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激性高血糖及血糖监测.ppt

应激性高血糖及血糖监测.ppt


SHG机理
糖异生增加
胰岛素抵抗
严重的 应激
血糖异常↑
对应激性高血糖的认识
1、作为应激后机体代谢调整的组 成部分,急性期胰岛素抵抗和继发 性高血糖本质是满足炎症反应与组 织修复的代谢底物供应。
2、并不是所有危重患者和不同阶 段都会发生应激性高血糖(也称为 应激性糖尿病或外科糖尿病,指血 糖≥11.12mmol/L)。
胰岛素典型效应器官是肝脏、骨骼肌、 脂肪组织。
胰岛素强化治疗 ------危重病患者中胰岛素的有益
作用
(1) 降低血糖,克服胰岛素 抵抗,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促进伤口愈合;
(2)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3)抗炎作用,减少氧自由基 的产生;
(4)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I)结合蛋白,提高血浆 IGF-I水平;
应激性高血糖及血糖 监测
SHG的概念
机体遭受感染、创伤、大出 血、大手术及急性中毒所致 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 为应激。
机体在应激情况下会出现一 系列神经内分泌紊乱,破坏 了原有生理状态下的平衡, 最常出现的就是糖代谢紊乱, 应激性高血糖(SHG)即是其 中之一。
高血糖的鉴别
有研究表明,对于危重症患者 血糖异常升高,不能轻言”应激” 导致有血糖升高来进行解释, 应该进一步明确或者排除患者 是否患有糖尿病,尤其是否认 既往糖尿病,有糖尿病病史的 患者。
3、急性期胰岛素抵抗发生,则体 内蛋白质、脂肪等代谢底物的利用 均会出现变化,对代谢平衡的影响 比单纯高血糖更为复杂。
4、高血糖与病情的关系:高危因 素。
高血糖对机体的潜在危害
高血糖
感染几率 增加
脑组织、肝组织 加剧炎症反应和
与心肌损伤
内皮损伤
胰岛素强化治疗-----相关含义
1993年北美“糖尿病控 制与并发症实验DCCT”中 首次提出。
2、采血方法的影响:如血液流 出方式、消毒试剂的选择
3、患者自身的影响:如水肿、 指面皮肤角质化增厚导致的采 血不足
4、血糖仪及试纸的影响:血糖
出现异常高血糖是应注意
静脉注射部位有无红肿 胰岛素是否加入三升袋 中 三通连接部位有无渗漏 静脉通路有无堵塞,有 无其他含糖液体滴入 若出现无法解释的高血 糖应考虑胰岛素失效的 可能
高血糖的调控?
胰岛素的选择 正规胰岛素起效快、 溶解度高、作用时间 较短,易于调节,是 唯一可经静脉注射的 胰岛素,做为首选。
高血糖的调控?
胰岛素素常用给药方式:
皮下注射 ;
续皮下注射;
胰岛素泵持
静脉给药;
微量泵持续
➢有专独
的静脉通路持续泵人
高血糖的调控?
胰岛素的抽取和保存
保存:开瓶后的胰岛素要注明 日期、时间、姓名,储存在28℃冰箱冷藏室内,保存时间尚 有争议,一般不超过两周。
抽取:严格无菌操作,使用前 认真检查核对型号、有效期及 性状确保计量准确,胰岛素及 输液瓶盖用75%酒精消毒。
小综结上所述:应激性高血糖为主的糖代谢紊
乱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
危重患者高血糖治疗的新指南 ---2009年5月
对于持续性高血糖的治疗,阈 值不应高于10.0mmol/L,就应 开始胰岛素治疗;
对于已开始胰岛素治疗的多数 危重患者,建议血糖控制范围 在7.8~10.0mmol/L;
为达到并维持控制危重患者的 血糖,首选静脉输注胰岛素;
危重患者高血糖治疗的新指南 ---2009年5月
低血糖及血糖波动的危害
其次,血糖波动有可能反映 了医疗上存在着对血糖控制不 够重视或对血糖监测的不够充 分,设置了不当的治疗目标, 治疗方案调整不够及时,在一 定程度上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发 生增加了血糖波动,从而导致 ICU患者死亡风险的增加;
最后,血糖波动作为氧化应 激的激发因素,影响了细胞的 增值和分化以及凋亡程序中的 某些通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 严重的损害,影响患者的预后。
指端为皮2~肤3m消m,毒采用方自法然流出
的方法
豆粒大采小血时进针深度
即可
试纸采干血燥保量存,防潮防湿
,不要触碰试纸的测试区
血糖试纸
高血糖的调危控重?病人的应激性高血糖状况 的评估: 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 年龄 既往用药情况 (如糖皮质激素等) 既往糖尿病史 住院前采用的控制方案 多数情况下的血糖水平 入院时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糖的摄入
胰岛素强化治疗 ------危重病患者中胰岛素的有益
作用
(5)增加肌肉蛋白合成; (6)抑制细胞凋亡,促进 破坏组织修复; (7)保护缺血组织;
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策略是达到 正常的血糖水平为目标,但往 往增加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
因此目前提倡采用“安全、平 稳、有效的血糖控制策略,同 时密切监测血糖,减少严重低 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为什么要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是临床上能够直 接了解机体实际的血糖水平, 有助于判断病情,反映饮食 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的效果,从而指导治疗方案 调整的一门科学技术。
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将直接影 响到血糖控制方案的严格执 行及患者的预后
如何监测血临糖床? 上常用的测定 方法:
1、全自动生化分析 仪测定法
高血糖的调控?
胰岛素的用量宜“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胰岛 素用量的同 时,兼顾以下因素对血糖的影 响: 患者疾病病程的演变 患者应激水平的改变 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营养支持与糖代谢紊乱
血糖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老年病人、意识障碍或接 受镇静地病人对胰岛素敏感 较高,易发生低血糖
重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胰岛素治疗能够
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改善机体的能量代谢,
进而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因此胰岛素治
疗做为改善机体代谢状态的一项重要方法,
是目前危重病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需 要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概念是 针对胰岛素常规治疗而提 出的。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血糖控 制目标是,空腹血糖 4.4~6.1mmol/l,餐后2 小时血糖,<8mmol/l,清晨 无低血糖发生,糖基化血
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素 主要的生理效应
介导组织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及处置
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
抑制糖异生、脂肪分解
低血糖处理
<3.3mmol/L停止输注胰岛 素,静推20~30ml50%GS 每半小时查血糖直到达到或 高于5.2mmol/L 重新开始输注胰岛素,新的 速度应该是原来的速度的50 %。 处理后仍低于3.8mmol/L, 立即通知主管医生。
监测血糖
面临问题?
为什么要监测血糖?
如何监测血糖? 如何调控血糖? 血糖管理的注 意事项?
2、连续动态血糖监 测系统
3、快速血糖仪测定 法
如何监测血糖?
☺因快速血糖测定仪取血简 单方便,可瞬间获取血糖值 及其相关代谢信息,故临床 较常用。
☺ 快速血糖仪的测定结果 是以生化分析仪血浆葡萄糖 浓度表示
☺临床常用的比色感应和氧 化酶原理法测定
血糖监测方法 有研究显示,不同手指指端血糖值有 差异;文献指出左手无名指指尖两侧 指甲角皮肤薄处为佳; 采血部位 0.1洗必泰>75%酒精不主 张用碘酒
✓凌晨3-4点钟,人体的各 种激素分泌水平偏低,当液 体中葡萄糖浓度低于先前 50%时,胰岛素的用量也应 相应的减少50%;
✓更换不同液体如:平衡液、 10%葡萄糖等;
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 1、输注液体的影响:如输注葡 萄糖的指端采血血糖偏高,输 注胰岛素的指端采血,血糖偏 低。药物因素如:维生素C可使 测定仪所用试纸在反应中产生 的过氧化氢还原而使血糖测定 结果偏低。
高血糖的鉴别
GHb是鉴别应激性高血糖和 糖尿病性高血糖的指标
GHb高低与血糖水平呈正相 关,它可以代表测定前4~12 周体内平均血糖水平,弥补 了常规血糖测定只代表瞬间 血糖不足。
SHG
1999年WHO颁布的高血糖 诊断标准,危重患者空腹血 糖≥7.0mmol/L;
2次以上随机血糖 ≥11.1mmol/L,即可诊断为 应激性高血糖或糖尿病。
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 白。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
剧烈头痛,全身肌肉抽动,昏 迷。
如仍得不到及时救治,最终 将导致死亡。
低血糖及血糖波动的危害
低血糖可诱发或加重各种心 律失常,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血糖波动有可能是患者疾病 严重程度的反映,在疾病影 响下自身调节的不稳定性的 表现;
静脉
皮下
起效时间 0.5-1小时 10-31分钟
达高峰时间 2-4小时 15-30分钟
持续时间 5-7小时 30-60分钟
半衰期 5-10分钟
2 小时
高血糖的调控?
皮下注射吸收很不规则, 不同部位的吸收可有差 别。
危重患者多数存在皮下 循环不良。
研究表明:与皮下注射 胰岛素相比,胰岛素持 续静脉给药能显著降低 接受冠脉搭桥术糖尿病 人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
有效的胰岛素输注计划是安 全、有效的,低血糖发生率 低;
为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达到 理想血糖控制,对于胰岛素 输注患者很有必要频繁进行 血糖监测。
低血糖
低血糖的定义 血浆血糖浓度低于
2.8mmol/L。
➢ 严重低血糖定义为血浆血糖 浓度低于2.2mmol/L。
低血糖
低血糖表现有:
肾上腺交感神经症状: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