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纵、违反劳动纪律。
根据三违产生和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将三违分为A、B、C三类。
A类是特别严重三违,即可能导致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三违;B类是严重三违,即危害程度仅次于A类的三违;C类是一般三违,即情节和后果较轻的三违。
三违行为分类表类属序号A类“三违”行为考核内容备注违章指挥1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的违章指挥。
2 违反“十不吊”规定指挥起重操作。
3 多台吊车联合作业无统一指挥;起重行车作业多人指挥。
4 发生事故后,未经许可指挥他人恢复生产。
5 指挥他人破坏事故现场。
6 在不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下,组织他人生产。
7 指挥安排无特种作业操作证人员进行特种作业。
8 指挥(私自带)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人员进入机房重地。
9 隐瞒险情,欺骗、诱使、强令别人进入危险区域或处于危险中。
10 批准使用不合格安全设施、装置。
11 施工(检修)现场立体交叉作业未采取安全措施。
12 管理人员在违章行为现场没有制止住违章行为。
13 指挥或批准使用未登记、未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
类属序号A类“三违”行为考核内容备注违章14 两米以上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未高挂低用。
15高处、立体交叉作业不正确戴安全帽、乱抛物件、未采取设置警戒区、未搭设防护棚等安全措施。
16 运行的皮带、辊道和机电设备等状态下手脚靠近传动部位或留长发职工作业未将发辫盘入帽内。
17 在易燃易爆区域动火未办动火证、无专人监护,没有落实安全措施。
18电、气等能源介质停和送未按规定执行停送牌制度。
未严格执行变压器室钥匙管理规定。
19 未严格执行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
20 无特种作业操作证人员独立从事特种作业或无上岗证操作特殊设备。
21皮带、辊道、机电设备等旁有人,未确认提醒就启动设备。
在轧制过程中,冒险处理中轧机、精轧机出口、安装水管等。
22 未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控制点进行定期检查。
23 吊运管道、设备等物件时,人作为配重。
24 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区域未按规定携带检测报警或防护装置。
25跨越运行中的皮带、辊道和机电设备及隔机传递工具物品;生产过程中穿越轧制线。
26 楼梯口、坑道口等临边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
27设备检修、施工等临时用电未按规定进行接地、接零,或未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等现象。
28 接电源时未验电;开关断电未挂牌;带电作业。
29 邻电作业未采取防范隔离措施。
类属序号A类“三违”行为考核内容备注违章作业30 行车检修时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区域。
31对带压容器、情况不明容器和易燃易爆容器未采取置换、清洗、检测合格;未消除其密闭状态;未办理动火证等措施盲目施焊作业。
32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超检验周期使用。
33吊车作业前未确认指挥信号、指令、车况运行路线和地面环境等是否安全便盲目动车。
34 加热炉煤气作业使用违禁工具。
35 坐卧电机车、矿车、行车等轨道。
36 钻爬电机车、矿车等。
37 特级、一级防火区域内吸烟。
38 起吊重物时有人站在起重臂下、有人行走和停留;警界范围有外人进入。
39 起吊搬运物件方法不当;物件捆缚不牢靠。
40 在索具受力或吊物悬空的情况下中断工作;起吊忽快忽慢、不平稳;重物棱角未垫好。
41 超载吊物、吊物上面有人、工件埋在地下或与地面建筑物或设备有钩挂。
42 起重设备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动作不灵敏、失效;斜拉歪拽吊物。
43 起吊时光线隐暗、视线不清,六级以上强风吊物。
44 所用设备、工具、索具有缺陷;工具、索具超负荷使用。
45 氧气瓶、乙炔气瓶混运、混放(装)、混吊等违章现象。
46 使用有油污的手套搬运氧气瓶;未遵守气瓶搬运的有关规定。
47 对沾有可燃物质的设备进行动火时未清除干净。
48 电焊机接地零线接点与焊接点的距离超过1米。
49 非岗位人员触动或开关机电设备、仪器、仪表和各种阀门。
50 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小于10米。
51 受限空间作业没有制定和落实安全措施。
52 气焊或切割作业时,使用的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的距离小于5米;乙炔气瓶没有立放使用。
53 进行检修作业、轧钢作业时未戴安全帽、未系帽带、未按规定戴安全帽。
54 班前八小时内及班中饮酒。
55 在运转设备旁边打架、嬉闹。
56 破坏用于安全、消防和通风的设施、装置、照明和标志等。
57 无意中损坏通风、安全等设施后不报告、不采取临时安全措施。
58 检修行车后,不及时清除行车轨道、行车小车、大车上的浮放物。
59 在加热炉煤气易泄露的区域、烟道逗留、取暖。
60 下班时不关闭、复原打开的安全盖板和护栏。
61 在有水的沟道内不使用36V及以下电压进行照明。
62 不按专业规定按时、按标准进行安全检查、检测工作的。
63 在皮带运输链未停机时进行清扫、检修等作业。
64 钻、跨、乘坐运输皮带。
类属序号A类“三违”行为考核内容备注违章作业65 在吊车、装载机装卸货物时机动车辆驾驶员没有离开驾驶室。
66 损坏避雷设施。
67 各类充满的气瓶露天存放。
68 气焊作业停工后只用焊(割)炬关闭气源而不关闭气瓶。
69 重大危险源等重点区域门卫不执行检查登记制度。
70 电气线路接头裸露使用。
71 吊装钢材等物品未要求驾驶员离开驾驶室。
72 电工绝缘工具(绝缘鞋、绝缘手套)未按规定定期检验。
73 高空电气焊作业下方放置气瓶。
74 受限空间工作未正确采用安全电压。
75 违章使用乙炔胶管代替氧气胶管。
76使用未定期检验(无标识)、损坏、失效的氧气瓶减压阀和乙炔气瓶减压阀。
77 爆破不按规定设置警戒、警戒间隔不够或不实行自连自放的。
78 采掘工作面没有按照相应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作业的。
79 私躲、挪用、转借火工器材的。
80 随身携带雷管、炸药等违禁物品的。
81 爆破员在装药时吸烟的。
82 打眼与装药平行作业或在残眼内打眼的。
83 工作面拒爆、残药未处理完毕而从事打眼、爆破等作业的。
84 采用镐刨、硬拉、高压风吹炮眼等方法处理拒爆、残药的。
85 直接站在溜井的矿石上或进入溜井处理堵塞的。
86 擅自进进废巷、废井、采空区的。
87 炮烟未吹净,作业人员就进入作业地点从事作业或其它活动的。
类属序号B类“三违”行为考核内容备注违章作1 操作带有旋转的设备时带手套。
临近机床作业未戴护目镜。
2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或用手清除铁屑。
3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业 4 人为损坏或擅自短接安全装置。
5 在铁路上行走和停留,或横过铁路未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6 设备检修、施工拆除等作业未设立警戒区、挂警示牌。
7 施焊作业未清除周围的易燃物。
8 行车遥控操作时人不跟车随行。
9 钢丝绳跳槽时未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0 进入生产现场未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1 操作前未对工具检查,使用有缺陷工具。
12 戴手套打大锤。
13 使用电动工具时接地线不良。
14 戴手套操作台式钻床。
15 戴手套用砂轮机磨削工件; 磨削工件时未戴护目镜。
16 配电总盘及母线上工作未挂临时接地线。
17 电器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或使用绝缘用具。
18 叉车掏箱作业时未掌握货物重心盲目作业。
19 叉车、装载机载人。
20 操作行车推动另一台行车。
21 使用油类清洗零部件时抽烟或明火作业。
22 氧气、乙炔减压器超检定期使用。
23 扒在车门外搭乘机动车辆。
24 进入工作地点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的。
25 放炮员不随身携带放炮器钥匙或不实行自连自放的。
26 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超过35PPm时(最高不得超过100PPm),继续作业的。
27 火工器材的登记表格填写不规范、及时、真实、完整,帐物不相符的。
28 装药时采用钎钢或其它铁器类替换木炮棍装药的。
29 采掘工作面当班发现瞎炮、残药时,不及时处理,或留给下一班处理的。
30 将火工器材放在电器设备或电气线路旁边的。
31 井下危险地段本班处理不了的,在交接班时向接班人员没有交代或交代不清楚的。
32 放炮间隔不符合规定放炮的。
33 装药前或放炮前,未全面检查工作地点安全状况,进行爆破、装药的。
34 爆破后,未按照规定时间等候,提前进入爆破地点的。
35 爆破警戒人员脱岗或责任不到位的。
36 巷道开口或贯通时,未按照作业规程规定设置警戒、加强支护的。
37 不使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的。
38 局扇风机的设置间距不符合规程要求的。
39 安全设施不全,强行作业的。
40 检验设备前不挂工作牌,不设监护职员的。
41 在皮带运输机上坐、卧、跨越、钻爬的。
42 未查清电气事故原因而强行送电的。
43 带电作业或指挥他人带电作业的。
44 非电气设备专业职员擅自打开电气设备的。
45 强行启动设备的。
46 氧气瓶、乙炔瓶同车运输的。
类属序号B类“三违”行为考核内容备注违章指挥47 指挥岗位职员强行操纵带故障设备的48 指挥无证职员上岗或无证职员擅自上岗的49 从业职员不遵守劳动纪律,酒后上岗的违反劳动纪律50 班中睡岗。
51 班中脱岗。
52 班中窜岗。
53 班中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类属序号C类“三违”行为考核内容备注违章1 起重指挥人员未佩戴明显的标识。
2 行车动车前未鸣笛或按铃报警。
3 检修后安全防护设施未及时恢复。
4 擅自使用火炉、电炉等取暖。
作业5 未经允许带小孩或闲杂人员到生产现场。
6 使用可移动的梯子无人扶梯或监护等。
7 外委施工人员、新上岗、转岗人员进入作业现场未进行安全教育。
8 在热钢堆垛等有热源不允许逗留的地方取暖。
9 在生产或生活水池等设施内洗澡、游泳等现象。
10 连续施焊的电焊作业不使用防护用具防护。
11 在公司内道路超速行驶或未按交通标志行驶。
12 使用未清除毛刺的钢丝绳。
13 班组安全员未佩戴袖标。
14 从事电、气焊作业的职员未按规定穿绝缘鞋和护目镜及防护面罩的。
15 工作场所不按规定戴安全帽的。
16 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的。
17 设备检验完毕不及时恢复原有的各种安全设施,不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18 使用各类没有防震圈、安全帽、减压器或减压器上没有安全阀的气瓶的19 起吊作业时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使操纵职员误操纵的。
20 装载机铲斗内站、坐人的。
21 进入设备内部检验时没设专人监护的。
22 运转、连接部位无防护罩的。
23在机器运行中或未完全停止前,清扫、擦拭、润滑和冷却机器的旋转部位的。
24 厂房、车间照明不充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