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武术——健身短棍》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武术——健身短棍单元教学计划
适用年
初三
级
所需时
7课时每周3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体育爱好为目标。
通过武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学习,了解武术运动,掌握健身短棍技术,逐步提高基本技术的动作质量,使学生体验到武术运动的乐趣和价值。
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培养学生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
健身短棍是《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武术章节部分,初中所学的短棍,长一米左右,比竞赛所用的棍短一些,便于学生学练,其棍法与长棍相同。
短棍套路由12个动作组成,其中包括劈、拔、戳、盖、抡、挑等棍法。
其运动特点是快速勇猛、刚劲有力,有“棍打一片”的说法。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介绍所教短棍的名称,知道健身短棍的动作名称及动作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健身短棍的兴趣,加深学生
对武术运动的理解。
学习短棍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健身短棍基本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短棍教学,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较好地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勤学苦练,自尊自信,尊重爱护同伴的优秀品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2.提高运动技能的水平,增强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
3.增强体能;
4.在体育活动中能够获得成功感;
5.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武德包括哪些内容?在现代社会应如何传承和发扬?2.怎样使你的棍术动作协调、连贯、到位,体现武术的精、气、神?
3.创编棍术套路需要攻守平衡吗?
专题划分专题一(2课时):棍术的基本握法,及各类身体素质练习专题二(3课时):健身短棍的套路
专题三(1课时):健身短棍的复习与棍术动作的创编
主题四(1课时):学习持棍礼,表演、评价。
其中,专题三中的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棍术的基本握法,及各类身体素质练习
所需课
时
2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认知目标:了解健身短棍的特点和部位名称,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技能目标:掌握健身短棍的基本握法,70%以上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握法。
3.体能目标: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怕苦的精神以及敢于展现自我的优良品质。
专题问题设计1.游戏“喊数抱棍”
2.健身短棍的部位名称?
3.健身短棍的基本握法有哪些?
4.课课练:跳绳,你会多少种跳绳的方法?请于展示。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展示图片5张,棍41根,操场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
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
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
骤。
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1.游戏“喊数抱棍”
2.学习棍的部位名称。
3.学习棍的基本握法
4.
课课练:徒手跳绳。
第2课时:
1.游戏“跳棍接力”。
2.基本棍法。
3.课课练:蛙
评价要点1.动作的掌握。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
评价指标:动作是否准确、到位、协调、有力,路线是否清晰。
2.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评价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
评价指标:(1)学生对参加活动是否积极。
(2)在学习中是否敢于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
(3)活动中能相互交流和合作,体现小组合作精神。
3.资料收集与处理的能力
评价方法: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1)能否快速、准确的通过多种电子或非电子
渠道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
(2)能将收集的资料、图片、视频详细整理,制成简报。
专题二健身短棍的套路
所需课
时
3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运动参与:能主动参与到健身短棍套路的学练过程中
2、运动技能:掌握健身短棍的动作方法,做到动作到位、协调连贯有力。
3、身体健康:发展柔韧、协调、力量等素质。
4、心理健康:通过小组展示能够体验到成功感。
5、社会适应:懂得武术的礼仪。
在学习技能、互教互学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团结协作。
专题问题设计1、通过练习哪位同学能把棍舞动的像孙悟空那样精彩。
2、通过在健身短棍的学习中你了解了几种棍术的攻防动作,举例说明。
3、少林棍僧曾棍救唐王李世民而名扬天下,你们学好棍术
能否保家卫国?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1. 多媒体教室投影仪
2. 常规器械:挂图、棍41根
3.场地:操场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
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
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
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课:观看电脑视频动作点击打开链接和挂图要点介绍,学生自己模仿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纠正动作,互相指导。
1、根据老师的展示示范,学生学习预备式——第四动:撤步盖把。
2、小组内讨论,相互纠正总结。
3、大家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改进技术动作。
第二课: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亲身体验,总结归纳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采用练习与合作---评价与修正---总结与改进。
1、小组发表自己的心得并展示成果。
教师积极评价。
2、教师归纳总结,讲解正确的动作要领,进一步强调重难点。
3、教师示范。
第五动:独立劈棍——第八动:弓步劈棍
第三课: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对动作有了基本的感触,仔细体会动作的发力运劲的顺序更好的学习最后四个动作。
1、首先做基本步法的练习,复习前两节课的练习。
2、根据老师的示范学习第九动:跟步挑把——收势。
3、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小组进行巩固练习。
4、教师随时给予评价。
评价要点一、体能与运动技能(占70%)
评价标准:
优:身械合一,连贯完整,能灵活,自如的使棍和动作配合。
身随械动,械随身转,演练棍不触地、触身、脱把,动作连贯,力量充沛,攻防意识强。
动作规范、正确。
良:身械比较合一,也比较连贯完整,能较灵活、自如地使棍和动作配合。
身械较协调,演练时有些动作有触地、触身、脱把现象,攻防意识较强,动作比较规范、正确。
中:身械合一,动作连贯完整一般,能比较灵活、自如的使棍和动作配合。
有时棍触地、触身、脱把现象比较明显。
不能把攻防意识体现出来。
动作规范、正确一般。
差:不能身械合一,动作不连贯、路线不清楚,棍触地触
身、脱把的现象比较严重,动作不到位。
二、态度行为(占20%)
1.课堂出勤(10%)。
全勤得10分,因病、因事等原因缺勤一节课扣5分,缺勤2节课以上者,评价以不合格计。
出勤以教师和体育委员的记录为准。
2.课堂表现(10%)。
按学校要求穿校服上课,能积极参与和敢于展示自我,在课中能与同伴合作,为团队争光。
先由体育委员和组长进行评价,再由体育教师综合评定。
三、基础知识(10%)
根据学生掌握的简单的武术理论知识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