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防设计说明书(全专业)

人防设计说明书(全专业)

1概要说明1.1工程概况本工程地块位于株洲市天元区,周边用地情况分别为:北侧为株洲市政协办公楼, 南侧为恒丰·水岸春天住宅小区,西侧为依江苑住宅小区,东侧为湘江。

基地周边路网结构:东侧为滨江南路,南侧为规划98路。

地块地形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设计标高以周边道路标高为基准,结合小区道路和地下车库对场地的竖向进行设计。

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为91793.06平方米。

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71267.31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为20525.75 平方米。

工程内人防地下室为附建式人防工程,布置在地下负二层。

其地面为高层住宅、商业、写字楼、公寓楼、区内景观及绿化。

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人防区内防火分区与人防分区相结合。

工程内平时为地下停车库及少量专供平时使用得设备用房.战时按甲类核六常六级人防地下室设计,共划分为3个防护单元,设计人防总建筑面积为5549平方米,掩蔽3449人。

1.2设计依据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2、《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 (2009 年版);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6、方案规划阶段相关要求及批复;7、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的相关设计要求及平时资料;8、人防主管部门关于本工程的相关批复或要求。

(见附录)1.3设计原则1、认真贯彻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2、平战功能转换措施经济可行,迅速安全;3、在满足战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重视平时使用功能的实现;4、主体设计在满足抗力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结构安全,防水措施可靠。

2建筑设计2.1建筑概况人防地下室布置在地下室负二层。

防护单元一为甲类核六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人防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人员掩蔽面积为1300平方米,掩蔽人数1300人 .划分为4个抗爆单元,防化等级为丙级,设三个人防战时出入口,其中口部1-1为主要出入口,可以直通室外,位于倒塌范围外,不考虑防倒塌棚架设计。

防护单元二为甲类核六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人防建筑面积为1409平方米, 人员掩蔽面积为915平方米,掩蔽人数915人,划分为3个抗爆单元,防化等级为丙级,设有三个人防出入口,其中口部2-1为主要出入口,可以直通室外。

位于倒塌范围外,不考虑防倒塌棚架设计。

防护单元三为甲类核六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人防建筑面积为1899平方米, 人员掩蔽面积为1234平方米,掩蔽人数1234人,划分为4个抗爆单元,防化等级为丙级,设有三个人防出入口,其中口部3-1为主要出入口,可以直通室外。

位于倒塌范围外,不考虑防倒塌棚架设计。

甲类核六常六级人防固定电站:人防建筑面积为241平方米。

电站采用两台60Kw柴油发电机组同时运行,电站设置独立的进、排风系统及排烟系统,电站降温采用风冷。

每个防护单元设有独立的进、排风系统。

口部设有扩散室、滤毒室、进风机房、简易洗消间、排风机房等设备用房,战时增设干厕、钢板水箱、防化值班室。

与非人防区之间设防护密闭门临战封堵。

2.2竖向设计本人防工程采用梁板结构型式,全埋布置在地下负一层,地下室负二层层高为4.2m。

主梁高考虑为1.0m。

室内在满足设备管线正常敷设的情况下,可保证最低使用高度为2.2m以上。

2.3口部设计1、本工程共设8个人防出入口,其中口部1-1、2-1、3-1为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其他号口部均为战时次要出入口。

2、战时主要出入口设计:口部1-1、2-1、3-1利用人防增设的室外楼梯出入口进行布置,口部出地面段均位于倒塌范围以外,不考虑防倒塌棚架设计。

口部处均设置扩散室、防毒通道、简易洗消区,并在防毒通道内及防护密闭门外均设置洗消水坑。

3、战时次要出入口设计:口部1-2、1-3、2-2、3-2、3-3均利用平时地下室消防楼梯进行布置,其中口部1-2、2-2、3-2设置有扩散室、密闭通道、滤毒室,并在防护密闭门外设置洗消水坑。

4、出入口宽度:每个人员掩蔽防护单元出入口总宽度按不小于0.3m/100人要求进行设计。

各单元疏散宽度详见下表:2.4主体设计1、本工程抗力等级为甲六级,除考虑核武器破坏还应考虑常规武器破坏。

抗冲击波超压0.05 Mpa,顶层防早期核辐射厚度满足要求。

2、主体防护措施:为满足工程平时功能的使用,本工程采用了平战转换的技术措施,局部采取临战前封堵措施。

按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所有临空墙上的平时所设较大洞口均采用防护密闭门的封堵方式。

所有平时设备管线及人防管线穿越人防区或防护密闭墙体和顶板时均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3、人防防护设备人防门:所有人防门的抗力等级按规范规定选用,钢筋砼单扇防护密闭门门槛高一律为150高,门上部至少有300高净空安装高度,钢结构活门槛平时不作门槛,只按洞口尺寸留洞作好预埋件并装好门,所有人防门施工过程中应在顶板预埋吊钩以方便安装。

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按规范设置防爆波活门,其型号经计算相应通风量确定。

防护单元之间封堵板:考虑平时汽车通行高度和宽度,封堵有关沟槽及构件在平时进行预留。

2.5设备及辅助房间设计1、通风设备房间:在口部1-2、2-2、3-2附近设置战时进风机房与滤毒房紧邻。

在1-1、2-1、3-1设置排风设备,与战时厕所靠近布置。

2、战时厕所:在口部四附近设置战时男女干厕,并设置前室,干厕便桶布置数量按男40~50人设一个,女30~40个人设一个控制。

3、战时配电通信及防化值班房间:在1-2、2-2、3-2附近设置战时防化通信配电值班室。

4、设备及辅助房间均在临战前采用200厚砖墙砌筑完成。

5、人防专用设备储藏室在平时采用200厚砖墙砌筑完成。

2.6防护设计1、战时主要出入口设防护密闭门一道、密闭门一道;2 、进、排风口设活门、扩散室等消波系统;3 、穿墙管线作防护密闭处理;4 、抗爆单元间设置抗爆隔墙;5 、人防区与非人防区间防护密闭门封堵;相邻防护单元间采用防护密闭封堵板封堵。

2.7平战功能转换设计1、概述:本工程平时作为汽车库,在战时作为二等人员掩蔽,在战时应做好使用功能的转换,清理场所,疏通各出入口,拆除与人防无关的管线、设备等,检修工程内部设备,确保工程内的通风、用电、给排水能正常使用,并构筑战时干厕,战时水箱等,确保人防工程在预定的时间内达到战时的使用标准。

战时应做好防护功能的转换,连通口部的转换,各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部临战封堵;防空地下室的对非人防区平时通行口的外部临战封堵。

2、各功能部分转换时限要求:该工程的防护功能转换,可分为早期转换、临战转换和紧急转换三个阶段。

早期转换应在30天内完成物资器材筹措和构件加工;临战转换应在15天内完成孔和构件加工;紧急转换应在3天内完成综合调试工作,达到战时使用状态。

3、各部分具体平战转换时限要求:(1)集水井,洗消水池,防爆地漏,排水出户管,进水引入管平时安装,与主体施工同步完成。

(2) 各类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平时安装,边框及预埋件与墙体施工同步完成,安装门扇在验收前完成。

(3)战时进排风口的悬摆活门平时安装,边框及预埋件与墙体施工同步完成,安装门扇在验收前完成。

(4)防毒通道,密闭通道,简易洗消间,滤毒室,扩散室与地下室主体同时浇筑。

(5)战时风水电系统平时预埋穿墙套管,临战转换时15天内敷设。

(6)战时排风口的超压排气活门与战时进风口的测压装置平时安装。

(7)战时人防专用房间:男女干厕、战时配电室,战时防化值班室,战时风机房,临战转换时15天内完成。

(8)抗爆挡墙与抗爆隔墙<沙袋>战时堆垒,临战转换时15天内完成。

(9)战时钢板水箱紧急转换时5天内消毒、清洁完毕并灌水。

(10)平战结合水池紧急转换时5天内消毒、清洁完毕并灌水。

(11)车道入口,非防护区入口的人防门关闭与封堵战时施工,紧急转换时3天内完成。

说明:以上临战转换以当地主管部门规定为准。

2.8建筑装修及防水本工程平时作为停车库,按一般装修要求设计,仅作水泥地面、墙面刷白,设备用房吸音、防潮处理。

底板、侧墙防水等级为一级,顶板防水等级一级,防水措施采用砼自防水,外墙附加卷材防水措施。

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应抹灰。

人防设备用房及通道的墙面、顶面、地面均应平整光洁,易于清洗。

3结构设计3.1设计依据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计算软件为PKPM(版本为201312)6.盈建科结构计算软件7.理正人防工程结构设计3.2设计概况本工程人防部分按甲类六级设计,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防航弹抗力级别为6级,打击方式为非直接命中,防护结构按距离外墙水平距离10米处地面爆炸考虑,口部防护设备按航弹MK83在口部外10米处爆炸考虑。

抗冲击波超压0.05Mpa。

本人防工程位于该地下室的地下二层。

人防荷载选值1、顶板结构:顶板主楼部分为梁板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顶板由战时荷载起控制作用,梁板按弹塑性结构计算。

a.常规武器作用下,取等效荷载取q ce1=30kN/m2,核武器作用下不考虑上部建筑影响,核武器作用下结构等效荷载取q ce1=60kN/m2,抗力级别核6级。

q e1=60kN/m2 2外墙:根据地勘报告提供数据计算该项目含气量a1≤0.1%,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核武器作用下结构等效荷载査规范表4.8.3-2,钢筋混凝土外墙取q ce2=45 kN/m2常规武器作用下结构等效荷载査规范表4.7.3-2,顶板顶面埋置黏土深度小于1.5m,,抗力级别6级,钢筋混凝土外墙取q ce2=40 kN/m23、地下室底板:防空地下室底板不考虑常规武器地面爆炸作用。

(纯地下室)底板按采用桩基础。

考虑25KN/M2的人防等效静荷载,配筋以平时荷载起控制作用。

4.地下室柱:按照《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4.9.3荷载组合规定,控制荷载为战时使用荷载,柱轴压比及配筋按照战时结构整体计算结果控制。

剪力墙、柱考虑60(KN/M2的人防等效静荷载+平时荷载计算。

其余人防各部位的等效静载如下:3.3结构选型本工程人防地下室顶板部分均采用梁板结构。

3.4荷载组合本工程采用的荷载组合有三种:a.平时使用状态的结构设计荷载;b.战时常规武器爆炸等效静荷载与静荷载同时作用;c.战时核武器爆炸等效静荷载与静荷载同时作用.并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作为设计依据.3.5结构材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混凝土采用C35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P6,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人防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工程外围护结构及水池水库为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钢筋:采用HRB400级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