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3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 精品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3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 精品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3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20·江苏高考)中国202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
正式开园,会期184天。

右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
及锋面位置示意图。

据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
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系统,意在考查学生对影响天气变化的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力。

根据图中锋面的移动规律可知,5~6月上海主要受暖锋影响,而9~10月会受冷锋影响;7~8月,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移到东北、华北时,上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

答案:C
读图,回答2~3题。

2.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②地常年盛行风( )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解析:④为季风气候,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关。

①②③的气候成因均与气压带、风带有关。

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答案:2.D 3.D
(2020·平凉调研)右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局部示意
图”。

完成4~5题。

4.图中气压带( )
A.7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B.1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由热力因素形成
5.下列判断和推论正确的是( )
A.在气压带②影响下,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B.受风带③的移动影响,1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较多
C.在风带①的影响下,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湿润
D.非洲西南端开普敦受气压带②和风带③的交替控制
解析:第4题,①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③为北半球信风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在7月份被陆地低压切断,1月份陆地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为动力因素形成。

第5题,亚欧大陆内部降水少是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

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既有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又有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不受盛行西风带影响。

开普敦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③越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风,给澳大利亚西北部带来降水。

答案:4.C 5.B
(2020·昆明检测)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西风
C.③为热力下沉D.④为东南信风
7.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加
解析:第6题,依据纬度可知,①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为热力上升;②为高空西风;③为动力下沉;④为东北信风。

第7题,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南半球为冬季,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区,正值温和多雨时期;潘帕斯草原正值旱季;西北太平洋盛行东南风,上升流不明显。

答案:6.B 7.C
(2020·曲靖模拟)右图所示国家,每年春天都会吹起令人烦恼
的“五旬风”,来自南方的风向北方吹,长达两个月,读图,完成8~
10题。

8.“五旬风”最可能的风向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该区的“五旬风”可能来自( )
A.撒哈拉沙漠B.苏丹草原
C.纳赛尔水库D.东非高原
10.“五旬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大量降水B.沙尘暴
C.台风D.寒潮
解析:从题目中“来自南方的风向北吹”可知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的西南风,它来自干旱的撒哈拉沙漠,可能会带来沙尘暴等天气。

答案:8.C 9.A 10.B
(2020·邢台检测)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11~12题。

1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1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第11题,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
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

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11.C 12.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甲)及沿30°N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乙),若两图的季节相同,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1)此季节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序号)。

(4分)
①a→b②b→c③e→f④f→e
(2)b表示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e表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

当b气压带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太平洋低空等压面向________(高空、近地面)凸出,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________凸出。

(4分)
(3)c处与e处同为上升气流,但两者的成因不同,请简述原因。

(1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带和气压带的成因、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由甲图判断此时的季节,由乙图确定30°N附近,80°E~160°E之间的气压中心。

第(1)题,由图中大气环流位置向北移确定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伦敦盛行西南风、北京盛行东南风。

第(2)题,由b气压带位置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e 处的经纬度判断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半球夏季,太平洋低空为高压,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亚欧大陆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第(3)题,c处为极地南下的冷气流和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上的暖气流相遇,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而形成的(动力原因);e处为大陆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的(热力原因)。

答案:(1)炎热干燥②④
(2)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高空高纬(或北)
(3)c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由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上的暖气流与从极地南下的冷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北上的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而形成(动力原因形成);e处位于亚欧大陆上,夏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热力原因形成)。

14.读下图,回答问题。

(20分)
(1)图中A、B两股气流都能长驱直入,试解释原因。

(5分)
(2)简要分析A、B两气流性质的成因及其对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6分)
(3)图示地区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但很多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市中心区白天人口集中,而夜晚却人流稀少,人口密度甚至不及白天的十分之一,称为名副其实的“空心城”,试分析原因。

(5分)
(4)联系图中两地的海上通道叫北大西洋航线,造成该航线的不安全自然因素有哪些?(4分)
解析:第(1)、(2)题,从轮廓上可判断A为北美洲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B为欧洲西部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气流能长驱直入与地形无阻挡关系密切。

第(3)题,“空心城”是指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

第(4)题,北大西洋航线位于盛行西风带故风浪大,纬度较高则可能受到来自北冰洋浮冰影响。

答案:(1)(A为北美中部平原地区,B为西欧平原)所经地区地势平坦,无高大地形阻挡。

(2)A气流来自北冰洋,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性质寒冷干燥,会给农牧业带来冻害,但有利于减轻次年虫害;B气流来自大西洋副热带海区,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性质温暖湿润,其影响下的气候不利于谷物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3)郊区环境好,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4)风浪大、浮冰较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