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隧道结构防排水工程施工方案(排水盲管 防水板 止水带)
隧道结构防排水工程施工方案(排水盲管 防水板 止水带)
2.2 在施工方案中,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2.3 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快速施工技术,无轨运输,开挖先行,仰拱及回填紧跟,确保基底不受破坏。
防排水施工方案编制做到施工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相结合,重点突出、内容全面。
(3)设计基线以下69cm设置中央排水沟,中央排水沟位于隧道中线处;纵向每隔100m设置一处检查井。
(4)隧道边墙底部横向每隔10m设置一道ф100HDPE单壁无孔波纹管排水支管,使背墙水排入中央排水沟内。
(5)车行、人行横通道边墙底排水暗沟通向主洞中央排水沟。
(6)路面基层下纵向贯通设置MF1435塑料盲沟(断面14*3.5cm,自带无纺布包裹),在仰拱回填施工缝处设置横向MF1435塑料盲沟,将路面下毛细渗水引入到中央排水沟。
(7)横向ф100HDPE单壁无孔波纹管排水支管与MF1435塑料盲沟交错布置。
(8)路面水通过路面排水浅槽(7*8cm)排至洞外。
图1 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6.2 排水盲管施工
排水盲管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定位→安装锚栓→捆绑盲管→盲管纵向环向连接。
6.2.1 环向排水盲管施作方法
隧道拱墙设ф50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环向盲管每隔10m设置,并采用三通接盲管与纵向盲管相连。
衬砌类型统计表1-1
序号
衬砌类型
衬砌长度(m)
左洞
右洞
主洞
1
单压明洞
/
7
2
Ⅴ加强
73.5
82
3
Ⅴ浅
41.5
51
4
Ⅴ
290
254
5
Ⅳ
1728
1724
6
Ⅳ变
20
20
停车带
7
Ⅳ停
100
100
转换带
8
Ⅳ转
90
120
横通道
9
Ⅳ车
60/2处
10
Ⅴ人
24.943/1处
11
Ⅳ人
90/3处
12
Ⅳ联
70.324/2处
隧道主洞内轮廓为三心圆曲边墙结构,上半圆半径为553cm,隧道总高7.15m,净高为5m,净宽为10.25m,设计时速80km/h。隧道洞口段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设置明洞,其余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砌,即以系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喷射砼等为初期支护,模筑砼或钢筋砼为二次衬砌支护,并在两次衬砌之间铺设PVC防水板+无纺布,二次43;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施工缝中间位置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隧道衬砌类型、衬砌断面型式、结构尺寸方案设计,主要采用工程类比法,结合构造要求,根据围岩级别确定相应的支护类型。
1.3《公路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2009
1.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1.6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7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2、编制原则
2.1优先考虑安全、质量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确保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4、目的
明确隧道防排水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防排水作业施工,减少和杜绝隧道结构渗漏水的发生,满足隧道防排水设计和规范要求。
5、适用范围
适用于攀大高速公路TJ10合同段灰嘎隧道(灰窝端)二次衬砌防排水作业,包括防水板、纵环向排水盲管、背贴式止水带及中埋式止水带安装作业等。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工程项目
隧道结构防排水工程
施工方案
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XX高速项目经理部
2016年8月
编 制:
审 核: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隧道结构防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工程概况
3.1主洞概况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灰嘎隧道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太平镇境内,进口为红岩村灰力苏组。灰嘎隧道全长4716米,最大埋深529m,为分离式隧道,按长度分属特长隧道。TJ10分部范围内(灰窝端)左线起于ZK28+545,止于LZK30+888,左线长:2343米;右线起于K28+516,止于LK30+874,右线长:2358米。
6.2.2 纵向排水盲管施作方法
纵向排水盲管沿纵向布设于左、右墙背后,ф100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外裹无纺布)各一道。
6、施工方法及操作步骤
6.1 防排水设计
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
隧道防水等级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等级标准,衬砌结构不允许渗水,表面无湿渍。
本隧道防水系统组成:
(1)除仰拱部位外全洞满铺防水层,防水层采用“一布一膜”(即:无纺布+普通EVA防水板),防水板厚1.2 mm, 无纺布300g/m2;隧道衬砌沉降缝中间位置设置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施工缝中间位置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2)模筑砼采用防水砼浇筑,其抗渗等级为S8。
排水系统组成:
(1)墙背均匀铺设环向ф50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计量间距取为10m,每处设2根;有集中股水处用ф50HDPE单壁无孔波纹管直接引排至中央排水沟内。
(2)隧道左右边墙背后设置ф100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外裹无纺布)各一道,其纵坡与路面纵坡一致。
主要围岩衬砌类型,主洞:Ⅴ加强、Ⅴ浅、Ⅴ、Ⅳ、Ⅳ变;停车带:Ⅳ停;转换带:Ⅳ转;横通道:Ⅳ车加强Ⅳ车、Ⅴ人、Ⅳ人、Ⅳ联。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80km/h;洞内路面设计荷载:公路-I级;隧道建筑限界:主洞净宽10.25m,净高5m,行车道(m)3.75×2,侧向加宽(m)0.5+0.75,检修道(m)0.75×2。
该隧道平、纵面及超高设计:进口段左右线均位于圆曲线上,曲线半径分别为R左=730.139m,R右=754.623m;隧道左线纵坡(%/m)为2.5/95,-1.655/2247,右线纵坡(%/m)为2.5/74,-1.63/2284(灰窝至半边街方向下坡为负);路面横坡:单向坡2%(直线段),超高不大于±4%;洞身平面线形:圆曲线+Ls=270m缓和曲线+直线,隧道灰窝端左右线净距最小值为13.3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