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7-2018学年元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7-2018学年元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7-2018学年元调模拟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P-31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矿石粉碎
D. 燃放烟花
【答案】 D
【解析】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时,只是活性炭把色素、异味吸附在其表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错误;C、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矿石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燃放烟花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
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受热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B.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C. 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为避免药品浪费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 C
学,
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点睛: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 以下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解析】A、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操作错误;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1/3,图中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操作错
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
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4.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列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
为热点。

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
A.保护空气B.爱护水资源
a.禁燃烟花爆竹——降低PM2.5 b.CO2增多——酸雨
c.SO2排放——温室效应a.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b.活性炭——除白来水异味c.污水处理——防止水污染
C.垃圾处理 D. 能源利用
a.焚烧垃圾——减少“白色污染”,环保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
c.禁烧秸秆——减轻雾霾a.发现大量可燃冰——无能源危机b.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
c.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
A. A
B. B
C. C
D. D
【答案】 C
【解析】A、.CO2增多——温室效应,SO2排放——酸雨;C白色污染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引起的污染;D、可
燃冰与煤、石油、天然气一样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不能缓解能源危机;车用乙醇汽油——尾气中也有有害气体和烟尘,同样会污染空气。

选B
5. 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
①2N ②Mg2+③O ④H2 ⑤
A. ①表示两个氮分子
B. ②与⑤均表示镁离子
C. ③表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④表示2个氢原子
【答案】 C
6. 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方法
A 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B CO 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SO4溶液FeSO4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MnO2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解析】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
气体的量不易控制,易引入新的气体杂质,错误。

B、氧气能与灼热的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CO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碳,并将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
误;C、CuSO4溶液能与足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将原物质除去,不符合
除杂原则,错误;D、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