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word文档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word文档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请将下面的一句话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到田字格内。

(2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A . 蜕(tuì)变玷(diàn)污诅(zǔ)咒倔(jué)强B . 堕 (duò) 落贪婪( lán) 禀( bǐng)告奢(shē)侈C . 应和(hè) 水藻( zhǎo) 澹澹(dàn) 栖( qī)息D .枯涸(hé)迸(bèng)溅酝酿(niàng)梦寐(meì)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 . 酝酿茏罩花枝招展呼朋引伴B . 镶嵌湛蓝以往情深清澈见底C . 响晴空灵返老孩童宽敞明亮D .缘份恩泽波光粼粼春燕啄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分)宽容,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宽容,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心灵的痛伤;宽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察右图,按要求答题。

(2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7、古诗文默写:(11分)(1)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2)待到重阳日,。

(孟浩然《过故人庄》)(3)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4)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5)《论语》十二章中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夜雨寄北》一诗中抒发羁旅他乡时对亲友伸直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春、夏、秋、冬”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歌颂,请写出描写“春”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3分)(1)《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一系列英雄,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___________浔阳楼题反诗等。

(2)写出《伊索寓言》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说说它的寓意。

我最喜欢《》的故事,它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10分)文有文气,就有灵魂;人有文气,就有气质。

“文苑”文学社决定开展“文气从哪里来”的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推出优惠活动,游客背诵出《岳阳楼记》,可以免费领取价值80元的景区门票。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时间书声与掌声此起彼伏,文学名篇与亭台楼宇交相辉映。

在现场,大家边排队边捧着书本和手机突击背诵。

截至大年初六,共6000人通过背诵登上了楼,好多家长特意带着孩子从外地赶来参加活动。

通过背诵获得门票最年长者84岁,最年幼者才4岁。

【材料二】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被视为天上文曲星下凡,到他山东高密老家参观的已有上万人,莫言老家屋边的草、地里的菜,都给人揪去了,抠墙皮、挖砖块的也不少,据说是想沾沾莫言的“文气”。

9、(2分)《文苑》主编打算采用【材料一】发一则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10、(3分)莫言的父亲打电话说:真的受不了了,家里墙皮都快抠没了。

请你替他们家拟写一条标语,有效引导游客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1、(5分)文气究竟从何而来呢?《文苑》主编希望你结合以上材料写一则短评。

(1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2—25题共34分)(一)阅读甲、乙、丙文,回答 12--15 题:(10分)(甲)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

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礼运》)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学记》)(丙)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曲礼》)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意思。

(2分)(1)弗学而能弗:___________(2)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是故:___________13、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熟读(丙)文内容,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

(2分)(二)阅读《凶手WiFi》一文,回答第16—19题。

(共11分)凶手WiFi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

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

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

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

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

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

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

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

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

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6.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分)答:————————————————17.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18.第⑤段中加点的“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答:————————————————————19.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手机、电脑、WiFi走进了千家万户,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分)答:——————————————————————(三)阅读《蔷薇几度花》,回答 20---25 题。

(共13 分)蔷薇几度花⑴喜欢那丛蔷薇。

⑵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爬着。

我把它当做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

这个时节,花开了。

起先只是不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

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⑶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

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⑷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

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

老人着靛青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

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

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

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⑸可不是么!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

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

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

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

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⑹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

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人买的是记忆,有的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⑺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待老人的铜锣敲响。

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