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法中,代位权的行使需有哪些条件?代位权行使的条件:(1)须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2)须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已经到期;(3)须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了损害;(4)须债务人的债权已经到期;(5)须债务人的债权非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2《消法》第34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简述职务发明创造的几种情形。
答、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4专利权人的权利包含专利人身权和专利财产权两个方面。
专利人身权专利人身权主要是指专利发明人、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该专利的发明或设计人,即署名权,署名权不因专利财产权的转让而消失。
另外,还有专利文件的修改权等。
专利财产权专利财产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独占权。
指只有专利权人才有实施其发明创造的制造、使用、销售,对该专利获得享有独占的权利,任何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均不得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使用、制造、销售专利产品;2、许可权。
即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
3、转让权。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可以转让。
”但转让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并登记,经公告后转让合同才生效。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享有下列权利:(1)独占权。
(2)许可实施权。
许可实施权,也就是许可使用权,指专利权人有条件地允许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
(3)转让权。
(4)专利权人的其他权利。
①标记权:指专利权人在其专利产品或者专利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
②放弃权:当专利权人认为自己不需要再继续维持其专利权时,可以用书面形式声明放弃专利权,也可以以不缴纳专利维持费的方式自动终止专利权。
③诉请保护权:即当专利权被他人侵害时,专利权人享有依法请求司法机关给以保护的权利。
简答题1、要约的有效条件?(一)要约人必须明确具体。
要约是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受要约人必须能够明白是谁发出了要约才能承诺。
因此,发出要约的人必须能够确定。
(二)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要约中必须表明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三)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人发出。
要约一般应向特定人发出才有效,但并不是说严禁向不特定人发出。
下列情况也有效:①法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允许向不特定的人发出订约提议具有要约的效力,如悬赏广告;②要约人愿意向不特定人发出要约,并自愿承担由此产生的向多人发出要约的责任。
(四)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
要求要约的内容必须是确定的和完整的,但并不要求一个要约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五)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2、在一般情况下,合同生效应具备哪些构成要件?合同生效是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立法者的主观价值评判1.合同当事人在缔结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缔结合同的行为能力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3.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4.标的确定和可能5.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是针对某些特殊合同而要求的特别要件,这些合同除了具备一般生效要件外,还必须满足法律的特别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特殊要求。
如约定合同须经过公证、鉴定等特殊程序才能生效,那么公证,鉴定就属于这类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3、承诺生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或其代理人向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在合理的期限内达到要约人。
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4、承诺的方式必须符合要约的要求。
4、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1、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所实施的一种民事行为。
2、合同是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和宗旨。
3、合同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4、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或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5、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1.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 故意隐瞒与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3.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
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4.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6、可撤销合同的法律特征?•1、合同已经成立,但当事人意思表示有缺陷。
•2、合同的撤销要通过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来实现。
•3、合同的撤销或者变更只能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来确定。
•4、可撤销合同因撤销权或变更权的行使,自始无效或者完全无效。
论述题1、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别?1)法律后果不同。
无效合同确定、肯定无效,可撤销的合同是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享有撤销权的一方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民事法律行为,也可以认可。
(2)主张权利的人不同。
对无效合同任何人均可主张其无效。
可撤销的合同效力,取决于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撤销权,只有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才有权主张其无效,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能主动宣告其无效。
(3)无效合同,只要有无效事由,其行为从成立之时起即当然无效。
可撤销合同可以由当事人撤销,其效力追溯到行为开始时,即自行为开始之日起无效。
但法律行为是继续性合同的时候,撤销截断仅对将来生效;也可以因当事人不撤销而有效(4)无效合同没有时间限制,行使撤销权只有一年2、合同履行的原则?合同履行的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这些准则是贯穿在合同履行全过程中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当事人履行合同的基本依据。
据《合同法》第60条规定,合同履行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适当履行原则。
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及其数量、质量,在适当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
二)履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第60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的义务。
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除了强调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外,更重要的是强调当事人应当履行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附随义务。
这些附随义务包括:通知、协助、保密等。
履行这些附随义务时,应当按照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来进行一、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具体情形(一)合同解除1.约定解除(1)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合同;(2)双方签订合同时约定了合同解除的事由,当该事由出现的时候,合同解除。
2.法定解除(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预期违约: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①不安抗辩权:当事人在中止履行合同后,如果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可以解除合同。
②承揽合同: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③货运合同: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之前,托运人可以要求承运人中止运输、返还货物、变更到达地或者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
④委托合同: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⑤租赁合同:对于不定期租赁,双方当事人均可随时解除合同。
⑥情势变更原则:合同成立以后,如果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3.解除权的程序: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4.解除权的效力:合同的解除不影响合同中结算条款、清理条款以及解决争议方法条款的效力。
(二)债务相互抵销 1.情形: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均可主张抵销。
2.生效: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但不得附条件和期限 3.不可抵销的情形:1什么是上市公司,简述上市公司设立的条件。
参考答案: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3)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由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的,或者在《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公司,可以连续计算其开业和盈利的时间;(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股份总额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5)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2、简述股票转让有哪些限制。
参考答案:(1)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2)公司的董事、监事和经理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股份,并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3)记名股票,在股东大会召开前30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股利的基准日前5日内不得进行;(4)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
3、简述消费纠纷的解决途径及其法律效力参考答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规定了消费纠纷解决的五种途径,这五种方式的约束力和效力是渐次增强的。
(1)协商和解。
效力较低。
(2)消费者协会调解。
该调解属于民间调解,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如果进行调解,应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如果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决定和处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对已做出的决定或处罚,应当执行;如果拒不执行,行政机关可以依法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提请仲裁。
(5)提起诉讼。
4、简述公司利润分配的法定程序。
参考答案:(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2)缴纳所得税;(3)弥补以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后仍存在的亏损;(4)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5)提取任意公积金;(6)支付股利5、简述合营企业解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