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

11
饮食行为上的主动性表现为自我做主,对 父母要求其进食的食物产生反感甚至厌恶, 久之导致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和营 养不良。
3~6岁小儿模仿能力极强,家庭成员,尤 其是父母的行为常是其模仿的主要对象。 家庭成员应有良好的膳食习惯,为小儿树 立良好样。
12
存在的问题:尚未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和卫生习惯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 (3—6岁)
东方明珠幼儿园 叶丽花
1
特殊年龄阶段的人群营养与膳食
婴幼儿期:出生~3岁 学龄前期:3~6岁 学龄期: 7~12岁 青少年期(13 ~ 18)
2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3—6岁)
第一节生理及营养特点
特点: •体格生长速度减慢 •智力发育加速 •活动和交往能力增强 •疾病发病减少,易发生意外事故
10.42 5.78 47.05 13.63 11.69
食物
鲜赤贝 红螺 牡蛎
蚌肉 章鱼
含量
11.58 10.27
9.39 8.50 5.18
26
(二)维生素
1.维生素A
对生长发育,尤其是对骨骼生长有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严
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存。 WHO估计,全世界约400万学龄前儿童有不同程度
3
(一)身高、体重稳步增长,相对较慢
身高约增加5-7cm/年,体重增加2kg/年; 神经细胞的分化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
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 行。 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生长追赶”
4
3-6岁儿童的体格(自我)评价
体重:每年增加2~2.5公斤 公式估计:年龄×2+8(公斤)可有±10%波动
33
选购食品时供参考
含钙丰富的食品:牛奶、豆制品、虾、鱼鳅、黑 木耳、花生仁等(粮食和禽畜肉含钙很少)
富含铁、锌、维生素A的食品:动物血、肝、红肉、 虾、黑木耳、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豆等
含碘多的食品:海带、紫菜、蛤蜊、海鱼等海产 品
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靠多晒太阳;必要时可加服 鱼肝油
34
3.制定合理膳食制度学龄前儿童胃的容量 小,肝脏中糖原储存量少,又活泼好动, 容易饥饿。学龄前期儿童以一日“三餐 两点”制为宜。
优质蛋白质、钙和B族 VC、VA和膳食纤维 提供能量
36
三、膳食安排
每天理想的进食量(供参考)
粮谷类 150~200克
禽畜肉、豆制品 50~100克
鸡蛋 1个
蔬菜
200~300亳升
水果
植物油
20~25克 水
150克
牛奶
50~100克 鱼(虾) 50克
500~1000亳升
每周一次富铁的肝脏或血,一次富碘、锌的海产品; 烹调:软饭逐渐转变成普通米饭、面条及包点;
1.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每日膳食应由适宜数量的谷 类、乳类、肉类(或蛋或鱼类)、蔬菜和水果类五大 类食物组成,在各类食物的数量相对恒定的前提 下,同类互换,做到膳食多样化。
2.专门烹调,易于消化烹调成质地细软、容易消 化的膳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向成人膳食过渡。
32
膳食搭配的原则
食物应多样化、粗细粮搭配 配膳要荤素合用(乳、蛋、肉、豆、蔬菜等) 注意合理烹调,保持色、香、味和卫生 进食的量应与儿童的活动、体重相适应
4.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养成不偏食、不挑 食、少零食,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 口味清淡的健康饮食习惯。
35
二、食物的选择食物分类
食物分类
供给主要营养素
谷、麦、杂粮等主食 动物性食物乳类、蛋、鱼
虾、禽、畜类) 豆类及其制品 蔬菜、水果类
•油、糖类
碳水化合物、B族
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 VA、VE和脂肪
37
提倡每天吃3餐2点,分配如下:早餐 30%~35%;中餐40%;;晚餐30%~ 35%
每餐约半小时,细嚼慢咽,情绪愉快, 气氛和谐.
38
应避免食物
1.整粒的硬果如花生、瓜子、杏仁及整粒的 各种豆类不宜学龄前儿童食用,因为这些食物 易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应煮烂、磨碎或制酱 后食用。
2.带刺和骨的食物如带刺的鱼、带壳的虾蟹、 带骨的肉不宜学龄前儿童食用,因为刺和骨可 能梗住食道或引起咽和食道的损伤,这些食物 应去刺去壳去骨后再食用。
过量的膳食纤维:肠道易膨胀,引起胃 肠胀气、不适或腹泻,影响食欲和营养 素的吸收。
29
第三节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营养与平衡 膳食
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 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 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 14.4%。
生长迟缓率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 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
Z评分=体格指标实际测定值-体格指标参考值中位数 体格指标参考值标准差
6
(二)咀嚼及消化功能仍有限
3岁儿童20颗乳牙已出齐。6岁时第一颗恒 牙可能萌出。
咀嚼能力仅达到成人的40%,消化能力也 仍有限,尤其是对固体食物需要较长时间 适应。
保证营养,食物多样化,促进食欲.
不能过早进食家庭成人膳食
39
3.刺激性饮料含酒精的饮料,含咖啡 因的浓茶、咖啡、可乐,刺激性调 味品辣椒等均不宜儿童食用。
7
主要营养问题
无规律,偏食,零食; 微量元素,如铁、锌及维生素的缺乏; 农村 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 城市 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运动减少
造成的肥胖。
8
9
10
(三)智力发育迅速,是逐渐形成个性和 养成良好习惯、品德的重要时期。
3~6岁儿童的神经心理测评
精细动作逐渐协调 思维活跃、有求知欲、模仿性强 语言逐渐丰富、喜爱交往 生活能自理、树立良好习惯
14
北京市儿童超重和肥胖 的流行特点
北京市2000学龄前儿童(2~5岁)超重检出率、 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8%和6.8%;美国2000年 的报告水平(20.6%和10.4%)
北京市学龄前男童肥胖检出率是女童1.5倍,美 国女童肥胖率高于男童。
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比例高达44%(男性5l%,女性 34%),已接近美国52%的水平
儿童期用于生长的锌每公斤体重约23~ 30 g。参考摄入量是12mg/d。
25
锌的良好来源:动物肝脏、瘦肉、鱼贝类、牡蛎、 蛋类等。
含锌较高的食物mg/100g
食物
含量
小麦胚粉 23.4
花生油
8.48
黑芝麻
6.13
口蘑白菇 9.04
鸡蛋黄粉 6.66
食物
含量
山羊肉 猪肝 海蛎肉 蛏干 鲜扇贝
量过高,防止超重和肥胖。
18
四、碳水化合物
学龄前期儿童基本完成从以奶和奶制品为 主到以谷类为主的过渡;
谷类是其能量的主要来源。每日每公斤体 重约需碳水化合物15g,约为总能量的 50%~60%;
不宜用过多的糖和甜食。
19
五、微量营养素
(一)矿物质 1.钙为满足学龄前儿童骨骼生长,每日平均骨
30
我国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城市为 3.0%,农村为11.2%;
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城市为29.0%,农 村为49.6%。
主要营养学问题:
不良饮食习惯:无规律,偏食,零食 铁、锌及维生素缺乏 农村:蛋白质、能量摄取不足 城市:肥胖
31
一、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原则
骼钙储留量为100mg~150mg 钙需要量3岁为 350mg/d,4~6岁为450mg/d。 食物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5%。适宜摄入量是 800mg/d。UL为2000mg/d。 奶及奶制品是儿童最理想的钙来源。每日奶的 摄入量应不低于300ml/d,也不宜超过600ml/d。
20
2.碘
WHO估计,世界有8亿人口缺碘,我国约 4亿,孕妇、儿童是对缺碘敏感的人群。
学龄前儿童碘的参考摄入量是50 g/d,UL 是800 g/d。含碘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
为保证这一摄入水平,除必需使用碘强化食 盐烹调食物外,建议每周至少安排1次海产 食品。
21
3.铁
铁缺乏引起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疾病。
学龄前儿童铁缺乏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儿童生长发育快,需要的铁较多,约每
的维生素A缺乏。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 摄入量为600 g/dUL值为2000 g/d。 每周摄入1次含维生素A丰富的动物肝脏,每天摄入
一定量蛋黄、牛奶,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鱼肝油,
27
2.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是能量代谢必 需的营养素,促进其生长发育方面有重要 的作用。
进餐注意力分散,时间延长,食物摄入不足; 5~6岁儿童具有短暂地控制注意力的能力(约15
分钟)。但注意力分散:饮食行为上的表现为不专 心进餐,吃饭时边吃边玩,使进餐时间延长,食 物摄入不足而致营养素缺乏。 卫生习惯差:肠道寄生虫或传染病,营养缺乏等。
13
第二节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与参考 摄入量
B族维生素常协同发挥作用,缺乏症可能混 合出现。
典型的维生素C缺乏症在临床上已不常见, 但亚临床缺乏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受到特别 的关注。
28
(三)膳食纤维
适量的膳食纤维是学龄前儿童肠道所必 需的。
美国2岁以上幼儿膳食纤维的每天推荐量: 年龄+5g
膳食纤维来源:全谷类、蔬菜、水果和 蔬菜等。
可通过影响细胞色素酶的活性影响能量的产生, 行为上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和睡眠时间延长。
临床表现为听力减弱、视力减弱,学习成绩不 佳。
对免疫力、行为和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性影响。
对儿童智力发育的损伤,即使补充铁剂纠正了
铁缺乏,其智力仍然不能达到正常儿童应有的
水平。
24
4.锌
儿童生长障碍 性幼稚症 食欲不振、味觉减 皮肤干燥、粗糙 创伤愈合不良、易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