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说明 (2)二、质量目标 (3)三、安全目标 (3)四、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3)五、工程简介 (4)六、主要施工部位及工程数量 (6)七、施工技术要求 (7)八、资源配置 (11)九、施工准备 (13)十、施工工艺及方法 (14)十一、检验与试验 (36)十二、工期保证措施 (37)十三、特殊季节施工措施 (40)十四、施工组织结构及质量保证 (40)十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证措施 (45)十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52)十七、文明施工措施 (56)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首件方案一、编制说明一) 、为加强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质量,确保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根据与业主签署的施工承包合同书,特编制本实施性施工方案。
作为今后施工作业的指导依据,避免盲目施工而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以我部现有的施工力量和历年来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的经验作为基点统筹考虑全部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
三) 、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工、料、机具设备等计划仅作为指导施工参考用,不作为最后的供应计划。
如各项数量若有出入时,应以施工预算中的数量为准。
四)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1、《施工承包合同书》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2003)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50-93)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0、《溧水区美丽乡村主干路工程A3 标施工图设计》二、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国家、交通部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确保创省部级优质工程,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
三、安全目标杜绝因工死亡、重伤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2%。
以内,杜绝火灾、重大机械破损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指标达国标。
四、环保、水土保持目标在当地环保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有关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达到环保标准。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施工时段及机械噪音,防止噪音污染影响施工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
2、控制粉尘污染,保护人民健康。
3、保证原有交通的正常通行和维持沿线村镇的居民饮水、农田灌溉、生产生活用电及通讯等管线的正常使用。
4、确保施工沿线排水通畅,防止积水现象发生。
五、工程简介本标段被天生河特大桥隔为两段:“晶桥至天生河大桥段”起自S246 连接线(晶桥段)终点,经云海特种钢铁厂北侧,折向北在石臼湖圩区边缘布线,至晶桥洪蓝分界河后向西,经上庄、薛家嘴、上港村东侧,蒲塘集镇南侧后与G235 平交,止于绿岛蔬菜基地南侧边缘,接拟建的天生桥河特大桥,“晶桥至天生河大桥段” 全长7.238km,含管涵22 道、盖板涵6 道,沿线有桥梁标段的中小桥5 座。
天生桥河特大桥之后,本标段向西经仓口村、庙东北侧、溧水良种场、李家圩南侧、杨公村北侧、东旺村和茅村之间,继续向西经南村头、汤村头、与安徽省S314 衔接,“天生河大桥至明觉段”全长9.972km,含管涵27道、盖板涵10道。
沿线有桥梁标段中小桥11座。
路基排水工程1、路基路面排水采用了土质碟形边沟、暗埋盖板沟、盖板边沟、急流槽等排水方式。
2、路面排水双向横坡段的路面水均以漫流的形式直接排入边沟。
对于因平曲线超高所形成的单向横坡路段, 其曲线内侧路面水的排出与上述方式一致,平曲线外侧路面水的排出则结合中央分隔带填土绿化进行设计。
3、中央分隔带排水对于整体式路基:为配合中央分隔带填土绿化,美化路容、避免单向横坡路段曲线外侧的路面水沿填土绿化层下渗和不至在曲线内侧行车道产生过大水垫,除在绿化填土下碎石盲沟底部3 厘米厚砂浆找平层和设机织防渗土工布以形成隔水层外,还于曲线外侧中央分隔带边缘设置纵向排水沟,与纵向盲沟、集水竖井、横向排水管一起组成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
纵向排水沟位于超高路段曲线外侧路缘带处,盖以梳形盖板,汇流曲线外侧路面水;隔水层以上设置盲沟以排除绿化填土层中之渗水和汇集纵向排水沟中的路面水,再通过横向排水管引入路基边沟,将曲线外侧路面水引入边沟。
中央分隔带内纵向盲沟和横向排水管,排出中央分隔带绿化填土层中之渗水。
全线路基防护形式主要有;1、锚杆挂网防护,2、三维网喷薄植草防护,3、砼预制块防护,4、喷薄植草防护,全线路基、路面排水形式主要有;1、土质碟形边沟,2、M7.5浆砌片石暗埋盖板沟,3、砼预制块边沟,4、M7.5浆砌片石急流槽,5、M7.5浆砌片石方沟,6、M7.5浆砌片石平台截水沟、M7.5浆砌片石坡顶截水沟。
7、中央分隔带纵向排水沟、碎石盲沟、集水井。
六、主要施工部位及工程数量路基防护路基、路面排水七、施工技术要求1、材料要求所用原材料砂、石料、水泥、碎石、土工材料、钢筋、水及混凝土预制件等,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①石料(1)、石料应取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合格采石场,开采得到。
(2)、石料的石质应坚硬、密实、坚固,色泽均匀,能抵抵抗风化和水流的冲蚀,没有裂缝或其它构造组织上的缺陷。
(3))工程中采用的各种石料应在开工前将其样品提供工地试验室试验,并将其抗压强度的试验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未经批准的石料不得使用(4)、石料不得粘有泥土、油渍或其他有害物质,如有则应进行清洗。
②片石(1)、单块片石的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cm。
(2)、用作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
③砂浆、混凝土(1)、混凝土、砂浆所用的水泥、砂、碎石和水应符合规范要求,砂应采用中砂。
当用砌筑片石时,砂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mm。
(2)、混凝土、砂浆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3)、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已通过试验确定,其抗压强度达到相应标号的要求。
当变更混凝土、砂浆的组成材料时,其配合比将重新通过试验确定。
(4)、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的试验按每台班取三组试件作抗压试验,当混凝土、砂浆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重新调整配合比,直至强度符合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5)、混凝土、砂浆全部使用机械拌和。
机械拌和的时间不应小于3 分钟。
经拌和的混凝土、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且应随拌随用,一般应在3 时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 C 时,应在2 小时内使用完毕。
在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泌水的混凝土、砂浆,浇注、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混凝土、砂浆不得重新加水拌和使用。
(6)、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砂浆在不同的工点而使用拌和机进行分散拌和,即拌即用。
④砂砾砂砾材料应洁净,不含有害杂质,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它们必级配优良并为非塑性。
⑤渗水、防水土工布土工布动态穿孔、刺破强力、纵横向强力比、平面内水流量、湿筛孔径、摩擦系数、抗紫外线性能、抗酸碱性能、抗氧化性能、抗磨损性能、蠕变性能、拼接强度等均应符合要求。
⑥UPVC PVC管UPVC PVC t直径、壁厚、接头、接头连接均应符合要求。
2、施工基本要求防护工程①.浆砌片(块)石砌石工程(1)、砂浆应按设计施工配合比配制。
(2)、基坑承载力、内部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砌筑应分层错缝,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
(4)、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的设置位置、质量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混凝土挡土墙及实体(1)、基坑承载力、内部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符合试验规定。
3)、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及实体片石参量不得大于混凝土总量的25%,片石摆放均匀(4)、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施工缝整齐,无蜂窝麻面现象。
(5)、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的设置位置、质量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③.墙背填土技术要求(1)、回填材料均应是透水性材料或设计规定的材料,严禁采用有机土、腐殖土、垃圾、盐泽土等不合格填料,填料中不得含用树根、草皮等杂物。
(2)、墙背回填必须和挖、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纵向接缝必须设台阶。
(3)、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75%方可填筑。
(4)、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
排水工程①各种边沟、排水沟基本要求(1)、各种边沟、排水沟砌体的砂浆和构件混凝土配合比准确,砌缝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
(2)、基础设有伸缩缝时应与墙身伸缩缝对齐,填缝材料饱满。
(3)、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整齐、无裂缝、空鼓现象。
②急流槽基本要求(1)、急流槽所用的混凝土及砌筑砂浆强度应满足图纸要求,配合比准确,砌缝砂浆饱满,槽内抹面平整、直顺。
2)、进口汇集水流设施、出口设置消力槛等应砌筑牢固,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
(3)、槽内抹面平顺无裂纹。
(4)、设置坡度顺直,无折坡现象。
③盲沟、渗沟基本要求(1)、盲沟、渗沟采用的材料规格、质量应符合图纸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土工布的铺设应拉直平顺,接缝搭接要求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3)、设置反滤层应用筛选过的中砂、粗砂、砾石等渗水性材料,按图分层填筑。
(4)、排水层应采用石质坚硬的较大粒料填筑,以保证排水孔隙度。
(5)、反滤层应层次分明。
(6)、进出口应排水通畅。
④集水井(1)、井基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方可砌筑井体。
(2)、砌筑砂浆配合比准确,井壁砂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密实光洁。
(3)、井四周不得有积水。
八、资源配置1、施工人员配置①管理人员配置对每施工作业点我部将根据圬工砌体结构形式、工程数量及相应的技术难度系数,配置包括主要生产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现场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相关管理人员②施工工人配置对每施工作业点我部将根据工程数量、节点工期及相应的技术难度程度和现场实际情况配置包括普工、砌筑工、模板工、混凝土工、钢筋工、电工、机械工、修理工等相关施工工人。
2、每施工作业点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以上机械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结构形式进行合理调配九、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祥细审核,测量人员按设计院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测量。
先确定结构物的中心线、边线以及路基坡比、宽度、各部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基坑精确定位无误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复核。
各种原材料在施工前必须具备相应的材料检验报告,合格材料才能进场。
2、现场准备贯通施工便道,平整施工现场场地,为下一步施工创造有利环境。
每个施工点必须设置施工标志牌,标明桩号、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姓名、施工员姓名及监理工程师姓名。
砌筑所需的材料,如石料、碎石、砂等原材料按所需数量进行一定的储量准备,并按管理要求进行堆放,砂浆、砼拌和机和水泥库房中的水泥也必须准备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