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纱学试卷

纺纱学试卷

纺纱学试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纺纱学试卷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纺纱,,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纺纱学试卷(2)一、名词解释(2分×5=10分)1、奇数法则:在普梳工艺系统中,梳棉与细纱之间的工序道数按奇数配置。

这样有利于弯钩纤维的伸直,这个工艺原则就是奇数法则。

2、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中某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

3、后退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后摆过程中给棉的工艺称为后退给棉。

4、“三小”工艺:为改善成纱的均匀性在细纱机牵伸区的前区常采取的工艺,即小的罗拉隔距、小的浮游区长度、小的钳口隔距。

5、捻回重分布:当细纱机牵伸区的后区牵伸倍数超过1.5及粗纱捻系数较大时,纱条上的捻回会向中钳口较细的纱条上移动,使靠近中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增多,靠近后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捻回重分布。

1、横铺直取:棉层通过摆斗往复平铺后,由角钉帘同一时间内多层垂直抓取各配棉成分,能在较大重量范围内混合,达到混合均匀。

2、假捻效应:纱条作轴向运动时发生在喂入端与假捻器之间存在的捻回现象,称作假捻效应。

3、前进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前摆过程中给棉4、移距偏差: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不在同一位置变速,则牵伸后纤维的头端距离与正常移距产生偏差称为移距偏差。

5、cVc纱:棉的含量比涤的含量多的涤棉混纺纱或倒比例涤棉混纺纱二、填空题(1分×20=20分)三、判断题(对√错×)(2分×5=10分)1、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长片段不匀率。

(√)2、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根据纤维的平均长度进行选择。

(×)3、细纱机的前区采用“二大一小”工艺有助于提高成纱的均匀度。

(×)4、细纱捻度用锭子转速除以前罗拉的速度计算会影响最终纱线的捻度。

(×)5、纱线的短片段不匀也称重量不匀。

(×)(×)1、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短片段不匀率。

(×)2、捻回重分布有利于提高成纱的均匀度。

(×)3、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前进给棉工艺比后退给棉工艺对纤维的梳理作用好。

(×)4、因一落纱中钢丝圈的转速是变化的,故后工序使用的细纱的捻度是不均匀的。

(√)5、梳棉机形成的生条中后弯钩较多四、选择题(2分×10=20分)1、从梳棉机的条筒中来的须条中.........................................(A)A.前弯钩b.后弯钩c.双弯钩D.其它弯钩2、直行抓棉机,抓棉打手的锯齿刀片的排列方式是.........................(D)A.由内到外逐渐变密b.由内到外逐渐变稀c.随机排列D.均匀排列3、现在棉纺粗纱机常用的牵伸形式是...............................................(c)A.渐增牵伸b.四罗拉曲线牵伸c.双皮圈牵伸D.压力棒曲线牵伸4、豪猪式开棉机对棉层的开松作用属...............................................(c)A.分梳b.剥取c.握持打击D.自由打击5、一般细纱。

........................................................(b)A.锭子变速,纱管变速b.锭子恒速,纱管变速c.锭子变速,纱管恒速D.锭子恒速,纱管恒速6、FA022型多仓混棉机的混和原理为.................................................(D)A.程差混棉b.横铺直取c.夹层混棉D.时差混棉7、锡林针面和盖板针面间的作用为.....................................................(c)A.剥取作用b.提升作用c.分梳作用D.分梳或剥取作用8、D型牵伸用在....................................................................(A)A.粗纱机b.并条机c.并纱机D.细纱机9、粗纱机的加捻元件是........................................................................(A)A.锭翼b.筒管c.龙筋D.前罗拉10、现在棉纺并条机常用的牵伸形式是............................................(D)A.渐增牵伸b.双区牵伸c.双皮圈牵伸D.压力棒曲线牵伸1、由于牵伸区对纤维运动控制不良造成的不匀属于...............................(b)A.机械波b.牵伸波c.随机不匀D.粗细不匀2、在细纱一落纱过程中,其张力情况是。

..................................(c)A.小纱小,中纱中等,大纱大b.小纱大,中纱中等,大纱小c.小纱大,中纱小,大纱较大D.小纱小,中纱大,大纱中等3、V型牵伸用在下列哪种机械上。

..........................................................(c)A.并条机b.粗纱机c.细纱机D.络筒机4、环行抓棉机,抓棉打手锯齿刀片的排列方式是...................(A)A.由内到外逐渐变密b.由内到外逐渐变稀c.随机排列D.均匀排列5、粗纱机纺纱过程中,。

.........................................................(b)A.锭翼变速,筒管变速b.锭翼恒速,筒管变速c.锭翼变速,筒管恒速D.锭翼恒速,筒管恒速6、当前,压力棒上销在下列哪种纺织机械上有使用。

...........................(c)A.并条机b.粗纱机c.细纱机D.络筒机7、为了使开清棉联合机有一定的适应性、灵活性,必要时可跳过某一单机,系统中设有。

..............................................................................(D)A.凝棉器b.配棉器c.安全装置D.间道装置8、FA022多仓混棉机第二仓的光电管一般安装在距离仓底..........(b)A.1/4~1/3处b.1/3~1/2处c.1/2~2/3处D.2/3以上位置9、FA025型多仓混棉机的混和原理为.........................................(A)A.程差混棉b.横铺直取c.时差混棉D.翻滚混棉10、配棉的时常以几队性质接近的唛头作为主体成分,主体成分约占..(c)A.20%b.50%c.70%D.90%五、问答题:(共34分)14分)盖板正转盖板反转盖板正转:纤维受到的梳理作用逐渐减弱。

第2/4页盖板反转:纤维受到的梳理作用逐渐增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纺纱学试卷(2)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纺纱,,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2、图示说明尘棒的各工作面及其作用(6分)答:(1)尘棒的结构(2)尘棒的安装图(1)为尘棒的结构示意图,(2)为安装示意图。

图中所表明的尘棒各工作面和作用分别如下:abef为顶面,托持棉块;acdf为工作面,承受撞击bcde为底面,与相邻尘棒的工作面构成排杂通道3、什么是V型牵伸,其特点如何?(5分)答:V型牵伸如图所示,这种牵伸型式使后罗拉钳口和中罗拉钳口间的纱条为狭长V的字形,因此称为V型牵伸。

V型牵伸由于后罗拉包围弧的存在及粗纱捻回的配合,不仅不会使纱条紧密度扩散,反而增大了纱条的紧密度和摩擦力界强度,同时也不易产生纱条的翻动,即使较高的牵伸倍数,成纱质量仍较好;V型牵伸在较小的罗拉中心距条件下具有较大钳口握持距和较短浮游区长度,以提高后区牵伸倍数来增加总牵伸。

4、紧密纺纱的特点是什么?(5分)答:紧密纺技术在成纱过程中,因纤维在凝聚区的横向凝聚而使须条的喂入宽度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即消除了纺纱三角区(或大大降低缩小了三角区),因此紧密纺纱线有下列特点:(1)毛羽少,光洁度高。

(2)强度高。

(3)捻度少,且捻度分布均匀。

要得到与传统纺纱强力相同的纱线,紧密纺纱线所需的捻回可减少。

(4)条干好。

由于纤维排列整齐,捻度分布均匀,改善了纱的条干。

(5)纺纱断头率低。

加捻三角区大大缩小了,消除了强力最弱区,因此断头率比传统纺纱降低。

5、精梳机梳理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哪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中,各运动机件是如何工作的?(14分)答:可分锡林梳理、分离前的准备、分离接合和梳理前的准备四个阶段。

(2分)(1)锡林梳理阶段:此阶段钳板钳口闭合,牢牢地钳持住喂入的须丛,须丛被第3/4页上钳唇压下而受锡林针齿梳理,钳板先后退再前进,梳理速度由快到慢。

同时,分离罗拉静止,顶梳先后摆再前摆,但不与须丛接触。

(3分)(2)分离前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锡林空转,钳板继续前摆,钳板钳口逐渐张开,以便于须丛抬头,须丛头端接近分离钳口,分离罗拉倒转,将前一周期的棉网尾端倒入机内,准备与被锡林梳过的须丛头端接合,然后正转。

如要求钳板前摆给棉,则给棉罗拉给棉。

顶梳仍向前摆,但未参与梳理。

(3分)(3)分离接合阶段:此阶段上、下钳板继续向前,开口逐渐增大,将须丛前端的长纤维逐渐送入分离钳口;锡林继续空转;给棉罗拉继续转动,给棉,输出棉层;分离罗拉继续须顺转,将钳板送来的须丛前端的长纤维牵引出来,叠合在原有棉网的尾端上,实现分离接合。

(3分)(4)锡林梳理前的准备阶段:此阶段上、下钳板向后摆动,逐渐闭合;锡林继续空转,锡林前排梳针逐渐转向钳板握持的须丛下方,准备开始梳理;给棉罗拉停止回转,不给棉;分离罗拉继续顺转输出棉网,逐渐趋向基本静止;后分离皮辊向后滚动;顶梳向后摆动,逐渐脱离须丛,但在未脱离须丛前对尚在分离抽出的纤维还有梳理作用。

(3分)5、什么是细纱断头率?其实质是什么?降低细纱断头有哪些措施?(9分)答:(1)一千个锭子每小时细纱的断头根数,称为细纱断头率。

(2)细纱断头实质是纺纱张力大纱线的动态强力。

(3)降低断头的主要措施是:①稳定气圈形态减少细纱断头:如导纱钩采用变程升降;采用气圈控制环。

②稳定纱线张力减少降低断头:如,合理选配钢领与钢丝圈,保证两者的配合状态正常;合理选择钢丝圈的重量,保持正常的气圈形态与正常的纺纱张力;将成形凸轮反装,使钢领板上升快,下降慢。

相关主题