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概述
概述(易考单选)
影响因素和规律(易考单选,简答,论述,材料分析)
一人的发展
概念:全程,身心,积极地方向。
人的发展包括(易考选择,填空):身心发展,不仅包括身体发展还包括心理发展。
填空题要填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所有人都希望向积极方向发展(易考判断)。
二发展动因:
1 实践主体论或二因素论或多因素论或辐合论。
2 内发论(遗传)代表人物记忆口诀,内有四尔董梦佛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
高尔顿:能力由遗传得来
3 外铄论(环境):孟母三迁;代表人物记忆口诀,外出莫寻落花生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节易考察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学生发生变化要考虑哪个方面导致的,例如一个孩子刚上来梦想当科学家,后来只想当狗,谁偷走了他的梦想)。
教育与个体发展影响因素:
遗传(生理基础和物质前提)。
环境(仅仅外部作用)。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属于环境,因为太重要所以单列出来;有时候
简称为教育)。
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
一遗传作用(易考简答):
1 提供可能(内部可能)。
生理前提(生下来就是盲人不能画画)。
造成个体差异原因之一(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2 成熟制约(由格赛尔证明,易考选择)。
错误观点遗传决定论———内发论相同。
二环境作用(易考简答):
提供可能(外部可能)。
积极或消极影响(学区房使环境优越,山区环境差)。
接受环境影响时是积极主动地(积极主动的可以替换为主观能动性),例如学生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能动的。
三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易考简答和多选)
学校教育特殊作用——独特功能:加速(小彩旗自学六年学不完小学课本)。
即时和延时(当时的影响和后来的影响)。
规范(老师教给红灯停)。
开发(学校老师可以发掘学生潜能)。
记忆口诀,速时开饭。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层次:
1 生理活动(主动积极地去做一些事情,是最基层的活动)。
心理活动(小孩觉得谁长得美我要娶她)。
社会实践活动(赚钱养家,最高层次)。
考点(易考单选题):个体主观能动性一般是通过活动完成的。
2 个体主观能动性作用(易考简答题,填空题):潜在的可能状态(头脑中知道的,有可能去做了有可能没去),现实状态(已经去做了)
第三节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要抓住每一个规律的特点(易考选择,填空)
一顺序性(易考单选):
从~~到~~;由~~到~~。
前后次序,不能跳跃。
顺序性常考例子:从头到脚,从躯干到四肢;认知按顺序发展。
古语中的顺序性:拔苗助长,凌节而施,学不躐等,欲速则不达。
启示:循序渐进。
二阶段性
常考例子: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
1 一刀切一锅煮(大范围,整个学校教育):儿童和青少年教育成人化。
高一二班的王老师从不搞一刀切一锅煮(小范围)这个是差异性。
2 区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表述是阶段性还是顺序性。
启示:针对教育。
三不平衡性(重要):
1 忽快忽慢,人的发展速度不一样(孩子刚出生八斤,前三月每月涨两斤,三十岁不会再长的那么快)。
身高体重关键期: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不一样。
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不同方面发展先后顺序(顺序性是同一方面先后顺序)。
2 关键期定义要记住关键期:劳伦兹(刚孵化的小鸭子第一次看见劳伦兹,小鸭子拿他当妈妈)人也有关键期:狼孩到死也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口语(2—3岁);书面言语(4—5岁);道德(九岁)。
四互补性:不仅强调残疾儿童;人心理上也有缺失,启示:长善救失。
五个别差异性:人与人之间不一样(聪明早慧和大器晚成是差异性的规律;有人喜欢文有人喜欢理)启示:因材施教
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所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1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特别爱考):国家(教育目的;总的要求)。
学校(培养目标;具体要求)。
学科(课程目标)。
课堂、教师(教学目标;强调教育者)。
2 新课改以后是四个层次,旧的是三个层次,缺少了课程目标。
(选择题)如果说教育目的按三个层次划分,第三个层次是教学目标。
概念辨析:教育目的的范围>教育目标>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近似于教育目标,但教育目标不准确。
教育方针的范围大于教育目的。
3 我国当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关系:一般和个别或普遍和特殊的关系,不能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一个和多个(一个教育目的,多个培养目标)。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易考多选和单选):
记忆口诀,选择导控和激评。
导向:指明方向。
选择:例如对于教育内容的选择。
激励:永远达不到;教育具有理想性。
评价(最爱考)三、教育目的制定依据(易考简答):政治,经济,文化,人,制定者价值观。
记忆口诀,社会人和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