名,若
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2每天上午医嘱处理后要核对当日医嘱,每周由
护士长定期核对所有医嘱二次。整理医嘱后需经
.
案例1、2010年5月25日,东北某传染病医院为 17名麻疹患儿误输入已过期半年之久的“肌苷 葡萄糖注射液”,引发医疗纠纷,致使患儿家 属聚众围堵医院,要求医院给出解释并救治患 儿。事发后,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立即展开调查 ,并组织专家对患儿逐一进行会诊。之后,卫 生部门对当事的医护人员分别作出下岗、免职 及给予记过处分的行政处理。
②工作不严谨,缺乏责任心:a.三查七对不严密:在用药查对中,只喊床号, 不喊姓名,致使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在治疗过程中,护士按常规查对 床号及名字,由于病人注意力不集中而答应护士,造成误治;在医嘱查对 中3人/2人查对时,由于环境嘈杂、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致使该执行的 医嘱未执行,该停的医嘱未停;晚夜班1人查对时,更由于精神状态、体 力、依赖心理等影响,而出现不查对的现象,以及用习惯性思维去处理医 嘱也不容忽视。b.观察病情不仔细,交接班不认真:主要表现为不按规定 巡视病房,病人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交接班流于形式,未仔细观察病人 神志、皮肤等;低估病情,对病人的主诉不重视,而延误了抢救时间;工 作缺乏责任心,病情变化时不及时通知医生。
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3.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
诵二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
的空药瓶。
.
二、注射、输液、服药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给药前查,给药 中查,给药后前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 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制药,反复核 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 注意配伍禁忌。 5、发药或注射时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提高护理查对的意识
妇产科---郑小莲
医疗事故 与护理工作有关的医疗事故多发生于
有章不循和违反操作规程。据分析护理差 错事故,98%发生在病房:其中用错药(包 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口服)占50%,违 反操作规程占12%,婴儿室护理工作事故占 12%,灌肠操作占8%,输血事故占6%,制度 不键全或其它因素占10%。
⑥病区内的急救物品放置不合理和仪器保养不及时,导致取用不方便, 延误时间和机器故障耽误抢救。
⑦药品放置不规范,对于误用有风险的药品没有醒目的标识。
内容框架
一、制定护理查对制度的重要性。 二、查对制度的分类。 三、每一项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 五、心态很重要。
查对制度的重要性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 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 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严格执行查 对制度,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使 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
③专业知识欠缺,技术水平差:由于工作时间短,基础理论及专业理 论都相对缺乏,技术水平不过硬,工作经验少,对临床中一些问题 不能正确判断、处理或采取预见性治疗护理。
④排班搭配不合理,没有根据时间和人员合理分配,起不到带教和监 督作用。
⑤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的工作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的 压力,致使工作不专注,易被干扰,执行医嘱和配药时极易发生差 错,而且对病人的询问不耐烦,缺乏同情心,无责任感。
三、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1、术前准备及接病人时,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诊断、 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 2、查手术名称、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3、查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完好。 4、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在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 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台下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 病理检验单送检。
四、输血查对制度
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血型及血量是 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3、输血前需两人核对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 无误后方可输入。
4、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五、新生儿查对制度
一、新生儿入室时,必须认真查对性别、母亲姓名、床号及各种 标证是否相符,如有误差应在找出原因后立即改正。 二、沐浴时应检查手腕标记和包被牌的姓名是否相符,如有脱落 者应立即补上。 三、出院时必须严格查对出院卡片、医嘱和婴儿的各种标记及婴 儿性别、姓名,同姓名者要核对出生时间、体重和性别无误时, 方可办理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