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患者入院与出院护理
➢ 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需求,以调动患者配合治 疗护理的积极性
➢ 做好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
第一节 患者入院的护理——
一、入院程序
是指门诊或急诊患者根据医生签发的住院 证,自办理入院手续至进入病区的过程。
(一)办理入院手续 (二)实施卫生处置 (三)护送患者进入病室
第一节 患者入院的护理——
** 适 用 范 围 **
(1)颈椎骨折的患者作颅骨牵引。 (2)颅脑手术后及头部外伤后的患者。
(八)膝胸卧位
(knee-chest position)
* *适用范围* *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治疗。
**适用范围**
(2)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3)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next
back
(二)暂空床
目的:供新入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使用; 保持病室整洁。
(三)麻醉床
目的:1. 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 2.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3.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
用物
同备用床,另加橡胶单、中单各两条; 麻醉护理盘
治疗巾内:开口器、舌钳、通气导管、牙 垫、治疗碗、氧气导管或鼻塞管、吸痰导 管、棉签、压舌板、平镊、纱布数块 无菌巾外:电筒、血压计、听诊器、治疗 巾、弯盘、胶布、护理记录单和笔
二、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一)一般患者的入院护理
1.迎接新患者
5.填写有关表格
2.通知主管医生
6.介绍与指导
3.测量生命体征
7.进行治疗、护理
4.通知营养室
8.入院护理评估
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
➢用蓝黑钢笔逐项填写住院病历及各种表格眉栏项 目 ➢用红钢笔将患者入院时间纵行填写在当日体温单 相应时间的40~42℃横线之间 ➢记录首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和身高 值 ➢填写患者入院登记本、诊断卡(一览表)、床头(尾) 卡
第二节 患者出院的护理——
患者出院护理的目的
➢ 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其重返社会,并 能遵照医嘱按时接受治疗或定期复诊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清洁、消毒和整理床单位
第二节 患者出院的护理——
二、出院护理
(一)患者出院前的护理
1.通知患者及家属 2.进行健康教育 包括休息、饮食、用药、功能
(九)截石位
(lithotomy position)
注适意用事范项围:
保(护1)隐会私阴;、肛门部位的检 查支、腿治架疗上或垫手上术软,垫如,膀小胱腿镜、 比妇目产鱼科肌检放查在等腿。架上,不可 外旋(;2)产妇分娩。 支腿架不宜过高。
三、变换卧位法
(一)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目的:协助滑向床尾而不能自行移动 的患者移向床头,使之恢复正常而舒 适的体位 。
但由于疾病的 影响或治疗的需要 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二、常 用 各 种 卧 位
仰卧位(一) 截石位 (九)
侧卧位 (二)
(三) 半坐卧位
(四) 端坐位
膝胸卧位 (八) (七)
头高足低位
(五) 俯卧位
(六) 头低足高位
(一)仰卧位(supine position)
去枕仰卧位 中凹卧位 屈膝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第一节 患者入院的护理——
患者入院护理是指患者经门诊或急诊医生诊 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 疗时,经诊查医生建议并签发住院证后,由护 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护理操作。
第一节 患者入院的护理——
入院护理的目的
➢ 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环境,使患者尽快熟悉和 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锻炼和定期复查等,必要时提供书面材料
3. 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 4. 征求患者意见
第二节 患者出院的护理——
二、出院护理
(二)患者出院当日的护理
1. 执行出院医嘱 2. 填写患者出院护理记录 (出院护理评估单) 3. 协助患者清理用物 4. 护送患者出院
执行出院医嘱
➢ 停止一切医嘱,用红笔在各种执行卡片(服药卡、治 疗卡、饮食卡、护理卡等)或有关表格单上填写“出 院”字样,注明日期并签名
舒适卧卧床位姿:势指应患尽者量卧符床合时人,体身力体学各的
要求,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位置
个 经部常位更处换于卧合位适,的预位防置并,发感症到轻 松 保自护在隐。私,促进患者身心舒适
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可分为 稳定性卧位 不稳定性卧位
根据患者的自主性、活动能力及疾病情况分为
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 被迫卧位
适用范围
➢ 全身麻醉未清 醒或昏迷患者
➢ 椎管内麻醉或 脊髓腔穿刺后 的患者
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术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适用范围:休克患者
实施: ▪ 抬高头胸部
约10°- 20° ▪ 抬高下肢
约30°
3、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 腹部检查
接受导尿 会阴冲洗
(二)侧卧位
(side-lying position)
铺床法中节力原理
➢ 身体靠近床边,上身直立,两腿前后分 开,以扩大支撑面
➢ 稍屈膝,身体重心降低,增加稳定度 ➢ 操作时使用肘部力量 ➢ 避免无效动作 ➢ 先床头后床尾、先近侧后对侧
(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
目的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保持患者 清洁 舒适
预防压疮
大单 中单 被套 枕套 床刷及床刷套 需要时备 清洁衣裤
基
础
护
第三章
理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学
学习目标(objective)
➢ 掌握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程序 ➢ 掌握各种铺床法 ➢ 掌握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及护理内容 ➢ 掌握各种常用卧位姿势、适用范围,熟悉变换卧位法 ➢ 熟悉各种运送患者法的要点熟悉 ➢ 护理操作中人体力学的应用
第
一患 节者
入 院 的 护 理
护翻为士患为身特的者带时殊动翻有情作身各况要的种的协间导患调隔管者时的更间患换者 轻防翻体应情注近种脱持 脊患、擦身位应根况术翻 意护翻导落其头 以椎者稳伤后,首应 压使后据而有 大 意身节士身管、通部 免受翻取 迫卧先 有头行、皮应保先病定防石 的后力。翻 形时移畅损身平 脑颅换无、颈位不肤调持注膏 患止情。动 成检要原尽位。或时卧 干脑脱药颈椎时固 者患可,节其意时 脑及查检则脊量不、位 造手落后和、定 翻部应拖好舒安不 移敷皮椎查:可使扭或 成术躯、翻颅或 身受可 位注料拉患适置手肤放导卧 突后浸身干骨患曲伤 后压过 引意,者。妥术松受于 然患湿,牵保管者,口 应于 起后牵以的当健死压者持引有较注靠保剧脑患引各侧亡的无烈疝者;,。,,,
轴线翻身法
颈椎有损伤者:先戴颈托(无颈托时,由一 人双手伸入肩胛部后方,两肘夹住头部两 侧)
患者双手屈曲放于胸前。
操作者甲一手放于肩部,一手放于髋部;操 作者乙一手放于髋部,一手放于屈曲的小 腿处。
使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同时用பைடு நூலகம்翻身。
垫软枕于背部、兩膝之间、足跟。
注 意 事 项
病室内无 患者进餐 或治疗 按季节调节 室内温度
备齐用物 查对解释 移开床旁桌椅 松被翻身 卷单扫床
铺近侧单
整理归位 更换枕套 更换被套 扫床铺单 撤各污单 移枕翻身
各单的折叠方法
1.大单(纵折法):反面在外,纵向对折两次后,再
横向对折。
2.被套(横折法) :正面在外,横向对折两次后,边
与中线对齐,再将两端分别纵向向中线对折。
➢ 撤去“患者一览表”上诊断卡及床头(尾)卡
➢ 填写出院患者登记本
➢ 患者出院后续继续服药时,按医嘱处方到药房领服药 物,交换者或家属带回,并给予用药知识指导
➢ 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相应出院日期和时间栏 内,用红钢笔纵行填写出院时间
第二节 患者出院的护理——
二、出院护理
(三)患者出院后的处理
(二)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目的:
变换姿势,增进舒适。 便于更换或整理床单元。 减轻局部组织受压,预防压疮的发生。 减少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 适应治疗、护理的需要。
一人帮助患者翻身术
轴线翻身法
目的: 协助颅骨牵引、脊椎损伤、脊椎手术、髋
关节术后患者床上翻身。 预防脊椎再损伤及关节脱位。 预防压疮,增加患者舒适感。
环境准备
[操作步骤]
携用物至床旁
移床旁桌椅
检查床垫 铺床褥
移用物至床尾椅
移回床旁桌椅 套枕套 套被套 铺大单
床角的包法
[注意事项]
➢ 符合铺床的实用、耐用、舒适、安全原则 ➢ 大单中缝与床中线对齐,四角平整、紧扎 ➢ 被头充实,盖被平整、两边内折对称 ➢ 枕头平整、充实,开口背门 ➢ 注意省时、节力 ➢ 病室及患者单位环境整洁、美观
3.棉胎:纵向3折后,再横向S形折叠。 4.床褥:横向S形3折后,再纵向对折1次。 5.中单:反面在外,横向对折两次后,边与中线对齐,
再对折。
6.橡胶中单:同中单。
三、分 级 护 理
分级护理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人的 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1. 开窗通风 2.床单位的处理,撤去污被服,对床单元进行终
末消毒 2. 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第三节 床单元的准备
第三节 患者床单元的准备——
一、患者单位的准备
患者床单位是指医疗机构提供给患者使 用的家具与设备。它是患者住院时休息、睡 眠、饮食、排泄、 活动与治疗的最基 本的生活单位。
分级护理的应用
标识:一级及以上护理----红色;二级护理----黄色;三级
护理----绿色
第四节 患者卧位的保持与变换
学习内容
卧位的分类
临床常用的 卧位
变换卧位法 保护具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