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手外伤的康复精品PPT课件

第十章-手外伤的康复精品PPT课件


(二) 触诊 皮肤的温度、弹性、软组织质地 皮肤毛细血管反应,判断手指的血液循环 压痛的性质、范围,疼痛缓解情况
(三) 动诊 手部关节活动的检查(主动及被动活动) 通过关节活动可以估计关节的情况 关节僵硬说明关节囊挛缩或关节破坏并融合 屈指肌腱粘连,出现屈曲畸形、伸指障碍
(四) 量诊 1、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二) 后期康复治疗 一般手术,术后2周伤口拆线 肌腱和神经修复术后需制动3周左右 骨关节损伤需固定 4~6周时间
康复重点: 恢复患手的运动、感觉、功能活动 减少肿胀,缓解疼痛,松动关节是治疗性
训练和功能康复的前期治疗
1.准备措施 消除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解释治疗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发挥病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治疗 关节主、被动运动前,先进行局部蜡疗 石蜡具有热、润滑和可塑性的特点 可软化强硬的瘢痕和关节 可用局部寒冷疗法
手康复作用主要是: 预防及减少肿胀, 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 缓解疼痛,预防肌肉误用、废用或过度疲劳 避免关节再损伤 感觉过敏部位的脱敏 感觉再教育和运动 感觉功能的重建
作业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师应密切合作 治疗师应具备完整的正常手的解剖知识 必须遵循伤口愈合的基本原则 确定并选择基本治疗方式及治疗时间 根据生物力学的原则制作夹板 训练应轻柔,在患者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经过专业训练的手外科治疗师进行 治疗程序个体化
(二) 肌力测试 ① 手的握力 ② 拇指分别与示、中、环、小指的捏力 ③ 拇指与示、中指同时的捏力 ④ 拇指与示指挠侧的侧捏力 1.握力的检查 握力测定仪,也可用血压计 2.捏力的检查 拇指分别与示、中、环、小指相捏 拇指与示、中指同时相捏 拇指与示指桡侧的侧捏
a.拇指分别与示、中、环、小指相捏 b.拇指与尔、中指相捏 c.拇指与示指桡侧相捏
手的休息位:
当手在不用任何力量时,手的内在肌和外 在肌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腕关节微背伸约10~15°并有轻度尺偏 手指的掌指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呈半屈曲状 态,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越多
各指尖端指向舟骨结节
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节 指间关节的桡侧
功能位: 手在这个位置上能够很快地做出不同的动作 张手、握拳或捏物,便于手更好地发挥功能 腕背伸约20~25° 拇指处于对掌位 掌指及指间关节微屈 其他手指略分开 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半屈曲 远侧指间关节微屈曲 包扎固定伤手应尽可能使手处于功能位
第一节 手外伤的临床检查与康复评定
一、一般检查 (一) 望诊 1、一般情况
皮肤营养情况,色泽、纹理 瘢痕及瘢痕的类型 伤口,红、肿、溃疡及窦道 手及手指有无成角、短缩、旋转及其他畸形 上肢有无萎缩,指甲有无畸形,色泽改变
2.手的姿势 手部肌肉力量平衡破坏或者由于直接损伤
皮肤、骨与关节等,形成某种畸形
主动及被动活动度 关节强直或畸形的角度 2、肢体周径的测量 肌肉萎缩、肿胀程度 双侧肢体同一水平的周径 3、肢体长度测量 远近部位找出两点标志并测量之间的距离 4、肢体体积的测量 萎缩、肿胀、水肿
二、功能评定 (一)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掌指关节(MP) 近侧指间关节(PIP) 远侧指间关节(DIP)
手是运动和感觉器官 裸露于外界环境,最易遭受损伤 发病率约占创伤总数的l/3 绝大多数手外伤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由于组织损伤及手术等可造成: 肿胀、粘连、瘢痕、挛缩、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手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治基础上研究手功能障碍 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残疾预防和康复治疗措施, 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或补偿伤手的残余功能。
下列情况不宜早期主动运动 ① 严重创伤后的3~4天 ② 神经和肌腱修复术后3周 ③ 关节急性炎症 ④ 不稳定骨折 ⑤ 手术后需延迟的抗阻运动
2.控制伤口感染 (1) 超短波治疗
急性期:无热量,对置法,10分钟/次,1次/日 慢性期:微热量,对置法,10~15分钟/次,1次/日 (2) 紫外线疗法 早期急性阶段: 中心重叠照射法 伤口表面用超红斑量(20~30个生物剂量) 伤口周缘皮肤用红斑量(5~10个生物剂量) 伤口肉芽增生阶段: 小剂量可促进肉芽生长,l~2级红斑量
缓解疼痛的方法: (1) 理疗
水疗法、运动疗法、温热疗法、作业疗法 应注意所有治疗不得加重原有疼痛的程度 (2)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 频率较高的电流:缓解外周神经和急性疼痛 频率较低的电流:缓解中枢神经和慢性疼痛 (3) 药物 胍乙啶 用于血管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
1.控制肿胀 (1) 抬高患肢 (2) 患肢制动 (3) 冰敷法 (4) 压力治疗 ① 伤肢抬高位做向心性按摩,促进静脉回流 ② 向心性压迫缠绕 ③ 弹力指套,适用于单个手指肿胀 ④ 等张压力手套,注意指蹼部位与手套紧贴
(5) 超短波疗法 无热量,对置法,10min/次,1次/日,10次一疗程
(6) 主动运动 长期的反复主动牵伸 肌肉等长收缩和小范围的等张收缩 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三) 感觉测试 1.手指触觉、痛觉、温度党和实体觉测定 2.两点辨别试验
手指末节掌侧皮肤的两点区分距离为2~3mm 中节4~5mm 近节为5~6mm 3.Moberg拾物试验 木盒、钥匙、硬币、火柴盒、茶杯、钮扣和秒表 睁眼下捡拾物并放木盒内,记录花费的时间 闭眼下重复上述动作,并记录时间
(四) 肢体体积测量 原发疼痛或急性疼痛:
所有损伤或手术的病人都感受到疼痛 必要时止痛剂治疗,伤后或术后2~3周内消除 ② 残留疼痛: 损伤或手术后3~4周,病人仍感疼痛 针对残留问题,激发病人抑制疼痛的机制 ③ 慢性疼痛: 疼痛长时间持续存在,难以治疗的继发性疼痛 大约5%的神经损伤病人感受到灼性神经痛 少数发展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
① Jebson手功能测试 写字、翻卡片、捡起小物品故放入容器内 模仿进食、推放棋子 移动大而轻的物体、移动大而重的物品
② 明尼苏达操作等级测试(MRMT) ③ Purdue钉板测试
第二节 手外伤的临床康复
一、手部软组织损伤和术后的康复 (一) 早期康复治疗
一般手术后,受伤的部位需制动2~3周 然后才开始运动 早期康复的目的: 控制肿胀 预防感染 促进损伤组织的正常愈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