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种电荷2学案

两种电荷2学案

一、两种电荷 2
学习目标:掌握原子的结构,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记住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掌握金属导电的实质
一.知识回顾:
1、带电体具有的性质。

2、把与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正电荷,与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验电器的原理
二)自学指导阅读教材33-35页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由和组成,正电,负电,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整个原子对外显性。

2)是最小的负电荷的粒子。

常用符号表示1e=
2、摩擦起电的原因
(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不显电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不同.
(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子的物体带电,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电.
结论:摩擦起电的实质:;
束缚能力强的得到:带电荷,束缚能力弱的:带电荷
讨论:玻璃棒与任何物体摩擦都带正电吗?
自测:1、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
2、通过大量的实验,科学家发现下列物体对电子束缚能力的强弱可以按顺序作如下的排列:……兽皮→羊皮→石英→玻璃→丝绸→木条→橡胶→松香→硫磺→……由此可知,玻璃和兽皮相比,的原子核的束缚能力要强些,当二者发生磨擦时,电子将从转移到上,从而使带上正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
演示图15.1-4,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说明(选填“有”“无”)电荷通过橡胶棒。

演示图5.2-5,A张角变,B张角变,说明说明(选填“有”“无”)电荷通过金属棒。

结论: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电靠的是。

(4)酸碱盐导电靠的是;
(5)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不为导体。

举例说明
自测: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笔杆B.橡胶手套C.不锈钢尺D.陶瓷碗
问难研讨
1、导体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2、金属容易导电的原因?
※3、为什么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拿在手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电,却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怎样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呢?
练习:1、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
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
运用达标
1、下面有关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它有自由电子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没有自由电子
C.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
D.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2、下列物体中一定带负电的是( )
A.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
B.与带正电的物体接触后的验电器
C.失去电子的塑料棒
D.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的小物体
3、四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5所示,那么D球( )
A.带与A球不同种的电荷
B.带与B球不同种的电荷
C.带与C球不同种的电荷
图5 D.一定带正电荷
4.小青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皮擦、油。

他分成两类后的物品分别属于()
A.固体和液体B.导体和绝缘体
C.金属和非金属D.晶体和非晶体
5、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
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蜜蜂带负电B.蜜蜂带正电C.空气不带电D.空气带负电
6、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D.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7、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电子,若把
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原因是。

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则此带电小球带电。

8、如图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A”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
的顶端.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这表明:
带电物体能轻小物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将塑料棒取走,铝箔
条由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