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防设计说明专篇

人防设计说明专篇

人防电气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地下层设有***个人防分区和一个战时电站(120kW),平时作为停车库(停车***辆属*类汽车库)和设备用房,2.***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工程建设审批决定书;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4.相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规范及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二、设计范围1.本工程设计包括红线以内的以下系统(1)0.4kV发配电系统(2)配电系统(3)照明系统(4)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5)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2.与其它电气专业的分工(1)成套设备(如污水泵、变频控制设备等),本设计仅预留至电源配电箱。

(2)通信系统设计由专业设计单位负责。

三、0.4kV配电系统1.负荷等级一级负荷:基本及应急通信设备、音响警告接收设备、应急照明和柴油电站配套风机等为一级负荷。

二级负荷:人防排水泵、电动脚踏人防进风机、人防排风机、照明、三种通风方式装置系统和洗消用电加热器等为二级负荷,人防区进风风机等其他负荷为三级负荷。

2.负荷计算平时负荷战时负荷战时发电机负荷计算根据计算,本工程选择设置一台连续功率为120kW带15s自启动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

3.供电电源(1)供电电压等级0.4kV,每个人防分区由本工程附设变配电所各引入2路独立0.4kV电源作为正常工作电源,战时电源引自本工程附设战时区域电站;在人防值班室内设电源总箱。

(2)一般场所应急照明系统的采用双路电源切换加设持续30分钟的EPS供电。

消防设备机房等火灾时需坚持工作的场所,其应急照明电源引自消防电源。

战时应急照明和通信等一级负荷在战时转换期间加设持续时间不小于人防隔绝时间(3小时)的EPS和UPS装置。

四、电力配电系统1.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及一般负荷以树干式供电为主。

a 一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互投。

b 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端(或适当位置)互投。

c 三级负荷:采用单电源供电。

2.本工程内所有电动机均采用全压直接启动方式,污水泵采用液位传感器就地自动、手动控制。

战时风机为手动控制,消防补风机、排烟风机采用就地控制与自动控制、消防中心集中控制三种控制方式。

3.人防内部柴油发电机组应具有停电自启动功能,TM1.2低压进线主开关欠电压脱扣器辅助触点引出柴油发电机组延时启动信号至柴油发电机控制柜,延时15S后自动启动发电机组,人防电站内的进排风机应具有与发电机组联动起停功能。

在控制室及每台柴油发电机组旁边设置联络信号,并具备以下功能:(1)控制室对柴油发电机房的联络信号,设置“起动”、“停机”、“增速”、“减速”;(2)柴油发电机房对控制室的联络信号,设置“运行异常”、“请求停机”、“故障停机”;(3)柴油发电机组旁的联络信号,设有该机组的输出电压表、频率表、电流表、功率表。

4.人防内部柴油发电机组应由专业厂家根据人防部门要求完成系统深化设计。

并在战时平战转换期间完成安装调试。

五、照明系统1.照明设备选择一般场所均选用带电子镇流器的高效节能荧光灯和其他节能型灯具,洗消间、水泵房选用防潮防水灯。

2.主要场所照度战时:值班室150lx;风机室、水泵房、滤毒室75lx;通道75 lx;平时:3.应急照明:(1)人员出入口、通道、防化通信值班室设置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采用集中式EPS作为备用电源,平时EPS 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战时EPS供电时间不小于防空地下室的隔绝防护时间3h。

(2)应急照明控制方式a、正常时在配电箱处采用就地控制。

b、火灾时分区自动控制点亮全部火灾应急照明灯。

c、疏散指示灯为常亮。

六、设备及管线选型及安装1.设备安装(1)本工程人防电源配电箱、控制箱、信号箱应选用具有防潮防霉性能好的产品。

(2)人防电源配电箱采取落地式安装,箱底应高出地面100mm以上,可采用槽钢框架或混凝土做箱体基础。

控制箱、信号箱明装,箱底距地1.2m。

通风方式信号控制箱设在防化值班室内,通风方式信号箱设在战时进风机房、排风机房人员出入口最里一道密闭门内侧。

有防护能力的音响信号按钮设在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侧,音响信号装置设在控制箱内。

(3)除图中注明者外,照明开关底距地1.3m;插座底距地0.3m。

2.线路选型及线路敷设(1)低压线路:非消防配电线路选用阻燃(B级)低烟无卤电力电缆(WDZB-YJY-1KV-),消防线路选用阻燃(B 级)耐火低烟无卤电力电缆(WDZBN-YJY);分支线路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或耐火电线(WDZB-BY-或WDZBN-BY)。

(2)桥架:采用热镀锌。

(3)保护管:室内所有线路采用金属焊接钢管(SC管),管线明敷(含吊顶内敷设)时,防腐要求采用热镀锌。

(4)应急照明和消防设备采用ZN阻燃耐火导线,明敷时穿金属管并作防火处理。

(5)穿越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电气管线及预留备用穿线钢管,应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管材应选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热镀锌钢管,管线应设置抗力片。

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的具体做法见07FD02第18、23、32页次。

在人防出入口处顶板下200预留6根SS50密闭套管。

(6)凡是穿过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电缆管线,均在设计图纸中逐一标注,并加注采用详图图号及密闭类型。

(7)电缆桥架水平安装时,除注明者外,底距地原则上不低于2.5m,桥架敷设时。

除电气竖井,配电室、技术层等处外,其余地方应加金属盖板保护。

电缆桥架内的电缆应在首端、尾端、转弯及每隔50m处设有线路编号、型号及起、止点的标记牌。

电缆桥架在穿越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处断开,电缆改穿密闭套管敷设。

(8)所有管线,桥架在穿越各防火分区隔墙处应采用防火包(EFF型无机防火隔板和PFB型阻火包结合用)封堵,封堵材料的耐火等级不应小于2.0小时。

(9)电缆桥架需经制造厂实地踏勘后,方可进行订货和安装。

固定桥架的支、吊架,通过金属膨胀螺栓进行安装。

(10)线路穿管敷设当线路较长或有弯时,应设过路盒(箱)两个拉线点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a、对无弯的管路,不超过30m;b、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转弯时,不超过20m;c、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两个转弯时,不超过15m;d、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三个转弯时,不超过8m。

(11)明敷管线,必须经角钢支架用管卡固定敷设,支架间距见下表(米)(12)导线穿管管径除图中注明者外,按下表选择管径:(13)管线穿越梁、柱、楼板时,均应预埋套管,施工时请与土建密切配合。

(14)配电线路中,导线颜色的选择应按以下要求:相线L(Y、G、R三相)分别采用黄、绿、红色,中性线N采用淡蓝色,保护线PE采用黄绿相间色,应急照明灯的充电线采用蓝色。

七、接地及安全1.本工程接地平面图见电施- 。

2.在防化通信值班室内应设LEB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详见图集02D501-2第15页。

3.本工程低压配电接地型式平时采用TN-S系统,当由区域内部人防电源供电时,采用TN-C-S系统,其PE 线在总箱处进行重复接地。

4.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要求建筑物内所有电气设备不带电金属外壳,各种金属支架,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总管,强、弱电井接地干线,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应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线采用-40x4镀锌扁钢,等电位联结应通过等电位卡子,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总等电位箱MEB设于地下1层1#变电所。

安装高度底距地0.5m。

安装方式为明装。

5.金属管道、人防门、门的金属框等电位联结,详见图集05SFD10第7-2页。

6.燃油设施防静电接地要求:人防电站内的金属输油管道及油箱应做防静电接地,非金属的输油设备应在其内部设置防静电导体引至外部接地,并与金属管连接;输油管的始末端、分支处、转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0.2~0.3米处,应做防静电接地。

输油管道与油箱的接头处应做防静接地跨接。

八、平战转换1.本工程专为战时一级负荷供电设置的EPS自备电源和移动电站及相关的附属设备和管线,设计到位,平时不安装,在临战30d转换时限内完成安装和调试。

2.本工程电气管线穿过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除平时有要求外,可不作密闭处理,临战时应采取防护密闭或密闭封堵,在30d转换时限内完成。

对于不符合一根电缆穿一根密闭管的平时设备的电缆,应在临战转换期限内拆除。

3.平时设计选用的吸顶安装的灯具,应在临战时加设防掉落保护网罩,日光灯的灯管两端应在临战时采用尼龙丝绳绑扎。

九、其它1.本说明未及之处,按现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进行。

2.本工程所选设备、材料必须满足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

所有开关、灯具、装置件、线缆、电子产品等必须具有国家强制性"3C"认证,对消防报警联动设备必须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3.本设计所选设备型号仅供参考,对招标所确定的设备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不应低于设计图纸中的要求。

4.施工时请与土建密切配合,当多根管线集中埋于墙内引上,或穿梁时,需经结构专业设计人员确认;强电井内在与正压风井贴邻的墙上安装设备应在墙上预埋铁件,其间距按设备安装要求。

十、选用标准图集目录十一、人防设备图形符号及主要设备材料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