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手外伤的康复
• 其他方法:按摩,手套状气囊交替加压与减压。
4.2 骨折康复治疗原则
• 骨折修复后的固定期(早期) 1. 控制水肿,促进骨折的愈合; 2. 稳定性骨折,肿胀和疼痛减轻(伤后5~7天)可
以开始主动活动; 3. 不稳定骨折和复合骨折脱位者,应固定3周以后
再开始主动运动练习。
• 骨折临床愈合期(后期)
test).
4.手外伤后常见康复治疗原则
一般遵循: 1.控制水肿,缓解疼痛 2.肌力练习 3.关节活动度练习 4.物理治疗 5.作业治疗与职业康复
4.1 消除水肿
• 患肢软枕抬高;
• 前臂和手部肌肉有节奏的动力性或静力性收缩 和放松,利用“肌肉泵”的作用来促进静脉、淋 巴回流;
• 用红外线、蜡疗等理疗方法加强患肢血液循环, 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加速渗出物的吸收;
• 对于手外伤的患者而言,手术成功固然重 要,但是手功能的康复锻炼也必不可少。
• 完美的手术方式,需要及时有效的康复锻 炼才能如虎添翼!!
常见手外伤的康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手外科 林玲
主要内容
手外伤康复定义 上肢功能位 手外伤康复评定 手外伤常见康复治疗原则 常见手外伤康复治疗方法
1.手外伤康复
• 概念:
针对上肢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如瘢痕、挛缩、粘 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感觉丧失或异 常等)
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以及手 夹板、辅助器具等手段,
使受伤肢体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以适应每日日常 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
2.功能位
• 定义:当肢体处于某个位置上能够很快的做出不 同动作的体位,这个体位即称为功能位.
2.2上肢关节功能位
• 肩关节:屈曲45°,外展60°,无内外旋 • 肘关节:屈曲90°,前臂半旋前位
腕关节保持背伸20-30度,尺倾5-10度
3.康复评定
又称康复评价,有别于 疾病诊断,是指客观 的评价功能障碍的性 质、部位、严重程度 、发展趋势、预后以 及转归。
• 关节活动度 • 肌力测试 • 感觉测试 • 灵巧性、协调性测试
MP
• 主动屈曲PIP
DIP
备注:掌指关节(MP)、近侧指间关节(PIP)和远侧指间关节(DIP)
滑动练习2
• 单独指深屈肌腱的训
练
DIP
• 方法:
• 伸直:MP、PIP
• 固定DIP关节近端
MP
PIP
• 主动屈曲DIP
备注:掌指关节(MP)、近侧指间关节(PIP)和远侧指间关节(DIP)
直练习为主。
4.3 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原则
• 术后2~3周:被动屈曲、主动伸直练习,逐步 增加指屈肌腱活动范围。
• 术后4-5周:
滑动练习:单独指浅、深屈肌腱的练习 钩拳练习 直拳练习 复合拳练习
滑动练习1
单独指浅屈肌腱的训练
• 方法 :
• 伸直MP、 DIP
• 固定PIP近端
PIP
再植手指成活是否表示手功能的 恢复呢?
• 我们科室收治过这样一位患者,他在外院 做完再植术,由于没有接受专业的康复指 导,虽然再植手指成活良好,但是该手指 却完全无法弯曲,没有任何功能。他说: “对于他而言,接上去的手指仅仅保障了 手外形上的完整,却没有任何的功能。如 果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他宁可不做。”
• 休息位:内在肌和外在肌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2.1手的功能位
• 功能位:握茶杯姿势,腕 背伸约20°~25°,拇 指处于对掌位,掌指屈曲 15°~30°及近指间关 节 屈曲30°~45°,远 侧指间关节微屈曲15°。
• 休息位:内在肌和外 在肌张力处于相对平 衡状态,腕关节微背 伸约10°-15°,并有 轻度尺偏。正常 主动ROM 正常
关节僵硬 疤痕挛缩 关节粘连
部分障碍
神经麻痹 障碍
关节僵直 不能
被动ROM 正常
部分障碍 正常
不能
手关节活动度测量与评价
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手指的 掌指关节(MP)、近侧指间关节(PIP)和远 侧指间关节(DIP)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
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法: 测量掌指关节,近、远侧指间关节主动屈曲度, 减去上述关节伸直受限角度之和。
3.1关节活动度(ROM)
Range of motion 又称关节 活动范围 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 动弧(的度数),分为主 动ROM与被动ROM
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 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关节运动通过人 体自身的主动随意运动而产生
•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关节运动时通过 外力产生,无随意肌肉活动
总主动活动度(TAM) =总主动屈曲度-总主动伸直受限度
TAM = (MP+PIP+DIP)-(MP+PIP+DIP)
2.评价标准: • 优:屈伸活动正常 ,TAM>220°; • 良:功能为健指的75%以上,TAM200°~220°; • 中:功能为健指的50%~75%, TAM180°~200°; • 差:功能为健指的50%以下, TAM﹤180°.
1. 消除残存的肿胀; 2. 软化松解纤维瘢痕组织; 3. 增加关节ROM; 4. 恢复正常的肌力和耐力;
5. 恢复手功能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3 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原则
• 术后1-2天开始早期活动,被动屈指间关节。在 夹板范围内主动伸指间关节。
• 禁止被动伸指间关节。 • 维持近端指间关节充分伸直位。 • 术后第1周 :患者戴动力支具以被动屈曲、主动伸
指伸、屈肌腱活动度检查
3.2 康复评定-肌力测试
肌力分级: 0级:完全无收缩 1级:肌肉有主动收缩,无关节活动 2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不抗重力 3级:抗重力主动活动,不抗阻力 4级:抗阻力,但比正常弱 5级:肌力正常
3.2 肌力测试(手功能)
• 手的握力; • 拇指分别与示、中、环、小指的捏力; • 拇指与示、中指同时的捏力; • 拇指与示指桡侧的侧捏力。
检查:徒手肌力检查,握力计,捏力计检查。
3.3 康复评定-感觉测试
1. 手指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实体觉测定; 2. 两点辨别试验; 3. 肢体体积测量;
两点辨别觉测试
3.4灵巧性、协调性的测试
1. Jebson手功能测试; 2. 明尼苏达操作等级测试(MRMT); 3. Purdue钉板测试(the purdue peg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